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朝阳姚家园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编著本书是北京文物与考古系列丛书丛书中的一种,为北京朝阳区姚家园新村E地块配套中学考古发掘报告。在配合项目施工建设的考古工作中,发现1座辽墓及54座清代墓葬,出土了陶、瓷、铜等不同质地的文物。这些发现丰富了北京地区的考古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北京清代葬俗、墓葬形制和葬式、家族墓地的选址规律及建设方式、墓位关系、排列方式等乃至了解当时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朝阳区近年开展了多项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其出土的各类文物为研究当时的物质文化史提供了众多的资料,希望今后这些发掘成果能够有始有终、陆续出版,为复原古代社会面貌发挥更大的作用。
-
学步集程义 著《学步集》收录了作者以吴文化和吴文物研究为主题的23篇文章,分为“话剑论铭”“赏瓷品茶”“竹石辉映”“墓志述史”“佛道之义”五个版块,以详实的考古、古文字材料及馆藏文物为基础,用较通俗的方式解读学界以及大众关心的问题,比如《苏州博物馆新入藏吴王寿梦之子剑初探》《“姑苏”新考》用新材料研究热点问题;《吴王夫差剑八问》《苏州博物馆新入藏75字吴王余眜剑解密》等文章则回答了大众感兴趣的吴国都城变迁和吴国历史兴衰的问题。
-
云阳旧县坪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阳旧县坪遗址位于云阳县城西南15千米的双江镇,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城墙、城门、道路、建筑、衙署、排水沟渠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冶铸作坊、制陶区等生产遗迹,出土墨书木牍、印章、封泥等大量遗物,其中“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最为有名。该遗址被确认为汉朐忍县故址。
-
海岱考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岱考古》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编的关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系列考古学文集。此丛书集中发表了山东省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简报与报告,有重点地刊载了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
-
俯瞰人类文明王春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的考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当代考古之中。遥感考古对于大型及超大型文化遗产类型具有巨大优势,比如江汉平原史前聚落遗存的空间格局、陕北长城、居延遗址群落、明清时期北京城空间形态等,再如缅甸妙乌古城分布、吴哥城市形态、古罗马时期突尼斯南部边墙长城系统等。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至第五届(2016—2021)遥感考古年会优秀论文集,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用遥感技术取得的重大考古成就,这必将极大拓展中国考古和历史研究的影响力,使中国考古和历史研究为助力世界理解中国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做出更大的贡献。
-
淮阳平粮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阳平粮台》(上、下册)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系列考古报告之一,十多年来该系列已出版14本考古报告,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平粮台遗址时代跨度长,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遗存和战国楚墓、汉墓等,其中以一座龙山文化城址最为重要。在平粮台龙山城址发现了陶排污管道遗迹,这是目前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排污管道,是古人在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城内还发现有房址、陶窑、墓葬和灰坑。平粮台古城的始建年代当在距今4500年以前。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古城的出现、文明的起源有重要价值。
-
岳麓书院藏秦简文字编陈松长、谢伟斌、周俊卿等 编本书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松长组织编写,主要内容为选取《岳麓书院藏秦简(肆—柒)》中的简牍文字,以《说文解字》为序、以文字编的形式编辑出版。主要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古文字研究者等使用.本书为《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叁)文字编》的姊妹篇。两书合在一起,将全面展现了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的简牍文字的整体风貌,为广大读者深入研究这批秦代古文字提供便利。
-
云阳塘坊遗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庆云阳塘坊遗址位于长江北岸阶地上,现属云阳新县城范围内的三峡水库淹没区。200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文化层堆积较厚,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夏商时期、东周时期、东晋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历经多个时代。发现有建筑遗迹、灰坑、灰沟、墓葬、水井和陶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瓷器、砖瓦、铜器、铁器和卜甲等。该遗址长时间的反复有人类居住活动,并与紧邻的丝栗包遗址在早期存在互动关系,晚期存在共存关系,这些都为了解四川盆地东部长江沿岸古代聚落分布,以及各时代人类居住生活与迁徙活动特点等都提供了新资料。
-
山西国宝精华 云冈石窟造像赵昆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十六千米处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主要洞窟45座,另有附属洞窟209个,现存大小造像59000余尊。石窟规模宏大,佛像雕饰奇伟,技艺精湛娴熟,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感人,吸收并融汇了古代各民族文化,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 水平。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共历60余年。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460—471)五个洞窟( 6—20窟)因系高僧昙曜主持营建,习称“昙曜五窟”,推测是为北魏太祖以下五帝造像,具有帝佛合一的神性之美。中期(471—494)是云冈石窟营造工程 辉煌的阶段,多为模拟汉式传统建筑样式并成组结对的双窟,主要有 、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四组双窟,反映了当时既有皇帝在位,又有太后临朝的 面。第11、12、13窟一组三窟以及没有完工的第3窟也属于本期营凿。本期造像胡风荡荡,华物堂堂,既保留中亚、印度佛教雕刻艺术因素,又反映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惰愫。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今大同)政治地位既降,影响力随之锐减,云冈大型皇家营凿工程中辍,但作为社会大众信仰的重要载体,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和资料,继续镌窟造像,此即云冈晚期(494—524)洞窟。本期多为中小型窟室,洞窟类型复杂,造像样式多变,题材内容奇思骋越,不拘约束,盛行于间洛地区的“秀骨清像”之风格,即滥觞于此。正光四年(523),柔然“入塞寇抄”,云冈衰落。孝昌二年(526),北方六镇荡乱,平城沦废,云冈石窟营造工程偃旗息鼓。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长达148年的北魏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云冈石窟是公元五世纪世界美术主流的重要分支,它的 成就是在吸收世界各艺术流派精华的基础上,融合并创造出新的造像模式,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典型例证。1961年,云冈石窟被 公布为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
巫山龙头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本报告所公布的是2004、2007和2008年巫山龙头山遗址及墓葬的发掘资料,主要有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63座,另发掘汉代遗址142平方米,清理窑和灰坑各1座。本报告对以上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相应讨论。龙头山遗址及墓葬资料为三峡地区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尤其对墓葬的分期断代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