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的科学分析与制作技术研究陈坤龙,梅建军《汉中出土商代铜器的科学分析与制作技术研究》对汉中地区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分析和铸造工艺考察,揭示了其材质和制作技术特征,指出汉中地区在商代存在本土的青铜冶铸生产,并探讨了汉中与其他地区同时期青铜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汉中铜器材质复杂、制作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技术差异既可能是铜器群整体年代跨度较大的反映,也可能是其制作地来源复杂多样的体现。
-
博物馆藏书画的装裱与修复宁波博物院 编,段廉廉 编著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也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书从装裱室的基础配置、装裱工具和材料、装裱款式、书画文物常见病害、馆藏书画的一般修复路线,以及书画的保管与保存等方面入手,配以相应图片,详细讲述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基本知识。本书所介绍内容为宁波博物院书画装裱与修复专业人员在大量实践上的经验总结,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可为同行借鉴,对于普通读者亦可起到科普作用。
-
走进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编;张彩欣 主编北疆博物院为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由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天主教神甫桑志华(Paul Emile Licent)于1914年来天津创建,在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发展历史已逾百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史博物馆。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北疆博物院的创建始末、建筑风格、藏品体系、展陈特色、研究成果、历史沿革及发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珍贵翔实的图片资料讲述北疆博物院的前世今生,吸引公众走进这座科学殿堂,并深融其中,切实感受北疆博物院的科学精神和永恒魅力。
-
和田地区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未成年人将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各类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我国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第二课堂。让这套丛书带你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伴随你成长。
-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 19 吕梁综合卷山西省文物局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吕梁市一级文物综合卷,本卷对吕梁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190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吕梁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不仅是研究上难得一见的资料,也对文物知识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上博楚竹书哲学文献研究丁四新 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是目前发现竹简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战国竹书之一,这些楚竹书基本上属于子书和经书性质,具有很高的思想含量和学术价值。本书以上博简的儒家和道家类竹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梳理、论述和讨论了这批出土文献的哲学内涵及其相关问题。本书是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博楚竹书儒道哲学文献研究”结题成果的再整理和提高,对于今人重新理解、还原和构造先秦哲学和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思想研究”,下编为“竹书注译”,充分展示了上博简研究在先秦哲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反映了哲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本书不但从整体上推进了学界对于上博竹书思想研究的深化,而且是一部全面、系统梳理和研究上博楚竹书哲学文献的著作,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同时,本书为相关专业学者更直接、更可靠地进入上博楚竹书的哲学文本提供了较大方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文物里的云南历史杨洁卿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正在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元谋人掀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古滇王国、南诏国、大理国书写了许多传奇故事……因此,云南省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书介绍的文物都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在内容的选择上,着重撷取云南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具有传奇色彩故事的文物。
-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 18 忻州、晋城、阳泉卷山西省文物局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晋城、阳泉、忻州三市一级文物合卷,本卷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262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不仅是研究上难得一见的资料,也对文物知识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7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国国家图书馆 编纂7-10世纪的大约上万件藏文写本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中,使大量的古代藏文文献得以保存。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独一无二的藏文资料中的大部分于1907-1908年分别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劫往英国和法国。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藏文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整理保护。让流失海外将近一个世纪的敦煌古藏文文献,能够以整理出版形式回归祖国,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对古代藏族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宗教、科技、医药、历法、文学、艺术、音乐、民俗等,以及民族关系、民族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的内容,以佛教写本为主,编号编号为IOL.Tib.J.VOL.70-81,原件装帧多样,内容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之《大般若经》(藏译本名为《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该经卷帙浩繁,有数百卷之巨,是佛教为庞大的经典。《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中的《大般若经》写本属于不同的卷或品,因此虽名为同一部经,但内容不重复。现存敦煌写本与后期藏文《大藏经》中所收《大般若经》相比,反映了初译时期的原始面貌,与传世本有较大的差别。另有《大方便报恩经》《分别解脱戒经》《密宗手印修习法》《普贤行愿王经》,并有《医疗方》《丧葬仪轨》《社会文书》等残卷。部分写本上有抄经题记,对研究当时的抄经制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对象包括全部英藏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献的大型图版,并对文献进行排序整理、编目和定名等研究。
-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6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国国家图书馆 编纂7-10世纪的大约上万件藏文写本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中,使大量的古代藏文文献得以保存。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独一无二的藏文资料中的大部分于1907-1908年分别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劫往英国和法国。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藏文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整理保护。让流失海外将近一个世纪的敦煌古藏文文献,能够以整理出版形式回归祖国,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对古代藏族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宗教、科技、医药、历法、文学、艺术、音乐、民俗等,以及民族关系、民族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的内容,以佛教写本为主,编号编号为IOL.Tib.J.VOL.70-81,原件装帧多样,内容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之《大般若经》(藏译本名为《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该经卷帙浩繁,有数百卷之巨,是佛教为庞大的经典。《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第16册中的《大般若经》写本属于不同的卷或品,因此虽名为同一部经,但内容不重复。现存敦煌写本与后期藏文《大藏经》中所收《大般若经》相比,反映了初译时期的原始面貌,与传世本有较大的差别。另有《大方便报恩经》《分别解脱戒经》《密宗手印修习法》《普贤行愿王经》,并有《医疗方》《丧葬仪轨》《社会文书》等残卷。部分写本上有抄经题记,对研究当时的抄经制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对象包括全部英藏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献的大型图版,并对文献进行排序整理、编目和定名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