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7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国国家图书馆 编纂7-10世纪的大约上万件藏文写本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中,使大量的古代藏文文献得以保存。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独一无二的藏文资料中的大部分于1907-1908年分别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劫往英国和法国。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藏文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整理保护。让流失海外将近一个世纪的敦煌古藏文文献,能够以整理出版形式回归祖国,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对古代藏族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宗教、科技、医药、历法、文学、艺术、音乐、民俗等,以及民族关系、民族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的内容,以佛教写本为主,编号编号为IOL.Tib.J.VOL.70-81,原件装帧多样,内容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之《大般若经》(藏译本名为《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该经卷帙浩繁,有数百卷之巨,是佛教为庞大的经典。《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中的《大般若经》写本属于不同的卷或品,因此虽名为同一部经,但内容不重复。现存敦煌写本与后期藏文《大藏经》中所收《大般若经》相比,反映了初译时期的原始面貌,与传世本有较大的差别。另有《大方便报恩经》《分别解脱戒经》《密宗手印修习法》《普贤行愿王经》,并有《医疗方》《丧葬仪轨》《社会文书》等残卷。部分写本上有抄经题记,对研究当时的抄经制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对象包括全部英藏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献的大型图版,并对文献进行排序整理、编目和定名等研究。
-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6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国国家图书馆 编纂7-10世纪的大约上万件藏文写本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中,使大量的古代藏文文献得以保存。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独一无二的藏文资料中的大部分于1907-1908年分别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劫往英国和法国。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藏文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整理保护。让流失海外将近一个世纪的敦煌古藏文文献,能够以整理出版形式回归祖国,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对古代藏族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宗教、科技、医药、历法、文学、艺术、音乐、民俗等,以及民族关系、民族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的内容,以佛教写本为主,编号编号为IOL.Tib.J.VOL.70-81,原件装帧多样,内容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之《大般若经》(藏译本名为《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该经卷帙浩繁,有数百卷之巨,是佛教为庞大的经典。《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中的《大般若经》写本属于不同的卷或品,因此虽名为同一部经,但内容不重复。现存敦煌写本与后期藏文《大藏经》中所收《大般若经》相比,反映了初译时期的原始面貌,与传世本有较大的差别。另有《大方便报恩经》《分别解脱戒经》《密宗手印修习法》《普贤行愿王经》,并有《医疗方》《丧葬仪轨》《社会文书》等残卷。部分写本上有抄经题记,对研究当时的抄经制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对象包括全部英藏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献的大型图版,并对文献进行排序整理、编目和定名等研究。
-
镇番遗事历鉴校补[清] 谢树森《镇番遗事历鉴》成书于清中晚期和民国初年,记述甘肃镇番(今民勤县)自明朝洪武三年(1370)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间社会、军事、人口、风俗、山川、名胜、文化、建筑等诸多方面的沧桑□迁,是国内迄今所见的唯一一部编年体县域地方史。《镇番遗事历鉴校补》注重考释《镇番遗事历鉴》中的人物、地理和□□事实,寻检典籍,校核异同。增补原书不备的官方史志和文献资料,以广纪闻;于原书事实乖谬处则有所评议,以明是非。校补内容广泛,多维度呈现明清时期镇番的军政建置、屯田与农牧业、移民开发、民众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西部县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考古学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 著,陈淳、董宁宁、薛轶宁、郭璐莎 译本书对当下考古学方法和理论作了最全面的介绍,为21世纪的世界考古学提供了一种全新和准确的综述,被誉为“考古学百科全书”。本书架设了“考古学框架”,并向六个经典W发问,即“何物”(what),“何处”(where),“何时”(when),“他们是谁”(who),“他们的环境”、“他们的生计和食谱”、“他们的技术”、“他们的贸易与交换”(how),以及“社会文化为何演变”(why)。本书因通俗易读,广受赞誉。
-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国文物报社等 著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自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余年历程。2021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2022年年底,这个中国考古学发展极富阶段性总结意义的成果,以大型学术画册形式,正式与广大读者、考古工作者见面了。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精炼地将百年考古成果集结于一册。如何在篇幅限制的情况下讲述考古百年的发展历程是本书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本书体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简要介绍各个遗址概况的同时,也注重考古工作与研究成果所阐释的遗址性质与意义;不仅展示发掘和出土文物的情况,对学术研究的探讨和大遗址公园的建设即考古成果的运用方面均有着墨,覆盖发掘时、建设后、资料整理、学术科研等方面,做到精简而面面俱到地体现工作成果。100个重大考古发现遗址以时间为线索排布。以5处旧石器遗址为代表,厘清中国最早人类的来源和现代人起源;3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源中华文明,呈现了距今13000至3800年间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漫长历程;25处夏商周时期遗址勾勒青铜王国文明,揭示中国国家形态从原始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7处秦汉及以后时期遗址展示大国气象,2000余年的都城规划与建造,在秦汉开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时,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代表“多元”与“统一”已深深渗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
古为今用黄璐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国之重器,礼之所依。玉器上的纹饰,是用远古美学观念所创造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本书以考古资料为支撑,从艺术学视角分析良渚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工艺等要素,探讨典型纹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解读玉器所承载的良渚人的信仰与精神。玉器典型纹饰中蕴藏着丰富的良渚元素,浸润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记忆和情感共鸣,将玉器纹饰古为今用,通过创意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的认同点进行合理转化,推动地域特色城市文化IP、文创产品开发和良渚玉器纹饰艺术的美学传播,让更多的民众重新认识、理解和发现良渚文化之美,具有现实意义,亦是本书编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等本发掘报告整理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的结果,介绍了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存、水沟等遗迹以及出土器物标本,根据发掘结果修正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是目前发掘明确的唯一一处宋代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是福建省内首次对官方海商贸易管理机构所在地的科学发掘,相关发掘结果深化了泉州城相关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丰富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内涵,进一步证明了泉州在宋代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作用,为研究泉州宋元明时期的政治、文化、交通、商贸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对于推进泉州乃至闽南、福建的建筑构件、陶瓷器窑口及其发展、商品流通贸易与社会生活等研究也有所裨益。
-
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内蒙古师范大学 等编著;陈永志 主编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是我国规模较大、沿用年代较长的古代城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997年至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对古城遗址及周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从春秋战国至清代共清理发掘2158座墓葬,其中辽代22座、金代1座、清代8座,共31座,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五,辽、金、清代墓葬发掘报告:1997~2007》即是对此期间所发掘的辽、金、清墓葬成果的全面报道。
-
山西博物院青铜器CT扫描分析研究报告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铜器CT扫描分析研究报告》是一本以包括CT扫描的X射线成像技术为基础的商周青铜器研究专著,研究对象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的代表性藏品。射线成像技术提供了器物的内在结构,技术手段属于国际前沿,对认识青铜器的工艺技术和风格因素均有创新性突破,基于这些信息的深入研究,对重新认识青铜器的年代、产地、技术和艺术传统提供了新的结果和解决方案。
-
殷墟甲骨卜辞文例研究刘新民,章念 著本书对殷墟甲骨刻辞的文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卜辞的类型研究,包括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大版龟甲卜静的类型和对贞卜辞的类型统计分析;卜辞文例专题研究,对重贞、对贞、选贞暨补贞四种在甲骨卜辞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卜辞类型进行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卜辞的对称与不对称、正负关系、布局位置、行款方向等;对三角关系的卜辞、三卜式卜辞、三角形式排列的卜辞暨“千里路”进行专题研究;两种主要甲骨卜辞类型对贞和重复对贞的排列形式专题研究;同版上对应位置、相距位置、相邻位置、相间位置暨斜向相对位置卜辞与卜辞之间的关系专题研究;卜辞文例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通过文例所反映出来的商代占卜制度、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审美心理的研究;甲骨卜辞文例对后世的影响,卜辞文例与《周易》八卦暨六十四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