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台湾肚皮焦桐 著与第一本《台湾味道》一样,焦桐继续通过其饮食散文来表现台湾文化的性格,从食物入手探讨台湾庶民文化的历史与记忆。从路边摊到餐馆,从九层塔到小米酒,台湾人有着交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混血肚皮,有着杂糅四海、包罗并蓄的好胃口。麻油鸡、焢肉饭、烧肉粽、小米酒、竹筒饭、清粥小菜……焦桐以四十余种食物的名称作为关键词,与读者分享其背后的文化意涵,讲述台湾的集体记忆,带领读者一起通过味蕾来体会台湾特有的气息。
-
中国生肖文化王艳峰 著《中国生肖文化》分为生肖溯源;生肖万象;生肖玄谈;子鼠献瑞;丑牛乐耕;寅虎生威;卯兔弄月;辰龙腾云;巳蛇乘雾;午马行空;未羊开泰;申猴灵异等几部分内容。
-
中国婚俗文化徐明月 著《中国婚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从蒙昧到文明的婚姻形态;影响深远的婚姻观念;明媒正娶的订婚礼俗;求福择吉的正婚风俗;民间流行的洞房文化等。
-
中国择吉文化燕小雨 著《中国择吉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择吉文化——祈福求祥;良辰同庆——节日择吉;衣食住行——日常择吉;建房搭屋——建筑择吉;比翼齐飞——婚姻择吉等。
-
僵化的田野李利 著《僵化的田野:从双喜婚到恐惧》由两篇独立的报告构成。双喜婚是对湘西凤凰县苗族进行的田野主题调查,从田野点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到社会组织逐项描述,以此来解释双喜婚在当地合理化的过程。后一篇论文以海南毛感黎族社区中恐惧的描述来展开情感分析,认为当地人在恐惧的展演过程中实现了当地的社会控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祖先鬼、禁术和异常人的感受及怎样把人们从这些恐惧之中解救出来。
-
中国民俗文化海默 ,滕英杰 著《中国民俗文化》分为民间神灵;神话传说;传统节日;礼俗禁忌;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瑶池金母王母娘娘等。
-
北师大民俗学论丛万建中 ,董晓萍 编《北师大民俗学论丛》所收“内稿”和“外稿”,都是新时期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科的学术史文献。与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涌现的中外新理论著述的数量相比,它们谈不上有耀眼的比例,但是,读者通过查询和使用本书,可以了解钟先生在此学报专栏内最早发表的、后来产生重大学科意义和社会影响的一批论文,可以找到他培养中青年梯队的规划和系列文章,可以观察在他指导民俗学科“国际化”的轨迹。
-
台味陈静宜 著到了台菜餐厅翻开菜单,看到琳琅满目的菜名,知道这些菜与台湾有何连结吗?这些菜多半不是台湾原创,却在台湾有了自己的生命。很多菜都是这样的:海南鸡饭从中国传到了新加坡,经文华酒店名厨改良,成了到新加坡必吃名菜。传说马可波罗把中国面条带回了意大利,现在几乎世界各地都认识意大利面。源自于法国布列塔尼的croquette,传到日本后成为知名的可乐饼;葡萄牙人把蛋塔带到了澳门,现在所有到澳门的游客,没有人不吃个玛嘉烈或安德鲁蛋塔再走的。食物是流动的,菜色也是流动的,随着时空更替而有了不同版本,移动它的是人,看到了谁的手上,就用自己的方式出牌。本书即在时代脉络中讲述台湾菜的过去与现在,有历史感和浓浓的台湾味儿,并附有名厨现身说法的教程贴士,令老饕吃主在家就可以轻松做出好菜。
-
民俗网事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 ,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 编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在每一个节日独有的历史渊源、美丽传说和多彩习俗中传达着对家人、朋友的深厚情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福,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魅力的承载者。《民俗网事:端午节》是《民俗网事》系列丛书的第二册,共同感悟、分享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聂焱 编《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俗语的产生都和历史与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其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定,《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知识库”。《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雅中有谐,谐中有雅,趣味无究。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来源子北宋名相王安石的趣事。《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编排风格与词典相近,可随时查阅,使用方便。《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内容可为中华文化的另类体现.有别于时下的“流行快餐”,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