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清明节田阡,石甜 著,李松,张刚,彭新良 编 李建军 译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
元宵节张跃,王晓艳,李如海 等著 李松,张刚,彭新良 编 段佳燕 译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站在喜庆热闹的春节之尾,是继除夕和初一后的又一高潮,“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元宵节是中国年热热闹闹的“压轴戏”。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
礼仪文化单铭磊 著《新版雅俗文化书系:礼仪文化》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中国礼仪的历史和内涵。其中包括中国礼仪的发端、演成以及风俗习惯。读者通过本书既可以对中国礼仪的发展脉络和整体情况有较清晰的了解,又可以对中国不同地方的礼仪民俗有所涉猎。可以说本书是让读者在妙趣横生的阅读中增加对国学和礼仪的素养。
-
三月三田阡,石甜,罗红云 著,彭新良,李松,张刚 编 罗天霞 译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
图说山东荣新 著,张从军,荣新,张礼敏 等编民俗事象纷繁复杂,包括生产贸易、日常生活、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社会组织、民间信仰、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的内容。当然,民俗的分类从来都只能是相对的。因为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决定了为其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活态的、综合性的文化事象,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特征。因此,事实上没有哪一民俗事象能够单纯地完全划归到某一类别中。例如包水饺、吃水饺本应该归属饮食民俗,但在冬至、春节吃水饺又是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除夕夜水饺出锅后要先盛两碗敬神又蕴含着特定的信仰民俗,等等。(图1)由此可见,各类民俗事象所体现出的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容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共同交织出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
图说十二月花神殷伟,程建强 著《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十二月花神》讲述了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花与人的趣闻轶事来,老百姓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按每年十二个月造就出十二个月不同风姿神韵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了。花神各有千秋,故事曲折离奇,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结合了花的动人芳姿,花神的形象与花合二为一,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构筑了一个关于花神的梦幻天地。
-
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徐潜,张克,崔博华 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古代生活习俗》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古代生活习俗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代生活习俗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古代生活习俗》介绍了汉武帝、乾隆等名人。
-
中国民俗文化徐潜,张克,崔博华 编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它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存活在孩子们的童年游戏中,反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远古、今朝和明天。
-
喧闹的遗产王义彬 著池州傩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从实地调查(fieldwork)开始,包括傩仪、傩戏展演(performance)现场的调查,文献、文物调查,口传资料调查等。《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依据,运用音乐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结合傩戏的生存环境,分析池州傩戏的唱腔(分为傩腔和高腔)、锣鼓(伴奏和独奏)、傩舞等艺术特征,并引入池州傩戏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及傩戏唱腔对于民间音乐向戏曲音乐转化的过渡作用的讨论,即,对将傩戏看作是“中国戏曲音乐的活化石”意义的诠释。进而,参照考普(C.Colpe)和奥托(R.Otto)关于“神圣与世俗”的理论,以及涂尔干(Durkheim)关于“仪式、社会契约”的理论、费思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理论、荣格(C.G.Jung)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揭示池州傩戏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旨在阐明:池州傩戏是一种泛宗教的民间信仰体系,它是民众现实生活的精神化表征。通过傩戏及其仪式的展演,它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家园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即想象的共同体家园,实现现实与理想、苦难与愉悦的转化。这才是池州傩戏存在的现实社会意义。只有在厘清了池州傩戏的艺术本体、社会功能和文化属性之后,才能将之从戏曲艺术的层面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而认定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并维护它的传承与发展。
-
民俗文化学陈华文 著《民俗文化学(新修)》系统地研究和介绍民俗文化本体理论和专题内容的著作,适宜作为民俗文化课的教材。《民俗文化学(新修)》在分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民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的这一根本问题的本质认识;对民俗文化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区别概括;提出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式、民俗文化圈、民俗的解释等概念和理论问题,建立起了我国民俗文化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初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