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淅川申明铺河南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南阳淅川申明铺遗址2007~2009年发掘成果与专题研究的综合性考古报告。申明铺遗址此次揭露面积5500余平方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东周时期的楚文化,一直延续到西汉、东汉、魏晋、唐、宋、明、清等若干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时期典型遗迹和石叶、小石片等遗物为研究史前石器技术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东周时期丰富的文化遗迹与墓葬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楚文化研究的空白;两汉时期墓葬为探讨豫西南地区汉代葬俗、葬制以及与邻近区域同时期墓葬的对比研究均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西晋、唐、宋、明、清时期的墓葬资料,也为了解家族墓地制度和地方历史增添了考古材料。
-
常州文博论丛2022年常州博物馆 编《常州文博论丛.2022年:总第8辑》由常州博物馆编
-
西部考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等《西部考古》(第24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半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2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著暂缺简介...
-
中华末茶器考古简论徐中锋,梁文涟中国末茶用器,在各时期重要考古材料中屡有发现,与相关文献资料一起,形成对抹茶文化研究的主要证据。本书拟在梳理抹茶用器考古材料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主要器形组成及审美外在,展现末茶的文化特征,对末茶用器所包含的艺术影响和人文精神进行研究。作为美术史论观察研究的一部分,茶文化从来都是一个重点。末茶用器,更具有文人情怀和艺术精神,关于末茶抹茶器考古的研究,对于美术考古及文化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适合大学生及美术考古研究者、文化创新工作者、传统文化爱好者。
-
走进文物保护新时代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王传昌 著暂缺简介...
-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西湖论坛论文集曹锦炎 主编《“古文字与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西湖论坛(2021)论文集》一书收录2021年5月份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古文字与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西湖论坛”上所讨论之论文,有邬可晶《金文“儔器”考》、郭永秉《从新出清华简资料看〈说文〉古文考》等二十余篇文章,涉及古文字考释、出土与传世文献互证、字形演变、用字演变等多个研究领域。
-
肇庆古城墙与府城文物考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肇庆古城墙申遗办暂缺简介...
-
内蒙古大堡山墓地出土人骨研究张旭本研究通过古人口学、人体测量学、古病理学等多种学科方法与手段,对采集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不同墓向的44例人骨标本进行系统研究: ,该墓地出土人骨标本的死亡年龄、骨骼形态、病理现象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墓向差异。两性比例相对均衡,平均预期寿命为34.35岁。似乎存在一定两性分工,多患有龋病、根尖周病等口腔疾病,女性居民在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摄入不及男性,但整体营养状况良好。第二,该墓地古代居民好发龋病的同时,后部牙齿磨耗较为严重,根据其四肢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及四肢长骨的发育情况来看,该墓地古代先民应拥有较为成熟的农业经济,可为其提供大量植物性食物,同时该人群还摄取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结合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推测其主要生活方式是在进行一定程度粟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粟作农业的剩余产品(如秸秆等)饲喂牛、羊等动物以获取生活所需的肉、奶等。第三,该墓地两性居民的颅骨形态特征较为一致,以中颅型、高颅型、狭颅型相结合为主要颅型特点;以中眶型、狭额型、平颌型的中面角、中等的面宽和面部扁平度为主要面型特征。结合古DNA分析结果推测其为中原移民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原住民等古代人群进行多代基因交流的后裔。
-
文物里的官渡政协昆明市官渡区委员会《文物里的官渡 》由“文物荟萃”“文物故事”“文物探究”三部分组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官渡区的文化和历史。“文物荟萃”全面收录官渡区不可移动文物及官渡区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同时,对坐落于官渡区的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部分馆藏珍贵文物及昆明碑林博物馆部分碑刻、拓片进行选介,并对羊甫头墓地出土的部分文物进行展示。“文物故事”“文物探究”收录文物专家、文物工作者及爱好者撰写的有关文物故事、纪实及理论文章共15篇。该书的编辑出版让更多的读者透过文物探寻官渡历史、感受官渡文化,有利于保护好、传承好官渡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