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洛阳考古百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考古百年》内容简介:洛阳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和重要发源地之一,保留了完整的中华文化链条和基因谱系。中国考古学诞生的百年来,一代代考古人在河洛大地上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在人类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国家诞生、商周汉唐考古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从洛阳的百年考古历程、百年重大考古成果、百年文物保护与利用三个部分展示了洛阳考古百年的辉煌成就。
-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翟霖林《中国考古学十八讲》是一部中国考古学基础性知识的入门教材,分为十八讲。内容可分为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分支学科、古代主要遗迹、古代主要遗物4个大的部分。为方便阅读和理解,《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共收录400余幅插图,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在实践中鉴识各类考古遗迹、遗物,掌握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知识。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山西省文物局等;刘润民,陈星灿 主编本书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抓手,聚焦时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阐释了“掌控时空,天下之中;照临四方,协和万邦”的陶寺文明,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全书共有1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意义。
-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春秋战国铜镜丁方忠 史晚晴 著这是一本关于铜镜的普及读本,也是一部从博物馆走向读者的另类铜镜艺术史,作为广东大观博物馆藏铜镜系列第一种,收录广东大观博物馆馆藏春秋战国铜镜,以时间为线,分为春秋至战国早期铜镜、战国中晚期铜镜两部分,春秋至战国早期铜镜因存世量较少,本次甄选收入3件精品铜镜,即交龙纹阳燧镜、贝纹边饰交龙纹镜、贝纹边饰瑞兽纹镜;战国中晚期铜镜部分收录62件精品铜镜,依主题纹饰分为八类,分别为纯地纹镜、花叶纹镜、山字纹镜、曲折雷纹镜、禽兽纹镜、龙凤纹镜、连弧纹镜、特种工艺镜。
-
国家宝藏 瓷器改变世界江建新《瓷器改变世界》一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外销瓷的通俗读物。在传统的观念中,中国的外销产品主要是丝绸和茶叶,这也是丝绸之路的由来。实际上,中国的外销品中传世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瓷器。从考古和传世文物的角度看,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片。本书从外销瓷的海外考古故事、外销瓷的窑口探访、外销瓷本身承载的西方宗教、文化、艺术和生活,以及西方皇室、贵族和富豪定制的中国瓷器的相关内容。讲述被中国瓷器改变的西方生活,讲述中国瓷器的海外历程,讲述中国瓷器的世界影响力。
-
考古人眼中的世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著考古人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江湖之远,穿梭古今之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们与古物对话、与古人共情、与时代同行,寻求历史的轨迹,探索人类的未来。他们也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建设,关注当下的社会、生命和自然,用穿越时空的眼睛记录工作和生活中的所遇所思、所感所悟。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考古发现取得丰硕成果。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记录这些珍贵时光和考古人精神,会给我们以特别的审美趣味和灵魂滋养。“考古人眼中的世界”摄影作品展,涉及的内容有考古工作者、考古工作场景、重要考古发现、边疆考古、境外考古、公众考古研学、文物保护现场、大遗址风貌、城乡生活、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社会面相……是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直观展现。如果把每张照片比做一个窗户,那么通过这些窗户,你将“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在目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同时,感受到考古人的工作、生活、情感,也感受到每一位普通中国人在追求文化自信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时代的温度。我们也希望通过“考古人眼中的世界”摄影作品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和考古人,通过考古人的眼睛,看到过去,看到远方,珍惜当下。文物不可再生,保护传承,人人有责。时光不会倒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山西出土青铜器全集·闻喜酒务头卷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著《山西出土青铜器全集》系列丛书拟将收录山西境内至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龙山时期至汉代的青铜器,是首次对山西出土青铜器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闻喜酒务头卷”为该系列丛书的第一卷。闻喜酒务头墓系“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物。全书以墓坑为排序,分为M1、M2、M3、M4、M5、M6、M9、M10、车马坑、流散铜器等十个部分,其中M1出土的青铜器保存最为完整,其他坑洞或多或少都有被盗挖的破坏痕迹。本书通过精美的照片、拓片、线图展示,专业简洁的介绍文字,对青铜器铭文的释读,全方位系统展现了酒务头出土青铜器的全貌,融权威性、资料性、工具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
颐和园日历2023北京市颐和园公园管理处 著1.《颐和园日历》系列第四册,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匠心出品。 2.主编秦雷,现任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北京颐和园学会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颐和园》杂志主编,从事颐和园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修缮、遗产监测、历史文化研究管理等工作20余年。 3. 一本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呈现颐和园厚重历史文化底蕴,草木植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科普与趣味并重,详解花木吉祥富贵、万古长青美好寓意的百科全书。 4.国内著名摄影师张晓莲领衔8位专业摄影师,共精选385张美轮美奂的四季画面,用一页一草木,向人们呈现颐和园春夏秋冬四季轮转的美景和故事。 5.装帧精美,用纸考究,可平铺便携带。兼具阅读、收藏与礼赠多重价值。
-
正仓院[日] 东野治之 著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保存着大量7~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精美工艺品,以及同时代的古文书。这些“宝物”上至天皇与贵族的生活用具,下至平民百姓的户籍,种类与数量繁多,不仅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鸟毛立女屏风等名品,亦有习字草稿、典籍外借记录等日常生活的留痕。历经千年,这些“正仓院宝物”幸运地躲过战乱与天灾,像一颗时光胶囊,将一个时代带到我们面前。 正仓院的藏品大量来自海外,展示了当时以唐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盛景。本书由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 正仓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保存了许多原本难以传世之物。作者东野治之教授在本书中将看似寻常的“正仓院文书”与奈良地区出土的木简结合,进一步揭开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一角。
-
夏鼐书信集夏鼐,王世民,汤超 著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重要书信300余封,时间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包括夏鼐求学期间向李济、傅斯年、胡适等著名学者请教学术问题和学业规划的信件,西北考察时期向郑振铎、梁思永汇报考察工作情况的信件,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各地考古工作的信件,与韩儒林、谭其骧等著名学者商榷学术问题的信件,与张光直等海外学者互通访问安排的信件。书中收录信件多数为首次刊布,集中反映夏鼐先生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对中国现代学术史、新中国考古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