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平武报恩寺清源视野(北京)文化暂缺简介...
-
嘉宝书书谱 崔嘉宝书崔嘉宝暂缺简介...
-
良渚玉器线绘方向明本书为《良渚玉器线绘》的第三版,是考古学家、良渚研究专家 、良渚出土玉器的唯一线绘者方向明的经典著作。本书首次通过线绘的方式,面向大众,对良渚文明的代表——玉器和玉器图纹进行系统的展示和解构。书中精选了方向明老师多年来良渚玉器手绘图的精品,用考古学家的“千百年眼”,帮助读者在欣赏良渚文明艺术成就的同时,可以通过显像的方式真正拨开良渚文明的迷雾,真正地认识良渚,了解良渚王国、良渚玉器,以及良渚艺术。
-
米脂卧虎湾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等编著卧虎湾墓地地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无定河东岸的黄土高原梁峁区,是陕北地区目前发现规模大、时代跨越性长、随葬品丰富的战国、秦汉中小型墓墓地。墓地呈南北狭长走向,墓葬的基本由山顶至西坡逐层分布,北侧偏西南部多分布战国墓,中部及南部多分布汉墓,中部偏西分布大量的明清墓。该墓地共发掘战国、秦汉墓葬463座。墓葬形制多样,有竖穴土坑墓、竖穴洞室墓、斜坡洞室墓、斜坡土坑墓等;葬具有一棺一椁或一棺等;埋葬方式复杂,有侧身屈肢、仰身直肢、仰身屈肢、单人葬、多人葬等;随葬器物1585件,其中陶器968件、铜器406件、铁器111件、玉器35件,以及骨器、银器、石器、玻璃器和贝器等65件。除此之外,还有采集陶器18件、铜器1件、铁器2件。按功能可分为礼器、实用器、车马器、明器等。卧虎湾墓地整体年代范围晚于李家崖、寨头河和史家河墓地,为完善陕北地区战国至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新资料;卧虎湾墓地经过科学地整体揭露,既有以玉覆面和青铜器等随葬品为代表的较高等级的墓葬,也有一般等级的墓葬,全面再现了陕北地区战国到汉代的丧葬礼俗和社会文化面貌;此外,卧虎湾墓地随葬大量双耳罐、车马器及铁质农具等器物,为研究战国时期不同政权的迁徙和流布提供了新线索,为研究秦汉时期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互动交流提供了新证据。该墓地对于讨论陕北高原东周族群分布与秦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墓地的位置、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工作背景、缘起与目的;工作过程、思路、方法与概况;以及报告的编写体例与相关说明。第二章为报告的分述部分,详细介绍了墓地堆积状况及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资料。第三、四章为报告的综述部分,主要按照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墓葬形制、主要的随葬器类、装饰纹样进行分析。第五章为报告的初步分析部分,根据“透物见人”的学科目标,依托本次的发掘资料,结合陕北、晋西北、关中地区该时期中小型墓葬发表资料,从器物组合、分期与年代、墓地结构、社会组织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相关讨论,该墓地开始于春秋晚期结束于西汉中期,且在秦统一前后墓葬数量激增。第六章为报告的相关研究部分,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将该墓地文化面貌同周边地区进行对比,总结墓地所含文化类型与人群族属,分析该墓地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墓地周边相关遗存,推测该墓地人群生前居址。进过对该墓地出土的463座战国秦汉墓葬进行分析,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白狄为该墓地主要人群,战国中期晋人开始进入该地与当地原有白狄共同杂居,同时还有部分戎人和当地人群有所交流。直到战国晚期前段晋人所占人群比例不断上升。但至战国晚期后段,秦人进入该地,该地原有狄人和后进入的晋人均迅速撤离至其他地方。之后该地属秦汉中央集权管理的地域范围,所属文化面貌和关中基本趋于一致。
-
宿州市汉画像石撷珍宿州市博物馆 编本书收录宿州市市区及下辖区县所藏汉画像石精品,包括汉画像石照片及拓片,并附有专文。北京大学朱青生先生为本书撰写学术文章,对汉画像石研究有指导作用。另附宿州市出土汉画像石专文,将出土状况进行详细描述。本书内容丰富,所有画像石都附有拓片,部分还附有线描图,能清晰展示汉画像石细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
故宫的古窑址调查研究徐华烽陶瓷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结晶和标志之一,对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愈来愈受到海内外学者关注。现代陶瓷考古的先驱陈万里先生从1928年开始「八去龙泉、七访绍兴」,对浙江的古窑址进行田野调查。从1950年起,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冯先铭、李辉柄等通过对全国各地窑址开展调查,采集标本,确定窑口,并校阅文献和其他考古发掘资料,特别是有纪年古墓葬出土的瓷器,建立窑口与年代标准器系列,开创了一条严谨、系统的陶瓷史研究之路。徐华烽《故宫的古窑址调查研究(1949~1999)》即以故宫博物院20世纪下半叶古窑址调查活动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利用了一批档案和日记资料,总结故宫对古密址调查的历史进程,并从学术史的角度思考其价值与得失,是一项崭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中国考古学史、中国陶瓷史和故宫博物院院史的总结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
考古学研究15暂缺作者本书是庆祝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九十华诞而编辑的学术论文集。本书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著,全书收录学术论文40篇,作者为考古学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本书所收论文内容涉及石器时代考古、文明起源、聚落考古、陶瓷考古、农业考古、古文字、丝绸之路考古等诸研究领域。本书可供各领域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也可借考古学向社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清代中俄宫廷物质文化交流研究多丽梅在撰写过程中,作者曾多次实地调查中国故宫、俄罗斯各大博物馆馆藏文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中英俄文文献、历史档案及文物实体,努力通过文物交流轨迹,扩展清代中俄关系研究视角,以期再现清代中俄物质文化交流之盛况。此外,还通过对中国故宫藏俄罗斯文物及俄罗斯藏中国文物的发现搜集整理,「以物证史」之特色突出。此项研究是将清代中国置于全球史视野中辩证考察之成果。既注重分析清人如何看待俄罗斯与欧洲,同时亦关注俄罗斯人眼中之中国,是中国形象走向世界之历史足迹。
-
淮北烈山窑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文物局,淮北市博物馆烈山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处于濉河的支流雷河东岸,时代自唐代末期至元代晚期。2017年和201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烈山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窑址分为三个区域,Ⅰ区为金元窑址区、Ⅱ区为唐末至北宋窑址区,Ⅲ区为汉代窑址区。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有窑炉6座、道路1条、灰沟14条、灰坑52个、墓葬4座。出土了数以吨计各时期陶瓷器和窑具残片,可复原的遗物标本有4000余件,主要产品是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玩具和各种装烧窑具。比较有特色的是定烧的“公用”“黄一郎宅”等瓷器,黄釉印花大砖类建筑构件和刻有“鞏縣”字样素烧瓷。烈山窑是安徽省首次发现并确认兼烧宋三彩的瓷窑址。窑址发现的几座窑炉属于北方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窑炉建造技术较高,窑炉形体及装烧量较大,其中Y4窑室面积近24平方米,火膛又大又深,有10平方米左右,窑炉总长达12米。烈山窑址并没有发现炉渣,在金元窑炉的火门内发现多层木灰烬,说明烈山窑是采用柴烧。烈山窑址周围瓷土资源丰富,燃料充足,并且借用雷河、濉河与大运河便利的水系向南北方运输外销瓷器。烈山窑作为通济渠安徽段大运河沿岸的瓷窑址是南北方制瓷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安徽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贸易瓷器,其中就有烈山窑生产的产品,烈山窑生产的瓷器通过大运河行销国内多地。烈山窑址的发现为大运河瓷器贸易产品来源找到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和产地,也为今天构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提供了一处重要的支撑点。
-
乌程汉简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编,曹锦炎 石连坤 周同祥 鲍强 主编2009年3月下旬,浙江省湖州市于旧城改造时,在市区人民路一处基建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出土一批有字木简,以木牍为主,后被拾荒中从基建废土之中发现后陆续捡出,经有识之士多方抢救征集赖以保存,近350枚。后经实地踏勘调查,出土地点原属湖州的子城范围,历史上一直是府署所在地,故这批木简与汉代的官方日常事务有关。本书收录乌程汉简350枚,年代跨度西汉初期至东汉晚期400余年,书体风格呈现多样的面貌,以隶、草为主,少量还带有汉初秦隶意味。全书分为图版、释文二个部分,其中图版分彩色照片、红外线照片两组。图版和释文编排,以内容为序,大致上按纪年简、公务简、信牍、抄书简、习字简、医药简、遣册、道教符牍、图画、文房用具分类。江南地区出土成批简牍,乌程汉简尚属首次发现,对两汉时期湖州的地方历史和地域文化,以及书法艺术,具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