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环嵩山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系统的考古学研究刘亦方,宋国定本书结合环嵩山地区夏、商、周三代城市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城市形态,梳理并分析了城市水利相关的考古资料,揭示早期城市化进程中当地城市水利的发展脉络,大体总结了该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系统设置的规律。在比较世界各地域早期文明城市水利建设异同的基础上,阐述环嵩山地区代表的早期中国城市水利系统的基本特征。
-
五代在碑志·五代的文武僧庶李宗翰等 编著作为“五代在碑志”第三种,本书以更为密集的墓志碑文(50帧)来揭示、考察五代时期各阶级阶层的社会流动,以期从前人研究的五代历史实相中,纠正以往以帝王将相作为传主的“失于一偏”的研究倾向和被忽视的个体,展现了五代社会的实际样貌。此外,本书为我们重新审视五代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视角。通过解读具有代表性的五代文人、武人、僧侣、平民等五代众生相的墓志碑铭,我们发现:恩荫、婚姻、家世仍是五代社会流动的重要条件;五代的阶级流动尽管较为活泼,但阶层流动有限,高级官衔和实权职位仍然掌握在少数家族手里;成就宋初向文治倾斜的,不单是皇帝或文人,整个五代武人团体的自我转型或对传统武风允文允武的追求,都是重要因素。 “五代在碑志”“五代在碑志”系列包括《世变下的五代女性》《五代武人之文》《五代的文武僧庶》三种,通过整理具有代表性的五代墓志碑文,并运用“史学六问”“五鬼搬运”“数馒头”等研究方法,集中讨论了文武僧庶各阶层的社会流动、文武交流、妇女角色,以及墓志笔法和史学方法等问题,同时涉及五代官制、宗教与司法。有别于传统“五代重武轻文”“五代女性无所作为”等观点和以帝王将相为研究对象的“失于一偏”,“五代在碑志”不仅研究文武间的交流和武人的治世之能,爬梳细分“阶级流动”和“阶层流动”,对传统的“唐宋变革”脉络进行重新审视,而且还探讨世变下不容小觑的妇女、僧侣和平民,立体呈现五代乱世中的众生相。
-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英] 奥雷尔·斯坦因 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是一部大型考古报告,是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13年7月至1916年2月,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行程约18000千米,东迄河西走廊,经塔里木盆地,西至阿姆河上游和伊朗,南自兴都库什山,经准噶尔,北达内蒙古西部地区,在这一区域进行的考古研究成果。考古报告记载了斯坦因沿途考察的古代遗址、墓地、道路遗迹与发现的大量重要文物,如汉文木简、佉卢文书、佛寺壁画、佛教经卷,以及萨珊时期、伊斯兰时期的文物,史前时期的石器和彩陶,用于体质人类学研究的400多个古人骨骼标本等,这些考古遗迹、遗物是研究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历史,探索古代丝绸之路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
-
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要论王绵厚 著《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要论》涵盖了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研究的几十个焦点和要点问题,故谓之“要论”。该“要论”针对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问题中的两大主题内容:前者的中心是考古学文化,涉及长白山区系跨国区域几乎已确认的所有考古学文化;后者则尽可能对应已知的考古学文化,进行各自族系的讨论。《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要论》在探索长白山区系这一跨度约二干年的考古与民族研究中,或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伟大的考古学家Brian Fagan 著,李志鹏,李凡 译本书收录了70 位对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小传,勾勒出考古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本书忠实地为读者们呈现了这些考古学先驱的坚守与执着,睿智与远见,困惑与不甘……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也呼应了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时刻:科学兴起、进化论被广泛接受; 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与去殖民化运动;女性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兴起;上世纪70 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本书无论作为考古学普及读物还作为考古史、科学史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
文物古建遗踪集萃王世仁 著作者以丰厚的理论积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经历,独特的视角,广泛的知识涉猎面,介绍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和当代,从中国到外国,从城市到乡村,从宫廷到民居文物古建方面的所见所闻及见解。作品分为评书论人、古建赏析、域外萍踪、美学漫笔、一得之见、古都认知、京华琐记、高层建言、遗址考据等几部分共55篇文章并辅以大量的照片、图片、手绘图。另外,著作还有书评与感想部分收入了其他作者的书评及感想。
-
游历古文明[意] 亚历山德罗·邦焦安尼 著,唐欣悦 译重达204千克的图坦卡蒙金棺、拥有5000年历史的那尔迈调色板、世界上早期的象形文字雕刻……拥有超过12万件文物珍藏的埃及博物馆骄傲地矗立在开罗市中心。这座气势恢宏的红砖石建筑由“埃及博物馆之父”马里埃特于1902年设计建造,可以说是快速了解埃及历史的宝地。 本书以埃及博物馆的各展厅为章,以历史时间线为节,完全揭秘这座博物馆所有开放部分的真实面貌。翻开本书,您将走入古埃及的千年岁月,重温法老们的黄金时代,看繁华史诗画卷一一在您眼前展开。以物证史,以物知史,这一座纸上博物馆,让您从文明的来处探索古埃及诸多未解之谜。
-
考古学集刊朱岩石,洪石,新华 著《考古学集刊》主要刊登长篇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研究论文,以及有关科技考古的实验报告、论文等与考古学相关的学术性、资料性论著。本书是第25辑,分为三个板块,调查与发掘板块内容涉及内蒙古赤峰市高家台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成都市双流区双合村汉代家族墓地、辽宁新宾县太子城山城城址遗迹;研究与探索板块主要针对中原地区出土史前平口袋足陶鬶、西周晚期青铜器矢人盘、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西北处火焰山南戈壁洋海墓地、北朝沁阳围屏石床等主题;考古与科技板块则是对“岩相技术”在陶瓷考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与说明。
-
拼合的石器高星《拼合的石器——高星考古论文选集》是高星先生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科研成果的选集。文集共收录37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篇、方法篇、发现与研究篇。内容既包括对人类起源与演化、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模式、中华民族远古根系等问题的宏观思考,也包含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研究、年代分析、技术-类型学研究、微痕分析等方法的讨论,同时还有对周口店、水洞沟、泥河湾等区域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案例分析。文集系作者从事考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荟萃,对于启发后学及推动旧石器考古学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
历代石经考张国淦,姚文昌 著《历代石经考》是中国传统石经研究集大成之作:以七朝石经为主线,兼及其他经籍刻石,首列提纲,而后详注立论之文献依据,尤能于众家异同之说去芜存菁,匡谬扬善,为广大学者研读石经的优选著作。然至今尚无可兹使用的善本,本次点校整理校勘谨严,在对《历代石经考》的点校工作中,对该书中的二百种引书、一千一百余条引文条目,进行逐一核查,校勘讹误近三百处,使得该书的文本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成为一部可阅读、可检索、可引用的完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