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民间戏曲孙红侠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啤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巨大贡献。中国民俗学会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的舞台表演是歌唱、舞蹈、科白等要素在音乐声腔的有机组合之下产生的。戏曲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演化过程。在戏曲艺术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什么呢?这就要从古代的原始歌舞中开始谈起。民间戏曲种类庞杂,声腔众多,演出的时候也有很多习俗,《民间戏曲》将一一介绍。
-
关公传说马昌仪关公,又称关帝、关圣帝君、关老爷,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尊称。史书中的关羽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其灵迹自隋始显,历宋元加封为王,明时封协天护国忠义帝、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南宋始被列入正式祭典之中。到了清代,关公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得武帝、武圣人尊号,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列,其庙被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皇室与国家社稷均置于关帝的特殊保护之下。集人君、天帝、神、圣于一身的关公,被抬举到至尊至圣的地位。道佛两家也把关公奉为护法神,封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 、“伽蓝神”。在民间,关公扮演了扬善惩恶、驱邪辟魔、主持正义的保护神的角色,成为妇孺老幼尊奉的万能之神。《关公传说》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为你讲述了民间关于关公的传说及故事,内容广泛、意蕴深刻、情节动人、趣味性强,值得一读。
-
民间谚语谜语李耀宗《民间谚语谜语》是一本文化普及读物,适合中等以至初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民读者之需。《民间谚语谜语》力求深入浅出,“理论体系”删繁就简,说理表述从俗就习,生僻词语酌予注音或释义,语例选择、语序编排均注重广大读者的日常实用和阅读方便。一句话,就是让他们看得懂、用得上。希望《民间谚语谜语》能因“小”见“大”,以甚“小”篇幅展现谚、谜两海的宏“大”轮廓。《民间谚语谜语》遴选、陈列语例时,力求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让读者能通过极为有限的典型作品,窥见真实、广袤、绚烂的谚海谜海。希望《民间谚语谜语》能以既“新”而“稳”的面目,呈现读者眼前。《民间谚语谜语》尽量吸取两“语”研究的前沿成果,既回避学术之争,又袒陈一己之见,让读者易于明了,以免无所适从。
-
尧舜传说张婷尧舜传说除了在历史典籍中浩瀚存焉之外,其实还存在着一个活跃的民间系统。这个系统的代表性作品是《敦煌变文集》中的《舜子变》,这一系统历史也相当悠久。与传统文献相比,《舜子变》不再把目光集中在帝王政治领域,而是重点讲述了舜的家庭故事,增添了很多细节,大大加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使得它所讲述的舜孝故事非常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尧舜传说在民间口头也有非常广泛的传播。这些故事的情节原型大多可以在以上这些文本形态的尧舜传说中找到,但是民间口头传说的特点是更为灵动活泼,更加具有生命力。同时它也不断吸容进其他民间故事类型的情节,使得尧舜传说的面貌更加丰富。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会让读者对尧舜传说的基本面貌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它仍然以《五帝本纪》确立的尧舜传说框架为主线,同时尽可能地综合各类典籍文献,并结合一部分民间传说,补充更多的细节,对主线作进一步的丰富。在对尧舜传说的讲述中,本书尽可能地追求传说情节的完整和叙述的流畅,尽量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尧舜传说的全貌。另一方面,本书在资料方面又力求准确,每一部分情节都有严格的典籍出处,读者也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到一些文史知识。本书对典籍文献和民间传说进行了有选择性的收录,某些过于荒诞和不为人所知的情节没有收入。另外,在某些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上,这本书对主流观点以外的几种不同观点都分别进行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思考。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会沿着尧舜传说的足迹,寻觅一些传说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并介绍一些当地的风俗,以及和遗迹、风俗有关的民间传说,使读者对尧舜传说更多一些感性的认识。最后还是要提醒读者,尧舜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本书讲述的尧舜传说,其实也只是综合大量典籍文献和民间传说的一篇融合之作。相信本书能为读者了解尧舜传说提供一点参考。
-
现实与虚构陈东有 主编本书收集的是作者和几位研究生在最近四五年中研究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当然没有即时的经济效益。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大多都不会即时产生经济利润,即使我们的这些研究结合了经济与社会的研究。但社会的发展不能总是讲经济利润,不能总是争功近利,还应该有文化的研究、文化的批判、文化的建树、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感受。有时代的积淀,有为了长远利益、决定人类文明发展内质的人文科学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获得繁荣和进步。这些话,原本是常识,不值得在一本文学论集的序中说明。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偏偏缺少常识的内涵,就像我们现在反复教育成年人要多说“谢谢”、“对不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讲脏话一样,常识性的话不仅要讲,还得重点讲。本书收录了作者及其学生以“明清戏曲小说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为中心所作的十篇专业论文,分“明代嘉靖后的社会经济变迁与文学发展”及“江西民俗文化与民间文艺”两编。全部论文体现了作者努力沟通文学与社会民俗、文化与经济,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努力与特色。
-
天鹅湖的传说王宏铭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具体地来说,它是民间文学里重要门类之一,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即民间故事是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之外的那些具有幻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所谓广义,即民间故事是泛指人民群众所创作和传播的所有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精选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民间故事作品。全书内容广泛、意蕴深刻、情节动人、趣味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
-
白娘子传说孙琦、陈勒建《白娘子传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它起源古远、流传广泛、内蕴丰富,表现形式多彩多姿,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与中国传统的文学、戏曲、民俗、宗教、历史等文化样式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古老的起源、多线式的流传演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历久弥新,可以说是民间文学一处永不枯竭的宝藏。现在我们就要来挖掘这个属于中华传统文学宝库的优美曲折、感人至深的民间口头创作,《白娘子传说》在对大量《白蛇传》传说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立体、形象、完整的《白蛇传》。
-
巧女故事康丽巧女故事的讲述同其他民间故事一样,在教育或娱乐的形式下,蕴涵着民众的观念和欲求。故事中每一个角色、每一种行为的设置都渗透着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现实的思考和愿望的倾诉:面对利益征战,他们既专注于家庭范围内的利益守护,又深切体悟着自身在伦理规范限制下的艰难。如何以才能和理智解决困境,是故事意图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巧女故事,以男性的失败衬托女性的智巧,让女性成为权利的持有者,享受行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传统认知上男性天然的强势,可以更好地映衬巧女,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对男性的打压。巧女故事中每一个角色的背后,其实都是成败与巧拙的交迭。作为现实境遇的逆向想象,民众赋予女性机智、勇敢和大气,让她们完成主妇应尽的责任,体味情感的自由和持家的重负。同时让她们可以暂时抛却伦理规范的束缚,成为家庭及个人利益的守护者。这是民众所能想到的一条折中之路,也是一种艺术化的解困方式。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在对大量巧女故事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古代坚贞、聪慧的优秀女性。
-
灶王爷传说刘锡诚民间习俗,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有些地方是二十四)是祀灶的日子。所谓祀灶,就是送灶神(民间通常叫灶王爷)上天,祈求灶神向王皇大帝说下界人间的好话,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之意。《灶王爷传说》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为你讲述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祭灶王爷的来历?为何叫灶王爷?供灶王爷为什么要用糖?张大巴掌如何打出个灶王爷?灶神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欲知谜底,请看《灶王爷传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民间流传得丰富多彩。东部以山东半岛到华北、东北各地,西部以四川盆地为中心,流传着一个关于灶王爷的传说,这一传说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张郎型”。另一种流传颇广的传说大致可定名为“打灶王型”。这一传说取意于民间过年时老百姓在灶头所贴的灶王神像的意象。第三种是较为著名的传说,是讲述灶王职责的,有人把它叫做“送灶型”。大意说:灶王原本是天庭里的一名役员,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间来监视老百姓的。他的行动很诡秘,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溜进家里,所以人们对他提心吊胆。他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年三十晚上回到人间。他的毛病是爱搬弄是非,所以人们在他临行前,总是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巴,以防他旧病复发,说人间的坏话,给人们带来厄运。民间故事是分散的,一旦把某种同类的故事集中编选起来,便可从中看出万千的景象。这本小书里所选的有关灶神和祀灶习俗的传说,读者应该用一种鉴别的眼光,把它们当做民间文学读物来读。
-
济公传说柯玲《济公传说》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讲述民间关于济公的传说,通俗易懂,值得一读。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