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泰安市文物保护中心 编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泰安市文物局于2021年11月在泰安举办了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学术研讨会。本次论文集是学术会议的升华,全书共收录论文49篇,以考古学视角为主,从泰山及周边区域的史前文明,泰山地区的考古发现,泰山地区的遗址分布,泰山崇拜的起源和传播,泰山独有的封禅文化,泰山文化古迹蕴含的民俗文化等各个角度,围绕古代泰山文明进行探讨,推进了古代泰山文明的研究。
-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暂缺作者本书是由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系列学术论丛。全书收集11篇论文,分别对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等出土文献进行研究。出土文献研究难度较大,内容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书刊发的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则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论证严密,体例规范,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该书内容丰富完整,作品具有原创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呈现了对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
中国彝铭学刘正 著本书对长达二千余年的殷周彝铭研究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学术史总结,着重对历代著名彝铭学家进行研究,指出其学术贡献和历史价值所在。上册“彝铭学通论”,根据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历史学成果,对彝铭学进行理论建设;下册“世界各国对中国古代彝铭学研究通史”和“彝铭学古籍文献解题”,系二千余年以来彝铭研究的学术史总结与是五百种重要彝铭著作的文献解说。特别是将清代划分为前、中、晚三个时期,对比了彝铭研究在这三个时期的发展特色,对清代文字学和考证学的兴起,从彝铭学的角度给出了解答。本书首次将文物出土史、文物收藏史与文物流传史,将版本学介绍与文献作者传记统一起来,实现了著述体例和古籍研究模式的创新,从而使彝铭学和彝铭学史从古文字学、古器物学、金石学范围内脱离、独立了出来。
-
屋檐艺术陈根远 朱思红 著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埃,使瓦当艺术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是我们年轻一代考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考古与文明丛书》包含了“四阿沧桑 瓦当护椽——瓦当的出现”“百花齐放 各领风骚——战国时期的瓦当”“绚烂夺目 如日中天——两汉时期的瓦当”等内容。
-
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碑志集释冯小红磁县北朝墓群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探明的墓葬有134座,均为东魏北齐皇室和贵族墓葬。本书整理的碑志就是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的碑志。本书共收录碑志86方,其中部分碑志在近代已被盗出,部分碑志是在建国后的考古中陆续被发掘出来的。本书首次公布了磁县考古发掘新出的《窦奉高墓志》《元祜墓志》和《高孝绪墓志盖》拓片;首次公布了《司马纂夫人垣南姿墓志》拓片。本书在“题解”部分校订了前人对一些墓志出土地点的记载错误,并提出了从墓志记载本身判断邺城遗址附近所出墓志出土地点的标准。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
北方民族考古 第十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11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5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
银雀山汉墓简牍集成山东博物馆,中国文化本册内容方面主要为《孙膑兵法》,全书包括总序、凡例、说明、图版、释文注释和附录几个部分。其中图版部分又包括彩色影像、红外线影像、摹本和彩色放大影像。本册包括《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执备》《病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无教法》和《强兵》,均为佚文。出土竹简经过再整理,编联缀合成共有224枚,其中仍有缺简。附录中主要记录了孙膑资料辑录、竹简整理信息表、复原信息示意图以及参考文献。
-
中国文物地图集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册国家文物局1.本地图集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册和全国重要文物分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册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序图;文物地图(专题文物图和市、县文物图);重点文物图;文物单位简介;文物单位索引。2.原则上收录经历次文物调查确定的现存不可移动的文物,包括少量为保护而进行搬迁的古建筑和碑刻等。3.所收文物年代下限一般为1949年,1949年以后仅记录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者。4.经过清理或发掘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已经拆除的古建筑,原址已无文物而留有科学记录资料的也予收录,并在所在地“简介”中登记,但只编序号。不编分类号。5.收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分为七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代表)二十七小类,在地图上各用不同符号表示(详见图例)。6.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别的文物,如作为一处,则列入主体文物所属类别,在文物单位简介中予以说明。7.一处文物单位分布范围较大,包含的文物数量较多且较重要者,仍编为一处,下列子目。8.文物单位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分类编排,分为总顺序号和分类顺序号。各类中按时代早晚顺序排列。个别跨县的较大型文物,分别在各县文物分布图中收录,在文物单位简介中加以说明。9.文物单位名称原则上采用本名(学名)或影响较大的俗名。无法用上述方式命名的,以其所在地的村庄或自然地点命名。10.年代采用中国史学界公认的纪年。有些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使用地质学年代。历史时期使用王朝纪年。个别边疆地区一些难以确认朝代而大致属“青铜时代”的,标以“青铜时代”。1912年起的近代和现代文物,一般使用公元纪年。
-
上海碑刻选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市场和文物保护管理所 上海醉白池公园 上海方塔园 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 编,孙景宇 编著本书是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碑帖保护与研究课题成果之一,在原有松江博物馆藏碑刻的资料保护与整理中补入松江区文化市场和文物保护管理所、醉白池、方塔园等单位所藏碑刻内容。完善了松江碑帖的新近保护现状与内容,并附尺寸信息与专家撰写的内容提要。数据准确,内容清晰。除传赵孟頫书《前后赤壁赋》,董其昌临《自叙帖》等临摹观赏价值的书迹之外,另有历代松江前贤的名人画像。不仅是了解碑帖保护情况、读者欣赏临摹的参考,亦是反映乡土文化,追念前贤的成果。
-
设规知圆唐淼《设规知圆:中国文物保护法制化实例探讨》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框架,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领域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多角度解析和诠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当代中国现行文物保护法律、政策和措施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