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敦煌吐鲁番研究郝春文 编本刊由郝春文主编,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合办,编辑部设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此刊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年刊,自第十卷起连续在我社出版,至今持续出版至第二十卷,此书为第二十一卷。
-
成都考古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考古史》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系统回顾成都考古发展历史的著作。《成都考古史》分作三章,分别介绍了成都文物考古工作简史,成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成都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古建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历程。其中,成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全面覆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汉六朝、唐宋、明清五个时段的内容,包含遗址、墓葬、宗教考古、陶瓷考古、城市考古等多个专题内容。
-
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绿松石有着宛如蓝天的美丽色泽,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注意,是人们最早开发利用的玉石品种之一。在我国,它与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并称古代四大名玉,已有长达9000年的使用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经夏商及至宋明,绿松石承载着先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成长为灿烂中华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支——绿松石文化,时至今日,依旧广受推崇。千秋岁月间,绿松石被赋予了高贵而神秘的内涵,亦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一致的喜爱和共同的追寻,是先民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更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依托的绿松石古代文化展览精选全国各地考古发掘出土的绿松石质文物,包含青铜器、铜镜、玉器等各个门类, 从绿松石相关文物视角系统呈现贯穿石器时代与王朝文明的中华文化脉络。
-
长安学研究文献汇刊·考古编·金石卷 第二十三辑贾二强《長安學研究文獻匯刊.考古編.金石卷.第二十三輯》匯編清代、民国时期金石著作《长安县志》《咸宁县志》等十六種方志中有关金石之内容,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和社會文化的發展。
-
玉器研究徐琳,顾万发《玉器研究.第一辑》是关于玉器研究的专刊,《玉器研究.第一辑》分为玉学理论、考古与馆藏玉器研究、玉器鉴定、玉料、玉海钩沉、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活动纪要几部分,共二十余篇文章,是众多学者多年来对玉器研究的心得集成。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收录《仲尼曰》《曹沫之陈》两篇文献。本辑包括竹简原大图版、放大图版,释文注释,以及“附录”(包括“《仲尼曰》与相关文献对照”“上博简《曹沫之陈》编联释文”“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字形表、竹简信息表等。《仲尼曰》竹简保存完好,书法精美,由13支完简组成。简长约43厘米、宽约0.6厘米,两道编绳。原无篇题,不分章。简文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1-7号简背有编号, 7、8、12号简背有习字。简文所记孔子的言论共25条,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另有一些可与《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传世文献对照,但文字不尽相同。安大简《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论语》在战国时的编定本。简本的发现,对研究《论语》的成书、流传、文本的发展变化以及孔子思想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曹沫之陈》原有46支简,实存44支,缺2支。简长约48.5厘米、宽约0.6厘米,三道编绳。简首尾留白,15号简顶格书写。简背有划痕、文字。简文记载鲁庄公与曹沫的对话,内容涉及当时的军事、政治观念,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兵学文献。另外,简文可与之前公布的上博简《曹沫之陈》对读,能够帮助解决上博简本的诸多编联问题。两个文本的异文也很丰富,对研究语言文字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附录部分有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摹写精美,不失真。
-
北石窟寺史话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著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始建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北石窟寺千姿百态的石雕造像是陇东地区艺术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的结晶,堪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艺术明珠,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对于北石窟寺的现存遗迹,进行深入梳理,以深入简出的语言讲述北石窟寺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历史沿革和关键人物,以及近现代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方面的逸闻趣事。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以领略到石窟艺术的神秘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华流失文物迷踪1牛宪锋 著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华流失文物迷踪》系列丛书的第一辑,本辑共分五个专题,分别为“文物流失第一案”“圆明园大劫难”“紫禁城的黄昏”“在漫长的古道上”“从云冈到龙门”。 “文物流失第一案”,首先界定了流失文物的三个条件,凡具备这三个条件者,皆属流失文物范畴。在此基础上,本专题讲述了宁波天宁寺铜钟、镇江甘露寺铁塔、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部件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盗走的经过。本章还讲述了一个劫夺中国文物的模板式人物——德国人郭实猎(中文名)在中国的经历。 “圆明园大劫难”,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在园中大肆抢劫,使无数珍贵的中华文物流失海外。其中重点介绍了圆明园海晏堂喷泉装置的十二生肖铜首像中,部分生肖铜首回归祖国的曲折历程,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中斗智斗勇,最终使国宝重归国门,其中不乏香港的爱国企业家,将自己重金购得的国宝无偿捐献祖国,展示了华夏儿女浓浓的爱国情怀。 “紫禁城的黄昏”,讲述了1900年庚子国难时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大肆劫掠中国文物的事件。其中,重点介绍了被劫掠的中华珍贵典籍《永乐大典》、古观象台上明末清初的天文观象仪器、景山后寿皇殿珍藏的清代初年皇家画册及历代珍贵书画等等,对所涉及的文物,尽量对其来龙去脉作了交待。 “在漫长的古道上”,讲述了我国甘新内蒙等丝绸之路带上,在20世纪初年,各国列强组织所谓的探险队纷至沓来,对我国沿线文物进行盗掘和掠夺的事件,其中重点讲述了敦煌藏经洞无数珍品卷轴的流失,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从云冈到龙门”,讲述了国外所谓的专家学者及古董商人,对我国云冈、龙门山、响堂山、龙门石窟等几处石窟遗址中的佛像菩萨像等进行疯狂盗凿的事实,并追踪了数宗文物的去向。书中明确指出,当时的中国政府明令禁绝这些盗凿和盗掘行为,并派出古物保护委员会的专业人士进行调查,因此,这些被盗取的佛首佛身等,绝对属于非法行为,属流失文物范畴,我国有追索的权利。 本书同时具有较强的资料性。例如对其中一些流失的书画作品,通过其中钤印款识等内容,探索本卷轴的前世今身,对其创作、流传、收藏等情况细加梳理,对其流失情况进行追踪,其中涉及诸多文史类知识,能使读者开卷有益。
-
中华早期漆器研究洪石本书在全面收集和梳理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史前至夏代漆器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科技检测分析结果,对中华文明早期漆器进行考古学综合研究。本书首先按照出土遗迹单位梳理出土漆器,继而对这些出土漆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和组合分期,以及生产工艺(包括制胎、髹漆与装饰等)、流播与器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探究特定时期内漆器在物质文化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水平、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鉴、在生产方面的核心区域归纳与地域特点,以及在使用方面的等级制度、性别差异及相关礼仪制度,最终落脚于探讨早期漆器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博爱西金城山东大学考古系西金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驻地西金城村周围,《博爱西金城》为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该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报告,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全面系统介绍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出土的古代遗存,主要包括龙山文化城墙、壕沟、沙洲等大型遗迹,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灶、路等各类遗迹,以及陶器、瓷器、石器、铜器、铁器、蚌角器、兽骨、螺壳等各类遗物,遗存年代涵盖仰韶时期、龙山时期、东周至汉代、唐宋时期等多个时代。下编为多学科研究成果,包括古地貌、古气候、植物、动物、石器,以及经济区划、遗址资源域、聚落考古等几方面的研究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