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追怀生命[美] 伊沛霞、姚平、张聪 主编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此外,还让人们有机会瞥见那些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包括女性、孩童,以及未能在政治上留下痕迹的男子。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 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本书的读者们可选择以任何顺序来阅读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外,还可选择一个群体(如女性、将士)来进行深入的切磋探讨。
-
合浦汉墓研究富霞合浦是汉代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本书通过对合浦汉墓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初步建立本地区科学分期标准,并结合相关的城址,探讨其与墓葬的聚落共存关系,为阐述汉代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复原合浦乃至岭南的汉代社会奠定了研究基础。本书是系统整理的合浦汉墓研究成果,对挖掘“一带一路”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资料支撑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
荆楚文物荆州博物馆《荆楚文物》是荆州博物馆编著的系列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本书为此丛书的第6辑,收录了14篇研究论文、5篇考古发掘简报、1篇考古调查简报。研究论文涉及荆楚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古文字学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古建筑以及荆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管理体制创新途径等方面的内容。简报公布了长稻场井群,龙会河北岸墓地M227、M265,刘家台墓地,万家山墓地,三闾庙东汉墓考古发掘的相关资料。
-
定远侯家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阚绪杭 主编本书是侯家寨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侯家寨遗址1977年发现,1985~1986年进行了两次375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以及一批陶器刻划符号,是安徽省最早发现具有自身两期考古学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树立了标尺,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建立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和文化谱系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
入山与出塞李零《入山与出塞》收录李零考古艺术史论文二十九篇,分为“写在前面的话”“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国铜器研究”与“读书偶记”八部分,探讨课题牵涉广泛、丰富多元。文章内容多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等研究,以小见大,探究表象之下的渊源流变。作者欲从“入山”与“出塞”两个角度出发,解释中国上古文明演变的特色。在全书首篇《入山与出塞》一文中,作者大略叙述他近来关注的两个研究课题:中国古代的祭祀遗址,以及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前者(入山)强调中国在上古时代,早已发展出自身独树一格的文明特色;后者(出塞)则论述远古时期中外(华夏与蛮夷,中原与境外,东方与西方)交通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方式则是考察出土文物的型制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从中寻绎外来文化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
郴州西晋简牍选粹郴州市博物馆 著郴州博物馆藏晋简,2003~2004年湖南省苏仙桥出土。苏仙桥晋简西晋惠帝时期(约300年)木简长23.6~24厘米,宽1.7~3.3厘米。遗址中发现了九百余枚晋简,按内容分归为机构设置、赋税、人口、游驿、里程、地理、政务、诏书政令等14类,为研究晋代历史提供了最为原始的资料。文字以行楷为主,带有明显的隶书风格,是隶书演变为楷书的过渡阶段。字形多横向开张,笔势连贯,书写性强,部分横画、捺画还保留里隶书的波挑用笔。整体风格妍美。
-
毓藏姜国富吉林毓文中学始建于1917年,目前收藏了500多件教育文物,门类全、范围广,包括瓷器、铜器、木器、珐琅器、丝织品、玻璃器、武器、古籍善本、老照片、印章、玉器、刺绣、徽章、雕塑、动物标本、古乐器等16个品类。本书对毓文中学所藏的这500多件教育文物进行了分类、概括和初步考证,并详细介绍了教育文物的收藏时限、来源、材质结构、藏品特色等,以及这些文物是如何记录中朝友谊的发展,如何见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的。本书集知识性、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既展现了珍贵教育文物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也为通过教育文物触摸中国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提供了新的思路。
-
国别文字编张振谦暂缺简介...
-
敦煌学十讲柴剑虹本书是作者关于敦煌学的十篇讲稿的合集,图文并茂,全彩精装。十篇讲稿分别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性、敦煌学与敦煌文化、怎样读懂敦煌、敦煌写本的“约定俗成”、敦煌方志写本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敦煌学研究的“旧材料”和“新问题”、浙江学人与敦煌学、简论丝路人物和“敦煌人”——“莫高精神”的主体。由于作者与浙江、与敦煌的因缘,他对浙江学人与敦煌学了解甚深,在书中更是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独到的个人见解。这十篇讲稿均为面向大众读者的敦煌学普及内容,浅近易懂,适合作为了解敦煌学的入门读物。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Edward Shaughnessy 著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古书对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篇,对于准确认识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国早期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清华简所带来的新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更新,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清华简中见于《逸周书》或与之体裁相近篇目(《命训》《程寤》《皇门》《祭公》《保训》《封许之命》)的英译及背景知识介绍,同时对《逸周书》的文本流传情况提供了一些见解。主要读者为海外从事早期中国研究的学者以及对中国古代文明有兴趣的一般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