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三星堆上海大学博物馆本书为上海大学博物馆“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的配套图录。该展于2020年11月开幕,以16件(套)文物概览式展示了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古蜀文明成就的杰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与辉煌,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多达8件,也有5件三星堆出土典型器物的复制品。这些展品包括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及石器,其中三星堆博物馆藏的青铜戴冠纵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藏的太阳神鸟金饰都难得一见。作为特展的配套图录,《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并非对展览的简单复制与原样照搬,在全方位展现展品之美的前提下,补充了大量未能参展的展品,而所有参展展品均配以线描图,方便观众了解文物构造的同时以示区别。图录的主体内容由“神”“人”及“文论”三部分构成。部分“神”将本次参展文物按照展览四个单元的顺序整理成册。第二部分“人”体现了上大博物馆对展览的拓展和思考,囊括了与三星堆文物同台展览的六位当代艺术家以“三星堆”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配套举办的各类活动。文论部分另有文章六篇,作者均为三星堆考古发掘的亲历者、研究者、展览筹办的参与者。文章视角宽广,类型丰富,精彩纷呈。古蜀先民与神灵,当代艺术与古蜀文明。让我们一同回到三星堆,探索那“人与神的世界”。
-
传统村落伏岭方静 编著伏岭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意味深长。本书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全面介绍了华阳邵氏三门五派九祠的宗族源流,神秘独特的舞回文化,崇儒重文的纹川雅会,艰苦创业的徽商故事等。书中还附有珍贵文书、著述和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适合徽学研究者以及对徽州村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何家坟墓地考古报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本书为石景山区何家坟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该墓地于2013和2016两个年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060平方米。出土汉代、西晋、辽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时期墓葬80座,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 瓷器等遗物198件。考古遗存数量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区域特点突出,是一部浓缩的石景山区物质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北京地区考古学内容。
-
桂阳千家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桂阳千家坪是湖南近年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出来的一处重要遗址。《桂阳千家坪:全2册》汇集了2011年和2012年两次发掘全部资料。《桂阳千家坪:全2册》共七章,包括概述、地层与分期、早期遗存、晚期遗存、人骨观测与研究、动物鉴定与讨论及综述部分。其中,早期遗存是《桂阳千家坪:全2册》重点。 千家坪早期遗存不仅发现了壕沟、墓葬等重要遗迹,更为重要的是出土了大量包括白陶在内的精美陶器以及石器和动物遗存。该期遗存属于距今7000年左右的高庙文化,大致可分两期,极大地丰富了高庙文化内涵。千家坪晚期遗存的发现,填补了南岭北侧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商之际的文化空白。另外,《桂阳千家坪:全2册》还着重就高庙文化千家坪类型的文化特征、年代、白陶、陶器图像以及高庙文化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
学海艺游廿五年林业强 主编本书的命名真是贴切。《学海艺游》概括地钩划出我们的组织的特色,也描述了我们的会长之间并与大学及文物馆的关系。读者由本书前言及馆友会简史,当会了解馆友会自成立以来对文物馆及大学的建树。但是,我们的得益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在过去二十五年来,屈志仁教授、高美庆教授、林业强教授、黎淑仪女士、宵雄斌先生、何培斌教授等不断启导我们,与我们分享他们的识见。透过他们的讲座、工作坊及宝地考察,我们一起工作,研究与学习,并培养终生不渝的友谊。我们总是一再回来参加与周年庆典、周年晚会、旅游及讲座等。
-
登额曲细石器遗存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暂缺简介...
-
滨州出土文物发现与研究张卡滨州是黄河文化,特别是黄河三角洲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域。由于黄河淤积,滨州的很多遗址和文物深埋地下,很多人便认为滨州是退海之地、无古可考。该书以滨州当地出土的文物来挖掘、研究滨州的历史、滨州的黄河文化,是滨州市全方位系统挖掘、研究滨州出土文物的书籍,填补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出土文物学术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前沿价值、创新价值。本书的出版将为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弘扬黄河文化,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
铄古铸今李零 编讲者李零(1948– )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门研究中国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今秋来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考古和艺术史。李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钻研殷周铜器之学,亦曾参与陕西省田野发掘的工作。近年著作包括《郭店楚简校读记》(2002年)、《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2002年)、《入山与出塞》(2003年)等。“复古”问题贯穿着二千年来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本书旨在利用考古发现来解析复古艺术的审美趣味。
-
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研究陈宥成本书从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域聚焦非洲、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从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修背细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研磨石器和磨刃石器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本书揭示出旧石器时代旧大陆“多元一体”的石器技术演化格局,并从技术创新、文化传播、生态适应与社会边界机制探讨了旧大陆“多元一体”技术格局的形成原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东亚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
-
敦煌文化驿站敦煌研究院本书为 辑,收录了敦煌艺术与大唐文明、敦煌飞天艺术、丝绸之路与敦煌、敦煌莫高窟北区探秘、敦煌石窟保护的70年历程五篇文章。。图文并茂,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与遗存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让读者在领悟“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博大胸怀和精神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