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敦煌壁画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盖山林文;盖志浩描图暂缺简介...
-
敦煌雕塑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魂归峭壁罗二虎著暂缺简介...
-
中国的青铜器陈晴乳钉纹爵乳钉纹爵,现藏偃师县文化馆,是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一件夏代晚期(公元前十八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青铜器,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
-
替代殉葬的随葬品呼林贵,刘恒武著丛书的大部分作者,都是研究文物与考古的学者,作者在这里奉献的,是他们孜孜不倦研究华夏文明的心得,是他们辛辛苦苦探寻华夏文明的收获。作者们说道的不仅有收获的喜悦,还有探索的艰辛;不仅有珍宝出土的传奇故事,也有探索者自己的离合悲欢。丛书探讨的,是人们触摸得到的曾经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华夏文明,拂去历史尘埃,这些神州宝藏便见绽纷光彩。沐浴文化的雨露,蹈循历史的印迹,我们可以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讲的千古足音。古老的华夏文明,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销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我们的作者们领先一步,进入这千古迷宫探秘,一睹尘封的光彩,他们愿意与读者分享先睹的快乐,与素不相识的老少读者进入时空隧道,一起寻根,共同探源。
-
千年不朽百户侯谷菽著马王堆汉墓发掘之初即轰动了世界,20多年来,各方学者围绕其出土文物展开一系列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大批令人瞩目的成果,对古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历史。但是,其中仍有许多谜团引人探索,可以说,它对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依托考古发掘资料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试图以轻松活泼的笔调,使广大读者朋友对马王堆汉墓发现和发掘的曲折过程、出土文物的概貌及价值等方面有所了解,并希冀广大读者朋友能够通过这本小书步人马王堆汉墓向我们展现出的多彩而神奇的世界,感悟两千多年前那段与人隔膜太久的历史。
-
敦煌雕塑暂缺作者本书是“敦煌石窟艺术精品丛书”之一。敦煌石窟艺术最直接地反映了我国美术史中公元4至14世纪的千年断代史,最生动地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时代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佛教美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交融、传承、演变。尤其是内容丰富的壁画,是古代宗教(特别是佛教)、文化、政治、思想、经济、民族、交通、科技、建筑、器具、服饰、音乐、舞蹈、体育、军事、民俗、生产等方面的形象记录,它所具有多学科的形象资料价值、认识价值是无可比拟的,故而有“墙上博物馆”美誉。
-
不为观赏的画作杨爱国著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刚公诸于世,鲁迅先生立刻就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他认为,从这些画像石上,一是可以窥见秦汉典章文物及生活状态;二是如果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出一种更好的版画,“或可另辟一境界”。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对汉画像也极为重视。他“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总之,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
消逝的乐音曾遂今著本书在对中国古代乐器的选择中,因考虑到古乐器的代表性,在当代社会中的知名度,在历史影响中的复现度和资料的充实性等因素,故重点选择了埙、洞箫、尺八、排箫、笛、口弦、笙、管子、唢呐、筑、瑟、筝、古琴、钟鼓、角、螺等十七种乐器。面对中国乐器之丰富,面对中华民族之众多,也面对中国历史之漫长和中国地域之辽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选择只是典型的挂一漏万之举。但是,本书不是乐器辞典,也不是乐器志书,而是针对乐器“鉴”与“思"的散文性笔录,故具有乐器选择上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本书引入了较丰富和精细的古乐器图片,愿读者能从这静静的乐器真实形象中,聆听到中国古乐器的弦内、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