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百大考古发现(英)杰奎琳·迪宁著;钱屿,钱律译《百大考古发现》描述了自19世纪考古学研究诞生至今已取得的一些伟大而又令人极其兴奋的考古发现。考古学诞生以前,人类对于往事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空白。考古学家们的发现则告诉了人们许多关于人类在千万年以前如何生活的新情况。而时至今日,新的考古发现仍源源不断,所以人们仍在不断地获得新知识。《百大考古发现》中很少谈及建筑,你能在丛书之一《百大人工奇观》中找到更多有关建筑的内容。在这《百大考古发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陵墓中发现的珍宝和艺术品,这些陵墓有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奥地利哈尔斯塔特的凯尔特人的墓地,以及著名的中国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等。秦始皇是那样地畏惧死亡,以至他的陵墓中还随葬着60万个与真人一样大小的武士陶俑。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编辑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1949-1999)》作者完全相信,依靠我国考古学者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开拓和奋发努力,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一定会在二十一世纪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考古发现,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这是激励我们整个民族再创文明辉煌的动力和源泉。对中国考古事业来说,在老一辈考古学家已有工作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发扬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学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处理考古发现新资料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历史信息,加强考古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从而展现出历史中国的方方面面,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是时代赋予中国考古学者的历史使命,也是老一辈考古学家毕生从事中国考古事业的理想和愿望。
-
颜色釉杨静荣主编故宫博物院收藏颜色釉瓷器的质和量在世界博物馆中均首屈一指,总藏品量约有十余万件,品种最为齐全。其来源,绝大多数是清宫旧藏。由于许多品种颜色釉瓷器是专为皇家而烧制,这类藏品集中在宫中,故社会上流传很少,珍品更是难得一见。本卷首次向社会全面地、系统地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清时期颜色釉珍品,共收录品种达数十种之多。编排上依釉色划分,并以时代为序,读者可借此了解颜色釉的各色品种及其发展脉络。相信本卷是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一份宝贵的资料。
-
史前考古学新进展徐钦琦,谢飞,王建主编本书是庆贺贾兰坡院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学者全部论文的汇编。全书内容包括我国史前考古学家们对贾老的纪念文章,从各方面反映了贾老的高贵品质,最后30篇论文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史前考古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甲骨学一百年王宇信,杨升南主编本书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著名研究员王宇信、杨升南先生主编。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全面总结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年来收集、整理、保存、研究的全过程,论述了甲骨学的形成与发展、成就与不足,介绍了百年来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成果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并对21世纪的甲骨学研究进行了展望。读者对象: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史和人类学领域研究人员和大学师生。
-
中国金币目录华光普主编、执笔封面丛书名题:中国历代钱币目丛书。本书所收金币、上讫东周,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共计币图165枚。
-
五彩·斗彩王莉英主编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收藏文物近百万件。公元l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下诏将北平升为北京,翌年即在元代旧宫的基址上,开始大规模营造新的宫殿。公元l420年宫殿落成,称紫禁城,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644年;清王朝取代明帝国统治,仍建都北京,居住在紫禁城内。按古老的礼制,紫禁城内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辅以文华、武英两殿。后寝包括干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等,总称内廷。明、清两代,从永乐皇帝朱棣至末代皇帝溥仪:共有24位皇帝及其后妃都居住在这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19l4年,北洋政府将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部分文物移来,在紫禁城内前朝部分成立古物陈列所。1924年,溥仪被逐出内廷;紫禁城后半部分于1925年建成故宫博物院。历代以来,皇帝们都自称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他们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视作自己的财产。因此在宫廷内,不但汇集了从全国各地进贡来的各种历史文化艺术精品和奇珍异宝,而且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匠师,创造新的文化艺术品。中间虽屡经改朝换代,宫廷中的收藏损失无法估计,但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历史悠久,人民富于创造?文物散而复聚。清代继承明代宫廷遗产,到干隆时期,宫廷中收藏之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到清代末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度侵入北京,横烧劫掠,文物损失散佚殆不少。溥仪居内廷寸,以赏赐、送礼等名义将文物盗出宫外,手下人亦效其尤,至1923年中正殿大火,清宫文物再次遭到严重损失。尽管如此,清宫的收藏仍然可观。在故宫博物院筹备建立时,由"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其所藏进行了清点,事竣后整理刊印出《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共六编28册,计有文物ll了万余件(套)。1947年底,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其文物同时亦归坆宫博物院收藏管理。二次大战期间,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至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战火的毁灭,故宫博物院认大量的藏晶中检选出器物、书画、图书、档案共计1342了箱又64包,分五批运至上海和南京,后又辗转流散到川、黔各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文物复又运回南京。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在南京的文物又有972箱于1948年底至1949年被运往台湾,50年代南京文物大部分运返北京,尚有22ll箱至今仍存放在故宫博物院于南京建造的库房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故宫博物院的体制有所变化,根据当时上级的有关指令,原宫廷中收藏图书中的一部分,被调拨到北京图书馆,而档案文献,则另成立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藏保管。50至60年代,故宫博物院对北京本院的文物重新进行了清理核对,按新的观念,把过去划分"器物"和书画类的才被编入文物的范畴,凡属于清宫旧藏的,均给子"故"字编号;计有了ll338件,其中从过去未被登记的"物品"堆中发现l200余件。作为国家最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子"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看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晶,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术的历史发展,凝聚着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它也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开发这座宝库,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为社会提供了解和研究这一传统的可信史料,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我院曾经通过编辑出版各种图书、画册、刊物,为提供这方面资料作了不少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推动各科学术的深入研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一种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故宫文物以一窥全豹的出版物,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来得及进行。今天,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往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故宫。学者专家们,无论是专门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还是从事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也都希望从故宫的藏晶中发掘资料,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因此,我们决定与香港商务印书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努力,合作出版一套全面系统地反映故宫文物收藏的大型图册。要想无一遗漏将近百万件文物全都出版,我想在近数十年内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考虑到社会需要的同时,不能不采取精选的办法,百里挑一,将那些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文物集中起来,约有一万二千余件,分成六十卷出版,故名《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这需要八至十年时间才能完成,可以说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六十卷的体例,我们采取按文物分类的方法进行编排,但是不囿于这一方法。例如其中一些与宫廷历史、典章制度及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文物,则采用特定主题的编辑方法。这部分是最具有宫廷特色的文物,以往常被人们所忽视,而在学术研究深入发展的今天,却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历史价值。另外,对某一类数量较多的文物,例如绘画和陶瓷,则采用每一卷或几卷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编排方法,以便于读者的需要和选购。如此浩大的工程,其任务是艰巨的。为此我们动员了全院的文物研究者一道工作。由院内老一辈专家和聘请院外若干著名学者为顾问作指导,使这套大型图册的科学性、资料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得尽可能地完善完美。但是,由于我们的力量有限,主要任务由中、青年人承担,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因此当我们刚刚开始进行这一工作时,诚恳地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批评指正和建设性意见,使以后的各卷,能达到更理想之目的。<
-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编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本书是继《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之后而编集的。本书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以来全国的考古工作,尤其侧重于近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他如博物馆工作、地面文物保护工作等基本未作介绍。全书稿件由各省、市、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管理部门或研究单位提供。香港已于1997年归回,澳门也将于今年12月回归,介绍港澳五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的文章已收入本书。海峡两岸虽尚未统一,但为读者了解五十年来台湾省的考古概况,笔者们特编写专稿介绍了台湾考古成果。
-
宋文治艺术馆藏品集宋文治绘太仓古称娄东,是长江入海口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经济富庶,文化发达。“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明代文学家王世贞,都出生在这块沃土上;清代,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鼻祖的娄东画派发祥于斯。近世更是英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已载入世界名人之册,当代著名国画家宋文治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宋文治先生1919年生于江苏太仓城厢镇,自幼勤奋读书,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先后师从著名画家张石园、吴湖帆先生,并在苏州美专受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在绘画艺术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青年时代,宋先生在安亭师范任教之余,开始绘画创作,其作品推陈出新、融古开今,《桐江放筏》使其初露头角。自宋先生被应聘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师后,以其过人的勤奋和才华,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完美。作品入选历届全国美展,并为国内外众多美术馆所收藏;曾应邀赴日、美、德、意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和讲学;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宋文治山水画》、《宋文治新作选》以及各种画谱、画辑、画册等。80年代初,被列入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和亚太名人录。宋先生德高望重、虚怀若谷,他将自己的书斋名为“松石斋”,其寓意即学习松石高洁的气节和坚贞的品格,以自己的艺术报效祖国。宋先生以炽热的爱国热情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改革事业,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他还与傅抱石,钱松岩、亚明等一起参加万里写生壮举,其《山川巨变》、《祖国新貌))等作品名闻全国。宋先生在艺术风格上自辟蹊径,独具匠心,清新醇雅的笔底太湖,大气磅礴之云中巫峡,深得画界称道。古稀后仍勇探新法,笔墨愈趋隽妙。总之,宋文治先生的艺术成就,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也受到家乡人民的真诚热爱。
-
珐琅彩·粉彩叶佩兰主编本卷以珐琅彩瓷器与粉彩瓷器为专题,介绍二者的发展和工艺特点,并借此说明一些有关问题。卷中收录了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的大量官窑器,许多为首交披露。珐琅彩瓷器本系宫中秘藏,过去很少为世人所见,现时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几个单位比较集中收藏。至于粉彩瓷器,以往的出版物多注重康、雍、乾三朝盛世产品,而对嘉庆、道光以后较少提及,本卷除了收录大量康、雍、乾三朝的精品外,还将嘉道以后的各代清宫藏品也一并选入,使读者对清代粉彩瓷器的发展全貌能有概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