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图说中国古代香文化范纬 著,张习广 绘《图说中国古代香文化:古香遗珍》是一本以中国香文化为主题的绘画版图书,作者从大量的典故史料中查找例证,参照了包括古代绣像图集、古代人物画谱、古代画作等近百部图书资料,以白描绘图配以简要的文字,介绍了155个有关中国古代香文化方面的逸闻趣事,表现了包括香料的形态、燃香的手法、香具的种类等诸多香文化方面的知识。
-
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李斌,曾羽,吴才茂 等著《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贵州天柱宗祠文化述论》是考察贵州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宗祠文化的研究著述,是贵州省省长基金资助科研项目的结题成果。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可视为对天柱宗祠文化的一个总体概括,第二部分是以个案考察方式对天柱42座宗祠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贵州天柱宗祠文化述论》作者以多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对天柱宗祠进行解读,试图对天柱宗祠的形成与发展、其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当代走向等做具体的阐述,同时也对天柱域内主要宗祠做全景式的文化扫描,力图让读者通过《民间记忆与历史传承:贵州天柱宗祠文化述论》就可以对天柱宗祠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
比较视野中的北京文化李春雨,刘勇 等著《比较视野中的北京文化》从首都文化视野、历史文化视野、现代化视野、世界城市视野四个维度来考察北京文化,进一步深化区域文化研究。书中将北京与巴黎、东京、伦敦、纽约作扼要比较,剖析了北京文化发展的优点与不足,借鉴国外城市发展长处,关注当下,对城市文化研究有参考价值。
-
文学人类学与客家书写谭元亨 著《客家研究文丛:文学人类学与客家书写》为“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了19篇优秀论文,重点研讨了客家文学的教育功能、客家文学的评论以及客家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本论文集对推动两岸客家界的合作,加强两岸客家文化及文学的交流,共同致力于客家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含山轧蚕花祝汉明,徐春雷,褚红斌 著,吴利民,张琳 编轧蚕花(轧,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琏、德清县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庙会祭拜蚕种的习俗,其中多有民间艺术表演,规模盛大。每年从清明节(俗称“头清节”)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含山轧蚕花》系统介绍轧蚕花的起源、历史、活动内容、特色、意义及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保护情况等,同时通过这一民俗活动来展现含山的地域文化。
-
中华传统家谱文化常识李万军,牛建军,赵斌 著家谱是与家和家族有关的典籍,一向被认为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是一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具有辨别血统、敦亲穆族的特殊作用,具有悠久的修撰历史。由于修撰的时代不同,一般以宋代为界限分作前后两个时期。宋代以前时期家谱的内容还比较粗疏,到了宋代,家谱的体例和内容才基本固定下来。生命,被赋予一种悲壮的美感。数百年的历史长河,数十位鲜活的面孔,在我们的记忆中徐徐展开,而葬礼的唢呐声,提醒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既然我们都要像叶子一样飘落到死神的怀抱,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记忆与现实,犹如树枝经纬交错,构成一部史诗般的巨著。细数过去其实也是凝视现在。因为我们身上烙下了前辈人的精神密码。吃着五谷杂粮长大的我们也许不懂得,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属于这部族谱。而流淌过数代人的血脉之河,注定会在我们身上传承下去。而这棵经历百年沧桑的家族之树,也必将依旧把它的根扎得更深,枝叶耸得更高。吹不尽的风倾听着它的故事。它屹立在漫长的时光之河里,显示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丰富的内涵,不仅充分表现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统一性,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多民族特点。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即使是在多次的政治纷乱、社会动荡中,都未曾被分裂和瓦解过;它的民族性则表现在中国广袤疆域上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华文化又吸收了许多外来的优秀文化。它的辉煌体现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里,它的魅力体现在中医、饮食、民俗、建筑中。数千年来,它不仅滋养着炎黄子孙,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中华传统生肖文化常识牛建军,赵斌 著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丰富的内涵,不仅充分表现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统一性,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多民族特点。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即使是在多次的政治纷乱、社会动荡中,都未曾被分裂和瓦解过;它的民族性则表现在中国广袤疆域上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华文化又吸收了许多外来的优秀文化。它的辉煌体现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里,它的魅力体现在中医、饮食、民俗、建筑中。生指出生年,肖是肖似。生肖又称属相,相是面相,属相即面相何属。所肖或所属则是十二种动物,它们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配上十二地支,便可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数千年来,它不仅滋养着炎黄子孙,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象山渔民开洋节解亚萍 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象山渔民开洋节》基本按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编纂出版方案编著,主要介绍了象山渔民开洋节的产生背景、形成因素、分布区域和活动场所,记录了象山渔民开洋节的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和整套程序,阐述了象山渔民开洋节的主要特征和保护价值,分析了象山渔民开洋节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的抢救和保护措施。今天,我们将象山渔民开洋节漫长的文化历程挖掘、搜集、整理出来,把她独特的民俗表现形式展示出来,旨在保护、弘扬别具特色的象山渔区民俗文化,使象山渔民开洋节代代相传,永葆活力。这对保护和传承渔区传统渔俗文化、创造象山渔文化品牌和建设海洋渔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华传统喜庆文化常识牛建军,赵斌 著在人生礼俗中最引入关注,内容最为丰富的就是婚丧礼俗,因为婚姻是人生大事,丧葬则是人的最后归宿,它们与其他礼俗一样,是传承的、变化的、发展的。任何时代的礼俗都吸收了它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为了能使这些优秀传统习俗顺应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使之沿着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传承,《中华传统喜庆文化常识》对中国的传统传统喜庆文化进行了介绍,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它的魅力。
-
茶之原乡谢文哲 著《茶之原乡》是一部关于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安溪的风土志。作者回溯三百年时光,与历史对话,从安溪这“不可复制”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探寻铁观音这一伟大植物发源于安溪山岩之上的因缘际会。跟随作者走遍安溪的山川丘壑、村落茶田,我们会发现正是这茶乡大地的山、水、人、情,别样的风土,孕育了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与“非常意”。端起一杯醇香的安溪铁观音,我们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植物的、天然的“圣妙香”,其中还蕴涵着安溪人对天地人伦的敬畏崇仰之心、安溪大地深厚质朴的风土气息,流动着安溪铁观音与安溪茶乡、与广袤世界间的动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