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黄德宽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收录了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简文主要内容是作为天帝使者的参不韦对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训诫,训诫的核心内容是“五刑则”,即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从而指导夏启设官建邦、修明刑罚、祭祀祝祷、治国理政。这篇竹书共124支简,内容完整,总字数近3000字,是继清华简《系年》《五纪》之后,整理公布的又一篇超百支简的长篇竹书,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
-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材料性能及应用效果评价容波,赵静《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材料性能及应用效果评价》针对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需求,聚焦文物保护修复材料,系统梳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材料应用现状,以现有保护修复材料为分析评估对象,基于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依据保护修复工艺特点设计模拟实验,实验室测试其吸收率、渗透性、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模拟保护修复材料抵御环境侵蚀的作用机制,研究用于陶胎加固、彩绘加固、残片粘接的保护修复材料等进入文物本体的作用机制;实验室研究保护修复材料服役行为,揭示保护材料与陶质文物作用的微观特征,结合行业需求,建立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材料评价流程,构建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效果评估的参数和方法,科学评估验证了已用保护材料及其保护工艺的效果,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许宏的考古方许宏此为《装作有闲》 《透物见人》纸盒套装,取名《许宏的考古“方”》——此“方”融会了从作为田野考古工作区的 “探方”,到作为考古人在“方法”“方略”上的思考,合二为一,颇具深意。这套随笔集真实展现了考古人许宏的多个侧面,相较于他以往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学术著作,两集随笔文字更贴近大众读者,轻松好读,在浅考古与非考古中,让读者了解考古人刻板面孔之外的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侧面,以及文字中的“轻”思考。本书装帧设计由设计师刘运来及其团队担纲。设计独具匠心,充分利用考古元素符号,求新求异。外包装纸盒为瓦楞蜂窝纸,模切成品书籍实际尺寸,使两本书嵌入,盒底部粘贴丝带拉手,方便取书;内赠以二里头文化铜牌饰为形状的书夹,纸面纹饰压凸,小巧精美且实用。
-
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王幼平 著本书稿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30多年来关于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论文自选集,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境内华北、东北、西南、岭南甚至东南亚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其遗存的研究,对于中国旧石器时代石器工业的演变、特点及其成因,与旧大陆西侧地区的对比,以及人类的起源、中国境内古人类的发展演化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学术研究历程和主要研究成果。
-
中国古文化遗址吴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古文化遗址是通过现代科技考古方法,从而发现远古人们的各种信息,由于古人视死如生的观念,通常一些当时的生产和生活都在遗址有大量体现和反映,从衣食住行到行军打仗等,这些来自先人的存留隐藏在古文化遗址中有着无尽的信息,如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天文,艺术,文化等,这是伟大的知识宝库,让我们可以窥探历史的走向,见证人类的进步。21世纪是一个文化复兴的好时期,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和传承好中国文化。
-
王阳明纪行冈田武彦在阳明学研究领域,日本学者冈田武彦是国际知名的阳明学者,他不仅在阳明心学上的造诣精深,而且深刻践行阳明心学。为了研究和推广阳明心学,他曾先后6次组织考察王阳明遗迹。有关王阳明遗迹的学术考察持续了10年,共计200多人直接参与了考察活动,行程2万余里,跨越中国8个省(自治区)80余个市县。本书就是其历次考察王阳明遗迹的行程实录,充分展示了中日阳明文化的交流互鉴。书中不仅记述了每次考察期间他和团队成员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而且详细记录了所到之处王阳明所留下的各类遗迹的情状。书中所记,可系统回溯王阳明一生行迹,有助于读者了解阳明经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其心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等,也可为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和基础。
-
玉器马文戈玉器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本书以“玉器”对描写对象,首先,对中国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予以呈现;其次,讲述了玉文化中如何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再次,从玉的寓意方面描写了玉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描写了中国玉文化及名玉器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
-
三峡考古文化教程杨华,唐春生《三峡考古文化教程》广泛搜集了三峡地区截至目前所发现的自旧石器时代至元明时期的考古资料,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三峡地区考古文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厘清了三峡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考古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序列。《三峡考古文化教程》对三峡地区考古文化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的关系,三峡地区古代人类居住环境以及农业、饲养业、渔猎业、盐业、手工业等方面的探讨,尤为深入。《三峡考古文化教程》资料翔实,论述清晰,观点独到,是一部系统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考古文化的重要著作。
-
甲骨文与殷商史宋镇豪 编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本书为《甲骨文与殷商史》新十二期,内容涉及甲骨拓本的介绍、甲骨文献整理、甲骨文与殷商史的研究、商代礼制的探讨、具体字词的考释、甲骨鉴别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
殷周青铜器综览林巳奈夫,郭永秉润文 著,[日] 广濑薰雄,近藤晴香 译已刊行的《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和《殷周時代青銅器紋飾之研究》,討論的是從中國青銅器開始出現的時代到第一個高峰期——即以商晚期、西周早期爲中心的時期——的青銅器。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雖然有時候是幾件形制相同的器被同時製作的,但都是一件一件單獨製作的。本卷討論的青銅器與前兩卷討論的很不相同。本卷的時代是從春秋中期到戰國晚期,其最盛期是春秋中期偏晚到晚期偏早,即公元前6世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