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正仓院[日] 东野治之 著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保存着大量7~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精美工艺品,以及同时代的古文书。这些“宝物”上至天皇与贵族的生活用具,下至平民百姓的户籍,种类与数量繁多,不仅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鸟毛立女屏风等名品,亦有习字草稿、典籍外借记录等日常生活的留痕。历经千年,这些“正仓院宝物”幸运地躲过战乱与天灾,像一颗时光胶囊,将一个时代带到我们面前。 正仓院的藏品大量来自海外,展示了当时以唐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盛景。本书由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 正仓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保存了许多原本难以传世之物。作者东野治之教授在本书中将看似寻常的“正仓院文书”与奈良地区出土的木简结合,进一步揭开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一角。
-
夏鼐书信集夏鼐,王世民,汤超 著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重要书信300余封,时间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包括夏鼐求学期间向李济、傅斯年、胡适等著名学者请教学术问题和学业规划的信件,西北考察时期向郑振铎、梁思永汇报考察工作情况的信件,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各地考古工作的信件,与韩儒林、谭其骧等著名学者商榷学术问题的信件,与张光直等海外学者互通访问安排的信件。书中收录信件多数为首次刊布,集中反映夏鼐先生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对中国现代学术史、新中国考古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巴蜀石窟袁蓉荪 著本书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石窟,选择巴蜀地区三十余处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文物,通过作者十余载寻访拍摄的亲身经历,介绍大量鲜为人知的石窟的悠久历史与艺术价值,聚焦与石窟为邻的居民,描绘石窟所在地的人文风土,勾勒一幅人与石窟和谐相处的画卷,尤其记录了乡村文管员守护石窟的感人事迹。本书一方面展现巴蜀石窟这一中华文明载体的重要价值,揭示以石窟为代表的民间文物的现状,另一方面从静态的石窟观察动态的人,在石窟与人的关系中观察民间社会、百姓生活的自然状态,让人感受乡土中国的变与不变,挖掘中国百姓生生不息、安居乐业的精神内核。
-
古玉痕迹学鉴定白海波 著在收藏界和文物鉴定界,古玉鉴定和收藏自古以来就颇受人的重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石文化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面对数千年来的玉文化,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古玉知识,尤其是如何鉴定古玉,不论是知识还是手段技术,明显不足。本书作者沉浸古玉研究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了大量古玉鉴定经验,尤其从古玉痕迹学上对古玉进行科学研究,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的鉴定古玉技术。本书从九个方面总结了古玉痕迹学鉴定的知识、技术、特征、应用以及目前古玉行业存在的问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理论,有依据,贴近实证科学鉴定古玉,切实解决古玉收藏真伪难辨的问题。 对古玉研究和古玉收藏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玉石收藏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古玉研究者和鉴定者的入门工具书。
-
重走天山路巫新华 著吐鲁番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是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其辉煌可以回溯至汉唐。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曾经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发展发挥过重要交通作用的吐鲁番丝路古道已经湮没于历史尘埃中……本书以西域历史背景、丝绸之路的沙漠戈壁和天山腹地路线为地理依托,以著名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线索,用探险考察的方法从厚重的历史尘埃中发掘这些沉寂的丝路古道,揭开了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的吐鲁番地区真实的历史面貌,强调了西域十字路口重要的交通作用,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路段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
鄞县故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著古鄞县是今宁波境域最初设立的四个县级政区之一,始置于秦汉时期,撤并于隋代开皇九年(589年),前后相沿800余年。2015~2018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主持对古鄞县县治——鄞县故城所在的奉化西坞白杜城山一带持续开展了四年的考古工作,找到了鄞县故城的具体位置,印证了鄞县故城的兴废年代,厘清了鄞县故城的基本面貌,不仅为探讨古鄞县以至宁波境域古代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案例,也为推进这一时期南方地区县级城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在田野看见宋朝包伟民 著本书是由宋代历史研究的数十篇随笔集合而成,由包伟民等著,作者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文物考古所等等高校或单位。其内容涉及有宋代的建筑、人文美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市民生活、自然风光、墓葬考古等诸多领域,涵盖了宋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古今结合的观察视角和田野考察与文献记载相对照的学术旨趣,如《苏州 47 路公交线行记》,从今天的一条公交线路,串连起宋朝苏州城内外人们的生活场景。《韩瓶——宋代酒政的一个侧面》,带领我们从“韩瓶”中看到的宋代的酒政;《南宋的“天安门”:朝天门》,探索今天杭州城内鼓楼的前世今生;《南渡皇族:赵伯澐一家和他们的故乡》则从赵伯澐墓葬读出了赵宋王朝的宗室政策与两宋之际南迁士人的命运走向。
-
敦煌吐鲁番研究郝春文 编本刊由郝春文主编,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合办,编辑部设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此刊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年刊,自第十卷起连续在我社出版,至今持续出版至第二十卷,此书为第二十一卷。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收录《仲尼曰》《曹沫之陈》两篇文献。本辑包括竹简原大图版、放大图版,释文注释,以及“附录”(包括“《仲尼曰》与相关文献对照”“上博简《曹沫之陈》编联释文”“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字形表、竹简信息表等。《仲尼曰》竹简保存完好,书法精美,由13支完简组成。简长约43厘米、宽约0.6厘米,两道编绳。原无篇题,不分章。简文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1-7号简背有编号, 7、8、12号简背有习字。简文所记孔子的言论共25条,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另有一些可与《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传世文献对照,但文字不尽相同。安大简《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论语》在战国时的编定本。简本的发现,对研究《论语》的成书、流传、文本的发展变化以及孔子思想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曹沫之陈》原有46支简,实存44支,缺2支。简长约48.5厘米、宽约0.6厘米,三道编绳。简首尾留白,15号简顶格书写。简背有划痕、文字。简文记载鲁庄公与曹沫的对话,内容涉及当时的军事、政治观念,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兵学文献。另外,简文可与之前公布的上博简《曹沫之陈》对读,能够帮助解决上博简本的诸多编联问题。两个文本的异文也很丰富,对研究语言文字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附录部分有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摹写精美,不失真。
-
考古那些事儿黄大路 著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我国境内参与的15处重大考古现场的考古故事,其中涉及考古过程、发掘研究、对出土文物的历史追踪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还原。同时,书中也为读者呈现了考古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揭开文物的传奇“身世”、探究历史“细节”和大众认知上的“惊诧”。例如书中讲到的“中华文明之太阳升起的地方”——敖汉旗;史前祭祀遗址双墩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人工种植水稻的实证;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墓葬,千奇百怪,有水滴形墓葬、“胡须墓”等;考古人员对从一口锅样的器物上散落下来的陶片进行研究后,发现12000年前,甑皮岩人就懂得了陶器的制作,原本的锅被誉为“天下第一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