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佛祖真容常青著暂缺简介...
-
中国书画鉴定与欣赏承名世,承载著本书以欣赏和鉴定传统的中国书画为主要内容,就是试图通过介绍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为读者提供鉴赏时的便利。
-
汉碑集释高文著本书以立碑年代为序,主要著录汉代的原石或无原石而有原拓本的碑该,摩崖及个别墓记。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有:对汉代历史的补充和纠正;提供小学方面的重要资料;汉碑中保存了今文家的经学。本书曾获原国家教委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评选奖。
-
隋唐文化陕西省博物馆编《中国民居》歷時七載編成。它的出版是晚近的創舉。主持編撰的陳從周教授是海內外著名的建築學家。全書分導論、四合院、徽派民居、江南水鄉民居、土樓、閩粵僑鄉民居、臺灣民居、“三坊一照壁”與“一顆印”、吊腳樓、干闌式民居、石構民居、土坯平頂民居、窰洞、氈包和暖居等十四章,其中文字凡七萬字,照片和實測圖六百多幅。本書介紹了各類民居典型的形式、佈局、構造、風格及局部裝飾,還涉及傳統民居的繼承性和借鑒性。書中圖文對關心中國居住文化的讀者和建築界人士都會有所啟發。住,和衣、食、行一樣,是人類生活的基本要素,反映了文化的重要一面。中國,作為歷史悠久、幅員遼濶的多民族國家,它的子民的居住形式,或因民族、地區有別,或因氣候、建材、習俗信仰不同,或因經濟、技術條件相異,既呈現了整體的紛繁姿彩,又顯示了個別的獨特風貌。這是一片極有魅力的領域,可惜進入者尚稀。
-
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杨育彬,袁广阔主编20世纪,是河南考古产生和辉煌发展的世纪。二三十年代,渑池仰韶遗址和安阳殷墟的发掘,诞生了中国的考古学。一个世纪以来,在河南有许多震撼世界的重大发现。南召猿人的发现,扩大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的地域;裴李岗文化的发现,找到了仰韶文化的渊源;龙山晚期诸城址的发现,已露出了文明的曙光: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是探索夏文化的重大突破;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灿烂的青铜文化,可谓惊世绝伦,甲骨文的大量发现,更是证实了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汉代诸冶铁遗址的发现,代表了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技术;唐宋时的三彩、汝瓷、钧瓷等器物,异彩纷呈,名满天下。在考古学的研究中,安阳后岗“三叠层”是考古地层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洛阳中州路的器物分期是考古类型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所有这些考古发现与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举世瞩目的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河南考古资料也将成为重要的依据和标尺。本书对河南考古进行了系统而翔实的世纪性回顾与总结,不仅对华夏文明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也可望对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
-
中国考古学年鉴中国考古学会编暂缺简介...
-
黄老学论纲丁原明著黄老学诞生后,道家的神仙学也得到发展。养生修仙之术,同君人南面之术一样,都受到了统治阶层的青睐。道家的养生术、炼丹术、医术和气功,也是解救民间疾苦的重要手段。所以它在民间有极广泛的社会基础。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仙,长生久视。它和佛教追求的灵魂不死、脱离轮回、修福来世的观念不同,更注重于现世幸福,要求形神双修,炼气化神,达到精、气、神三者一体,完成由人向仙的飞升。黄老学与方仙道神仙学的结合,形成了黄老道,共同构成了道教的前身。特别是托名黄帝、老子,更具有宗教的感召力。道教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以多元的形式存在着,没有形成统一不分的宗教。但黄老一神仙道教,则是延续最为长久、影响极为广泛的教派,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道教基本属性。因此,黄老学完成的第三个历史性过渡,就是道家向道教的转变。 黄老学作为一种道家学说,是横亘在道家由在野到参政、由学术到宗教的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在历史由乱而治的转折关头,每每发挥着为拨乱反正服务的作用。丁原明同志从道家——道教发展史中,单把黄老学产生发展的历史独立出来,进行精心的论述,无疑对彰显黄老之学是大有裨益的。
-
古代铜镜昭明,洪海编著本书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铜镜作整理归纳,从铜镜基本知识、铜镜的分期断代等方面作概要叙述。盼能为文物考古工作者和考古文博专业学生提供工作和学习之便。
-
穆天子传全译王天海译注暂缺简介...
-
明清笔筒马未都编著笔筒在古代文具中出现得最晚,大致到了明朝晚期,文人的案头才设置笔筒。这与一般人的想象有些出入,笔筒造型简单,一般口底相若,呈筒形,少有大的变化。比起其它文具,笔筒简单而实用,可在明朝中叶之前,文房用具中却没有笔筒。笔筒的前辈大致有笔架、笔床、笔格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