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李斌,曾羽,吴才茂 等著《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贵州天柱宗祠文化述论》是考察贵州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宗祠文化的研究著述,是贵州省省长基金资助科研项目的结题成果。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可视为对天柱宗祠文化的一个总体概括,第二部分是以个案考察方式对天柱42座宗祠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贵州天柱宗祠文化述论》作者以多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对天柱宗祠进行解读,试图对天柱宗祠的形成与发展、其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当代走向等做具体的阐述,同时也对天柱域内主要宗祠做全景式的文化扫描,力图让读者通过《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贵州天柱宗祠文化述论》就可以对天柱宗祠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
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徐潜,张克,崔博华 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古代生活习俗》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古代生活习俗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代生活习俗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古代生活习俗》介绍了汉武帝、乾隆等名人。
-
中国民俗文化徐潜,张克,崔博华 编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它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存活在孩子们的童年游戏中,反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远古、今朝和明天。
-
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常识一本通九天书苑 著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物候等自然变化的经验总结,它是指导农事的传统历法,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也是循法养生的立足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普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识系列书: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常识一本通(插图版)》首先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以及二十四节气与历法、七十二物候、花信风、四季风的关系,并从物候特征、民间风俗、民间禁忌、饮食养生、生活注意事项、诗词谚语等方面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详细阐述,勾勒出一幅幅精妙绝伦、色彩斑斓的生活画面,带领读者领略中华传统节气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作为日常生活常识的重要参考。
-
民俗网事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首都互联网协会 编《民俗网事:中秋节》是对北京属地主要网站“中秋节”网络宣传优秀成果和网民精彩博文、贴文的集萃。《民俗网事:中秋节》生动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呈现中秋节独特的节日习俗、食俗,以及其中蕴含的祝福和期盼,展示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剧曲和农事谚语等文化知识。
-
四季风雅蔡梦寥,蔡利民 著《四季风雅:苏州节令民俗》是一部介绍苏州当地节令民俗的著作,按照农历十二个月份,将《四季风雅:苏州节令民俗》分成12章,每一章又分气候物候-农事-时令饮食-节日民俗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节令的起讫及物象的变化,各个节气具体的农事活动,对农业生产的相关技巧做了简要介绍,苏州当地传统小吃的来历、做法、营养价值及养生功效,当地传统节日的来历、内容、相应的社会现象等。
-
岩山寺详释常乐 编岩山寺,又名灵岩寺,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繁峙县天岩村,寺院红墙碧瓦,松柏茂盛,庙宇建筑独特,尤其是南殿墙上的壁画,更是珍贵,补誉为“墙上的清明上河图”,《繁峙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岩山寺详释》围绕这两部分内容图文并茂地展开全面、详尽的描述与解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收藏、研究价值。
-
钱塘江风俗顾希佳 编《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钱塘江风俗》是一本介绍钱塘江流域民俗风情的书。有必要对所写的内容有所说明。钱塘江是浙江境内最大的河流,早在《山海经》《史记》中便称浙江;《庄子》称涮江;《汉书》《水经》则称浙江,其实他们说的是同一条河流。历来的习惯称呼,上游称新安江,桐庐至萧山闻堰称富春江,闻堰至杭州闸口称之江,闸口以下称钱塘江。此外,兰江、金华江、浦阳江、曹娥江、分水江、乌溪江、江山港、练江、横江等水系,都是钱塘江支流。由此可见,钱塘江流域其实是很大的一个地域范围。尤其是我们在讨论民俗风情这样一个话题时,必须要照顾到历史上人口的迁徙、流动、交往所造成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于是在地域范围的界定方面就不得不更加宽泛一些。不过为了遵守整套丛书的统一体例,本书所述,主要还是指杭州市范围内的钱塘江流域。
-
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与造型观念王博颖 著《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与造型观念》主要介绍的是甘肃环县的道情皮影戏,侧重于民俗活动,分析相术学观念对皮影设计及造型的影响。并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观察它所面临的困惑、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与造型观念》的重点和特色之一是民间美术观念尤其是相术学观念对皮影人物造型设计的影响。
-
湘湖风俗李维松 著,王国平 编《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湘湖风俗》设岁时、生活、生产、礼仪、信仰诸篇,择要予以绍介。岁时篇按春、夏、秋、冬四时,简述主要节令习俗,还写了年终一些重要的民俗事象如备年货等。生活篇写了湘湖人过去的衣食住行、家庭器用、保健娱乐等,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淳朴民风。湘湖人向来以农为主业,兼及渔、林、牧、副、商、匠作等多种生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生产方式渐行渐远,却积淀成丰富多彩的生产习俗,生产篇即以此为重点。礼仪篇重点记述婚嫁、丧葬、喜庆、取名、称谓、交往、禁忌等礼俗,展示湘湖人的礼仪风采。信仰篇则介绍祀神祭祖、香市庙会、地方神祇等方面内容,反映湘湖民众信仰习俗演变的轨迹。风物特产、百工艺匠、老行当老家什等,因湘湖(白马湖)丛书另有专著,本书只在必要的章节用极省俭的文字带过,不作详细记述。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含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陋习消衰,新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逐渐树立,传统习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本书在简介民俗事象吋,对民俗的传承、演变和现状也予以适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