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龢钟鸣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市博物馆自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发现以来,经过四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曾国这一重要的先秦诸侯国的历史文化面貌已经基本呈现于世,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从国君到中小贵族的墓葬及中心区域遗存都有揭露,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学文化序列非常完整清晰的周代封国。为数众多的音乐文物是曾国考古非常丰硕的成果。在随州叶家山、枣阳郭家庙和随州文峰塔、枣树林墓地出土了大量乐器,特别是数量庞大的青铜编钟。编钟上所铸的长篇铭文为破解“曾国之谜”提供了关键线索,是重要的历史文献。曾国作为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姬姓诸侯国,其乐器形制、组合反映了两周时期的礼制规定与变革,为系统研究先秦礼乐制度提供了宝贵材料。
-
袁崇焕与晚明社会王荣湟 刘建辉暂缺简介...
-
华容车轱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暂缺简介...
-
建筑考古学杨鸿勋本书具有创学科的重要意义,是一部关于“建筑考古学”之学科系统的研究专著,是建筑考古领域和建筑史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著作,特别是书中关于古聚落遗址、古城遗址、古建筑遗址等一般复原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建筑考古学的田野工作和室内工作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
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研究余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两汉中小型墓葬。通过对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四个考古学意义上的分区。在分区基础上,根据各区墓葬材料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考古学分期研究,由此建立起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的年代框架。在分期基础上,对各区墓葬进行文化因素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因素的势力消长关系,来考察各区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继而对各区墓葬所展示出来的地域特色进行归纳,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及宗教因素,分析各区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最后将中国南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概括汉文化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形成过程,总结中国南方地区汉文化的特点,并结合当时中国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及政治经济等因素来探究其特点的形成原因。
-
长江上游先秦考古研究江章华本书是成都考古学者文库第一号,收录了江章华先生撰写(含合著)的长江上游先秦考古研究学术论文32篇。内容包括文化、变迁、谱系,墓葬、聚落、社会,器物、符号三部分。作者首先从典型遗址分析入手,建立长江上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进而探讨文化谱系,解释文化变迁的动因。通过聚落、墓葬分析入手,探讨当时的社会。同时包括对一些典型器的产地、起源、传播、发展演变以及巴蜀符号的变迁及其性质的研究。
-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第12卷汪小洋,徐中锋 等“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丛书汇集了包括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在内的考古材料2000多例,按省份进行布局,各省份内以考古报告发表的时间为序。其中每份考古材料从考察(发掘)时间、遗存年代、遗存地点、遗存形式(形制)、遗存内容、遗存平面图(剖面图)等方面进行梳理,重点对考古报告中遗存内容与遗存特点进行了整理,以期为读者呈现完整的中国古代美术发展脉络。
-
纤细精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北宋时期是越窑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越窑制瓷生产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显示,北宋早期越窑瓷业生产仍延续着五代以来的兴盛态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纤细精巧: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北宋早期瓷器》结合学界研究成果、新考古发掘和调查资料,对北宋早期的越窑制瓷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重点探索其窑业生产状况和国内外市场流布情况等。
-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第4卷汪小洋,吴思佳,史亦真 等“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
-
煎药庙西晋墓地南京博物院,邳州市博物馆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