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从飨宴到丧祭李嘉妍 著本书为“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考古成果”之一,庐江三板桥周代遗址发掘报告。
-
夏文化十二讲张立东,侯卫东,刘中伟 编《夏文化十二讲》系对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的十二个极有代表性的有关夏文化探索的讲座的整理,既有较为宏观的夏文化研究概况的叙述,亦有对夏文化学术史的梳理或理论方法的阐释,还有对具体遗址、文化类型等问题的分析,关于海外学者对夏文化的认识也尽量涉及,全面包含了有关夏文化探索的点(代表遗址、文化类型)、线(区域、发展流程)、面(研究概况)的所有问题。全书采用讲座的形式娓娓道来,可读性强,对于从事夏商考古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性,对对考古及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第12卷汪小洋,徐中锋 等“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丛书汇集了包括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在内的考古材料2000多例,按省份进行布局,各省份内以考古报告发表的时间为序。其中每份考古材料从考察(发掘)时间、遗存年代、遗存地点、遗存形式(形制)、遗存内容、遗存平面图(剖面图)等方面进行梳理,重点对考古报告中遗存内容与遗存特点进行了整理,以期为读者呈现完整的中国古代美术发展脉络。
-
纤细精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北宋时期是越窑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越窑制瓷生产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显示,北宋早期越窑瓷业生产仍延续着五代以来的兴盛态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纤细精巧: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北宋早期瓷器》结合学界研究成果、新考古发掘和调查资料,对北宋早期的越窑制瓷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重点探索其窑业生产状况和国内外市场流布情况等。
-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第4卷汪小洋,吴思佳,史亦真 等“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
-
煎药庙西晋墓地南京博物院,邳州市博物馆暂缺简介...
-
旅顺博物馆学苑·2022王振芬 主编《旅顺博物馆学苑》是旅顺博物馆主编的以文博、考古、西域史地等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集刊,每年出版一辑。本书常设地方历史与考古研究、典藏研究、西域文物与历史研究、近代学术与文物收藏研究、博物馆工作与研究、文物科技保护、学术动态与博览等专栏。其中“西域文物与历史研究”以围绕丝绸之路探险史及其收集品为研究方向,“近代学术与文物收藏研究”则涉及中国近代的学人学术及文物流散收藏。其中“地方历史与考古研究”对辽南地区历史研究起到很好文化导向作用,“西域文物与历史研究”与“近代学术与文物收藏研究”是国内少见的研究平台。
-
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文物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吴中博物馆 编《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文物》收录器物为2008年之前草鞋山遗址出土文物。所收录器物仅限于目前可调取、拍摄之较完整文物,无法修复者暂不收入。出土文物按相对年代为序排列。同一时代文物按玉器、石器、陶器、原始瓷器及其他类为序排列。相同材质文物首先按照器类,然后按照先墓葬后地层单位排列,再将相同遗迹单位文物按照编号顺序排列。为保证资料的可追溯性,除出土标本号外,部分馆藏号酌情保留,馆藏编号器物置于各时段同类器最后。WCT203M198、WCT203M199、WCT203M200发掘时编作三座墓,但根据入骨残迹看,应为同一座墓,即WCM198。此前分别归属三墓的器物实际应是WCM198的三组随葬器物。而书中M199和WCM199编号开头的器物,应为征集器物。器物名称遵从学术界通用定名,部分特殊形制器物采用初始定名。
-
上方山访碑录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著本书收录了北京房山区上方山的碑刻文献资料160余种,编者从碑刻的基本信息、拓片照片、碑刻解题、录文、注释等角度对这些碑刻进行了记录和释读,是一部上方山的专题石刻文献资料集,对于了解上方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提供了基础文献资料。;同时,北京石刻文化专家刘卫东等学者从历史、地方文化乃至石刻艺术等角度的考证解读使本书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是一部资料性和学术性兼顾的专题资料文献。 本书可供北京地方史、地方文化研究、书法艺术等学科研究机构资料室、图书馆收藏。
-
温故集《 温故集》编辑组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于1972年,50年的发展历程蕴涵了几代学者长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在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之际,《温故集: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访谈回忆录》编辑组收录了50余篇来自任教老师和校友的采访稿件和回忆文章,回顾了刘敦愿、蔡凤书、李肇年先生等前辈创建专业的点滴过往,回忆了几代学人走上考古之路的校园生活与田野经历,并寄语于后生。温故而知新,《温故集: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访谈回忆录》旨在回顾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成长过程,总结和传承山大考古精神,为考古专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