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故宫文物南迁祝勇 著国难之下,国宝颠沛流离,保全文物,就是保全民族的文化之根。祝勇常年书写与故宫有关的历史,这部《故宫文物南迁》更是选取了这座宫殿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可歌可泣的一段历程。作品以翔实的考证还原了历史原貌,尤为可贵的是将有关的历史中人化为鲜活的文学形象,为读者留下了难以替代的感性认知。
-
金璋的甲骨收藏与研究郅晓娜 著金璋是英国人莱昂内尔?查尔斯?霍普金斯(Lionel Charles Hopkins)的汉名,他是20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驻华外交官,也是英国著名的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他1874年来华,1908年退休回英,最高官职是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在任及退休期间不惜重金购买甲骨,并且专注于甲骨刻辞的研究。1908—1913年间共购买甲骨1013片(含护身符等伪刻),其中真品600余片。1908—1949 年间共发表论文56篇,书评27篇。其中,与甲骨研究相关的论文49篇,书评3篇(分别评论了《殷墟卜辞》《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甲骨卜辞七集》三种著录书)。此外,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金璋档案中还有10余万字与甲骨研究有关的手稿资料。这些著述涉及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的多个方面,包括甲骨刻辞的释读、甲骨文字的考释、商王世系和高祖称谓、商代的天象、动物、占卜及占卜用语、数字、家谱等,在西方早期甲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搜集到的金璋手稿、书信、论文、著作等第一手英语资料,对金璋的甲骨收藏与研究成就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深入了解金璋对早期甲骨学研究和中西方甲骨学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的比较研究,明确金璋在甲骨学史上的合理地位。
-
中国青铜器研究马承源 著《中国青铜器研究》分“概论”“铭文考释”“形制和纹样”“实验考古”四大专题,收录了马承源先生40余年中撰写的40余篇论文,其中既有对青铜器的综合研究,也有对诸多个别器物铭文、纹饰的考释,既有利用铭文、图像结合典籍研究古史的鸿文,也有考古探索的成功记录。《中国青铜器研究》图文并茂,既有对中国青铜器发展阶段和艺术特色等的宏观叙述,又有关于铭文、形制等的微观探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关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多个研究面向。《中国青铜器研究》研究平实、内容丰富、论据充分,既可以做青铜器研究入门,也可以作为青铜器的深入研究参考来读,是青铜器研究bi读书。
-
亲历中国考古 曾侯乙墓谭维四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1978年,曾侯乙墓被考古 发掘队开启,编钟等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 大发现。本书作者谭维四是当年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自始至终主持 并参与了田野考古发掘与室内整理研究的全过程,他以动人的文字,讲述了发掘过程中的趣闻与秘辛,将出土文物千年不灭的魅力娓娓道来。
-
人神相接才让 著本书是为补充《唐代墓志汇编》而作。由于《唐代墓志汇编》结集较早,1984年后又有大量新的出土墓志问世。为此,由周绍良主持,继续抄录,编辑了新出土唐代墓志,以补充《唐代墓志汇编》的不足。本书共汇集到新出土唐代墓志1564方,目录以编年为序,可供从年号检索,后有附录索引,方便读者。本社2001年出版。
-
中古丧葬模式与礼仪空间李梅田 著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变迁的时期?受其影响,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死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墓葬材料和大量的传世文献,使这一时期成为死亡考古学研究的范例。针对中古时期墓葬考古的实际,把墓葬当成古人处理死亡的方式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的遗存,主要基于三个关键概念:丧葬空间、丧葬仪式、丧葬观念。其中,丧葬空间是处理死亡的礼仪空间,包括地面墓园和地下墓室两部分,在空间功能上又包括埋葬空间和祭祀空间,通过归纳空间形态,构建每个时期的丧葬模式。丧葬仪式是墓葬遗存反映的丧葬行为,从静态的考古遗存观察动态的人类活动,从空间形态复原古代丧葬礼仪的场景,历史文献中对中古丧葬礼仪的详细记载,为我们复原丧葬行为和场景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丧葬观念是指在主流意识形态、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综合影响之下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中古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儒家、玄学、道教、佛教等多重影响,各个时期对待死亡的态度也相应做出改变,这些在丧葬空间、器物、图像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
-
拼图与解码李明斌我们从考古材料出发,探源寻流,建立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还原几千年前成都平原文明的时空架构,搭建起一幅幅立体的历史场景,这是解开成都平原文明密码的第一把钥匙。古代文明的拼图,本来应是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面,有的拼图或许恰如其分,有的则可能毫厘干里。这种游弋的状态,也许是考古学研究的一种常态,只有经历了它,那种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的喜悦才更显得弥足珍贵。本自选集内容,尽是历史的碎片,对成都平原古代文明来讲,恰是冰山一角,故所得推论,或是盲人摸象。
-
塑造中国王鲁民本书第一次将人类遗存的空间分析与中国古代典籍关于夏、商、西周三代的文献记述相互参照,通过阐述“中国”的辨识与确认、以特定形式为基础的实体“中国”的实现与坚持、“中国”的再生与转型,深入探讨了东周以前东亚大陆腹地大型权力的出现,尤其是在郑洛一线设置祭祀中心的大型权力被古人视作神圣的“中国”的空间完整性的维持和拓展的历程,揭示了“塑造中国”的历史进程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展开。 深圳大学王鲁民教授是空间考古领域的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权威学者,《塑造中国:东亚大陆腹地早期聚落组织与空间架构》一书是作者对“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空间考古领域的一次开创性尝试。通过将人类遗存和中国古代典籍关于夏、商、西周三代的文献记述相互参照,作者创建了三项开创性研究成果:一是制作了以《今本竹书纪年》为基础的夏、商、西周年表,详细记录了各王在位时间和在位年数。二是将文献所载夏代以前历史事件与空间考古迹象对应举例。三是将文献所载夏、商、西周重要史迹与空间考古迹象对应举例。经过研究,作者认为距今 5400 年左右,以郑洛一线为中心的、涉及范围可达 300 万平方千米的仰韶文化圈的存在意味着实质性“中国”的产生。实质性中国的产生当与黄帝时代对应。随后,颛顼、帝喾、尧、舜等上古帝王进行了持续的“中国”的维护与拓展活动,为后世新的权力格局出现提供了条件。
-
简帛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本輯共收錄30篇文章,涉及銅器銘文,以及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安大簡、嶽麓秦簡、睡虎地漢簡、晉寧河泊所漢簡、肩水金關漢簡、張家山漢簡等多批簡牘帛書資料。內容則含蓋簡牘綴合、字詞考釋、內涵解析、材料整理等諸多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應了現今簡帛學研究的基本面貌。另外,書中還有對《郭店楚簡〈老子〉新研究》《ある地方官吏の生涯—木簡が語る中國古代人の日常生活—》二書的精彩評介。本書作爲一個連續性集刊,對學術界產生持續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
翰墨雅赏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