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中國古代墓誌研究王連龍在党中央号召之下,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学术门类的金石学在近年来焕发新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占据大宗的中国古代墓志文献,又是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本书邀请了国内外学术界墓志研究领域的四十名专家,就墓志研究进行深入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通论”,按时代顺序收录历代墓志研究综述,下编为“专题”,为墓志专题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将在为当代金石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的基础上,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民间信仰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张蓓蓓 著暂缺简介...
-
天津考古资料汇编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书是在《天津考古四十年资料汇编(1956~1996)》基础上,对天津地区1997~2020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考古资料的汇编。本书共收录考古综述、考古报告、考古发现等各类文献资料36篇,并附有天津地区1994年以来的考古工作年鉴以供参考。本书图文并茂,系统地梳理汇总了这一时期内正式发表的天津考古文献,旨在为天津考古及相关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
石窟艺术研究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暂缺简介...
-
西域考古器物图谱[英]奥雷尔·斯坦因 原著,巫新华 主编《西域考古器物图谱》是斯坦因三次西域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集中展示,其类别分为:泥塑、陶塑;绘画;织品、刺绣;木牍;文书、经文;杂品。每类每件文物都注明其出土地,这些出土地遗址形成了斯坦因西域探险考古的路线图,也构成了古代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的历史人文地图。书中展示的文物涵盖了斯坦因发掘出土文物的全部种类,这些文物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真实状况。
-
塔里木盆地考古记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以黄文弼两次在塔里木盆地的考古记录与采集文物为基础著成,体现出他对塔里木盆地深入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与其他两部考古记一样,发挥了实地考察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特点与优势。本书主要考察的范围包括:焉耆、库尔勒、轮台、库车、沙雅、和阗、于阗、皮山、叶城、巴楚、喀什、阿克苏等古代遗迹。
-
吐鲁番考古记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内容分为文字版“吐鲁番考察经过”“遗物说明”和文物图版两部分,刊布了黄文弼两次在吐鲁番考察所获重要古籍和文书写本、钱币、拓片、壁画等珍贵资料。本书与《高昌陶集》《高昌砖集》合称“吐鲁番三部曲”,是吐鲁番研究的奠基之作。
-
萧山汉代出土文物拾萃杨国梅主编新冠疫情一直反复,全球都在经受挑战,许多工作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然而越是这样的特殊时期,文博人越要加紧工作的步伐。知过往,方能明未来。萧山博物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除博物馆工作外,还肩负着全区文保、考古的业务支撑工作。萧博团队披荆斩棘,谋定而动,细致盘点文化遗产家底,系统研究、认真解码区域文化基因,以萧山博物馆为总馆,致力于打造一核多元的总分馆模式。短短三年时间,因地制宜,建成开放了全省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完成萧山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以萧山本土的文物、史料来印证萧山□□,讲述萧山故事。博物馆是公众的精神家园,广开言路,让更多市民群众、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形成合力。这一举措促使很多人提供文物线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些甚至无偿捐赠文物、史料。无数次的思想交流、碰撞,反复论证,并依托珍贵的文物,让这片有着八千年□□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得以更加鲜活生动、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来。让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了解萧山的过往,感悟萧山精神。有限的展厅空间无法全面展示馆藏文物,书籍图录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萧山建县始于西汉初至元始二年(2年),时称余暨,隶属会稽郡。汉代盛行厚葬,事死如生。多年来,萧山因城市建设等原因而开展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中属汉墓非常多。出土的文物从类别看,多的是陶瓷器,其次是青铜器,还有少量的玉器。这与萧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淘洗,这些脆弱的文物能留存世上已属不易,而保存相对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和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更是格外珍贵。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汉代文物和文化遗存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萧山的人口分布、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等。最后,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发动全社会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来,让萧山的文化更自信,精神更闪亮,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
莲花瓶张强 著.
-
波斯考古与艺术林梅村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尤其受到波斯文化的强烈影响。《波斯考古与艺术》分上下两篇,上篇“波斯访古”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讨论两大文明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种、冶金工艺、玻璃工艺等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下篇“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从文献记载、交通地理、重要人物、出土文物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全书既有现场踏查古迹遗存的真切体会,也有对于文献、文物的细致考辨与解读。千古之谜,一朝冰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