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包君成鉴赏课包君成你听过用两千多年前的乐器演奏的现代音乐吗?乾隆皇帝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喂狗粮的盆子写诗?刘备的先祖是怎么使用环保灯的?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可龙是从哪儿来的呢?“中国”这个词最早是从哪里来?……每一件文物都自带温度,这温度源自它们深藏不露的故事,源自故事背后蕴藏的中华文明密码与中华文化底蕴。作者以生动严谨的笔触和清晰的结构,带领青少年读者探索30余件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鉴赏数千年中华历史画卷。
-
张忠培考古学讲义张忠培《张忠培考古学讲义》一书系统整理了张忠培先生在吉林大学任教期间为学生授课的讲义内容(包括考古学方法论、田野考古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三部分)。本书涉及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田野考古学和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等问题,对深入理解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史和中国考古学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史料意义和参考价值。讲义程度保留讲稿原汁原味,其中很多张先生亲手绘制的原始图稿,非常有意义。
-
简帛之路赵海丽本书为“聊城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围绕蔡先金教授主持的“中华简帛文学文献集成及综合研究”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通过对西北简帛出土遗址作阶段性的知识考古学的田野考察,寻找我们的学术根基,旨在考察与了解“丝绸之路上的简帛书写”之状况,增强对简帛发现的现场感,以更加直观、真切地了解和体验简帛内容的性质及其形成过程。
-
水下沉船遗址形成过程[美]马修·E.基思 著,赵荦 译本书聚焦水下沉船遗址的形成过程分析和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沉积环境、水流冲刷、海洋腐蚀和有机物降解等;第二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文化因素,譬如海洋能源开发、捕鱼、海洋保险与打捞等;第三部分简单说明了沉船遗址形成研究在遗产管理和研究方面的应用,特别是有助于遗产管理机构制定水下遗产管理策略方面。本书可供水下考古、沉船考古专业学者参考,对水下沉船感兴趣的读者也可翻阅了解相关内容。
-
帕特农之谜[美]琼·布雷顿·康奈利(Joan Breton Connelly)著,梁永安 译多年以来,西方文明珍视的价值——理性、民主与人性,被认为生根于希腊雅典,在帕特农神庙开花结果。帕特农被尊为西方最伟大、最具典范性的建筑,是古希腊文明重要遗产,也是今日寻访希腊时必至的朝圣景点。然而,人们对帕特农的认识深受启蒙运动以来逐步建立的偏见所影响,是现代西方为了强化自身文化与政治理想的愿景所建构出来的一种误读。本书挑战了已成教条的传统理解,对这座宏伟、神秘且对雅典人身份有着终极定义性的建筑做出了别样诠释。作者康奈利将神庙置于古代史整体脉络之中,利用文学、艺术史和考古学界最新浮现的文本和视觉证据,解开了困扰学者多年的横饰带浮雕之谜,试图恢复这座古典文化纪念碑的完整形象与意义,带领读者经由古人之眼,重新发现影响人类深且巨的一段历史。
-
海龙囤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等海龙囤,又名龙岩新城、龙岩囤或海龙屯,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而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播州之役,是杨氏治下的播州负盛名的羁縻·土司城堡。2015年7月与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海龙囤》是海龙囤2012~2014年度考古发掘研究报告,对海龙囤相关遗存进行了全面介绍与深入研究。
-
窑冶菁华·瓷器卷南开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博物馆通过多年的努力,收藏、管理从全国各级文物部门调拨的、社会人士捐赠的,以及百年校史相关的文物藏品达三千余件。《窑冶菁华:瓷器卷》选取南开大学博物馆馆藏精品瓷器文物,按瓷器年代排序,以多角度摄影、突出局部的方式,细致展现南开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艺术价值与保存情况。《窑冶菁华:瓷器卷》收纳相关瓷器文物研究文章多篇,对于古陶瓷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简帛书写与河西走廊李如冰本书为“聊城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围绕蔡先金教授主持的“中华简帛文学文献集成及综合研究”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之一,对“丝绸之路”作阶段性的简帛文化地理和知识考古学的田野考察,旨在考察与了解“丝绸之路上的简帛书写”之状况,增强对简帛发现的现场感,以更加直观、真切地了解和体验简帛内容的性质及其形成过程。
-
海内外散藏敦煌古藏文抄经题记集录张延清 编著《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叙录》和《法藏敦煌古藏文抄经题记总录》这两本书,对藏经洞出土古藏文抄经生及其所抄佛经作了详细登录和统计,这是研究唐代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佛教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除了甘肃藏和法藏外,还有一大批古藏文写经散藏于海内外各收藏单位,尽管大多数收藏单位对所藏敦煌古藏文佛经写本皆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作了公布,但收藏数量多寡不一,且较为分散,特别是多数收藏单位只公布了佛经图版,这对查阅和研究带来一定的限制。为此,本书对散藏于大陆、台湾多家收藏单位所藏的古藏文抄经题记做了集中整理,便于学界统计、查阅、研究。
-
浙江瓯海西周土墩墓出土青铜器抢救性保护与修复研究马菁毓 著本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青铜器文物保护的学术成果,也是张家界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一次全面梳理。2003年9月,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土墩墓,出土了铙、簋、鼎3件青铜礼器和一批矛、戈、剑、镞等青铜兵器,同时还出土的还有玦、镯、柄型器等一批玉器。浙江地区通过正式考古手段发掘的商周时期墓葬种,少有青铜器出土,除绍兴坡塘306号战国土坑墓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吉安三官乡一批鼎、觚、爵等商代青铜器也可能出于墓葬(但墓葬的性状不明)外,在已经发掘的大量土墩墓中,仅在台州地区的苹岩小人尖西周土墩墓中,出土过尊、剑、戈、矛等青铜器。因此,这次温州瓯海西周土墩墓中铙、簋、鼎、矛、戈、剑、镞等青铜礼器和兵器的出土,无疑是一次十分重大的发现 。浙江省考古所潘鼎这是一座西周中期的土墩墓,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统兵打仗的军事首领,具有很高的身份与地位 。这批青铜器不仅时代较早,而且组合完整,发现的意义非同一般。它对于西周时期越地青铜器特征、越地青铜器与中原地区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越地青铜器组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新资料。此次修复的青铜器,尤其是 3 把青铜短剑均镶嵌有复杂的绿松石,虽然都出现残缺,但不难看出其做工精细。在实验室清理过程中还发现有镶嵌绿松石的剑鞘存在,这些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制造工艺,尤其是镶嵌工艺的发展和使用情况,无疑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本书集结了此次青铜器修复的科研成果,同时全面梳理和记录此次修复的过程,本书的出版对于青铜器文物修复工作的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