地方史志
-
乌达往事任海 著因乌金而轩达,叙过往鉴史事。政协乌达文史资料第五辑《乌达往事》在乌达区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共同努力下,付梓出版。此书稿是继前四辑后,以记录乌达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民生领域为重点,体现历史变迁、城市风貌变化的又一本书。本书秉承了以往的风格,主体由《艰难与辉煌》《见证那段历史》《乌达,我可爱的家乡》《我们的幸福生活》四个篇章构成,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乌达区的沧桑变化,为广大读者了解乌达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参考资料。
-
天上人间畅海桦 编云丘山古村落被专家、学者誉为“世外桃源”“梦想民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农耕文化活化石标本”。这些古村落,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是中国古典哲学和风水理念的完美结合。村中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古戏台、古祠堂、古庙宇等,体现了极高的设计创作水平,是极好的考古资料。云丘山村落不仅在空间形象和构景方面独具风格,更集聚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精华特征,同样是今天发展旅游业、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素材。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建筑学、民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胶东读史札记隋翔宇 著古代先贤多有读史札记传世。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故仿效前人,选取胶东半岛为空间范围,以古代史为时空范围。以札记之形式,探讨胶东历史之有趣话题。
-
中华篆刻十二生肖印百谱李文钊中国篆刻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流派纷呈、精品辈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艺的绚丽瑰宝。生肖章是图形章的一类,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中华篆刻十二生肖印百谱》包含360枚左右的印谱,是作者创作的精选,有写实类的、写意类的,各具形态,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可供篆刻业余爱好者参考。
-
长白山人地关系资料辑录·灾害卷宋继刚 著中国古籍中保留了很多涉及长白山地区自然灾害和赈济的资料,以清代为最,不仅存世文献数量可观,而且体系严整,记载翔实。近代以来,西人入华,带来工业模式下的新型赈济之法,国人亦积极回应,探寻兼顾中西的道路。编者检索古籍,兼及近代西人著述,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参考域外中文资料,努力将目所能及的各类信息进行汇编、点校,希望可以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文献基础,也为有志于研究长白山地区灾赈活动的学人提供学术上的帮助。
-
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刊温州市文史研究馆 著温州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温州市文史馆成立于2020年5月,目标是立足传统,面向未来,拓展学术研究视野。一年两集的馆刊,旨在通过研究和借鉴文史,讲好温州文化故事和发展故事,成为展示东瓯优秀文史成果的窗口。
-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五年图志吴颖惠 编2016年3月30日,在原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这是海淀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历经五年的发展,海淀教科院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和显著的服务能力,为海淀教育发展贡献了卓越力量,在北京乃至全国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着眼于海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海淀教科院充分发挥服务与引领、研究与咨询、管理与推广功能,不断迎接新挑战,努力打造成为有着国际视野、一流水平,服务海淀、引领全国的区域教育智库和教育改革助推器。其办院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成就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值此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建院五周年之际,我们编撰出版了本书,以期总结过去、审视当下、展望未来,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和海淀区“两新两高”发展战略定位,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全国、市、区教育大会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书写海淀教育科研的新时代新答卷,为建设教育强区发挥好教育智库和教育改革助推器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教育科研工作的智慧和力量。
-
安徽古代作家地理分布研究张岳林,杨洋 著本书以古代皖籍作家为主要考察对象,在确立皖籍作家籍属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皖籍作家的兴起、地理分布、流向、作家交游、文学思想、文体(以诗文为中心)、本地作家与外来定居作家的关系、地方文化对作家的影响,作家对地方文化的建构、文学流派的生成与周边文学家的关系等等,梳理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确立文学地理坐标,研究分布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学区域的联系,进而描绘出文学地图。
-
内蒙古自治区志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编本志共分16章、89节,全书62万字。由地图、彩页、序、凡例、编纂说明、专记、概述、大事记、林业机构、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林育林、防沙治沙、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林政管理与法治建设、林业改革、森林草原防火、森林公安、林业调查监测与规划设计、林业科技交流合作宣传教育、林业计划统计财务、党群工作、盟市及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概况、人物、附录、修志始末组成。集体奖项,收录获省部级(含)以上奖项者,列表于精神文明创建内,以报送先后为序。附录收集了自治区法规、政策等文献和防火典型战例生动纪实资料。
-
清代湘、桂、晋三地社会风貌和文化景观研究文集滕兰花 著本书是广西民族大学三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合集,三篇硕士学位论文虽然题目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的关注主题,就是文化景观。前两篇都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核心史料,再现了清代越南使臣笔下广西左江地区和湖南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观,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他们与当地官绅士民阶层的诗文唱和往来,探讨了诗文中暗含的越南使臣的文化心态。第三篇则主要以山西各地方志为史料,在追溯“八景”由来的基础上,论述了清代山西各府州县的“八景”,分析了其分布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探讨其变迁过程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现在山西城市建设的启发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