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图说十二月花神殷伟,程建强 著《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十二月花神》讲述了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花与人的趣闻轶事来,老百姓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按每年十二个月造就出十二个月不同风姿神韵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了。花神各有千秋,故事曲折离奇,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结合了花的动人芳姿,花神的形象与花合二为一,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构筑了一个关于花神的梦幻天地。
-
永君说生肖邸永君 著《永君说生肖》是作者连续12年应邀为《中国社会科学学院院报》撰写的《说生肖》系列随笔,主要内容从目录就可以看出来: 自 序 一、马年说马 二、羊年说羊 三、猴年说猴 四、鸡年说鸡 五、狗年说狗 六、猪年说猪 七、鼠年说鼠 八、牛年说牛 九、虎年说虎(附虎年说猫) 十、兔年说兔 十一、龙年说龙 十二、蛇年说蛇附一:蝉与文人墨客的不解缘 附二:小黄列传后 记
-
新疆艺术研究·第一辑·壁画艺术卷周菁葆,孙大卫 著《新疆艺术研究(第一辑·壁画艺术卷):新疆壁画中的民俗文化》突破了以往研究新疆壁画的分类方法,从社会与艺术的角度,将壁画类别分为供养人像、乐舞艺术、动物形象、人体艺术、服饰艺术、民俗文化和装饰图案等七大类,每类自成一卷,分别加以介绍。读者可在欣赏新疆石窟壁画艺术的同时了解佛教文化,而不会让繁复的佛教经典影响读者对壁画艺术的欣赏。宗教本是利用艺术来为其服务的,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人们为壁画作者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对佛教内容的关注倒在其次了。
-
甘肃秦安蜡花舞的遗存及文化释义周青 著《甘肃秦安蜡花舞的遗存及文化释义》祀活动中的蜡花舞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县郭嘉镇民间社火祭祀活动的田野调查,首次将该地区的蜡花舞及其形态进行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舞蹈表演形态进行了文化内涵的探讨和分析。《甘肃秦安蜡花舞的遗存及文化释义》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展开。绪论,介绍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第一章,概述了秦安地区的相关文化背景,并对秦安蜡花舞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探析。第二章,通过对秦安县郭嘉镇民闻社火祭祀活动及其蜡花舞的田野调查实例,根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用舞蹈生态学形态特征提取的研究方法,梳理了秦安蜡花舞的表演形态。第三章,从舞蹈形态、服饰道具、民间祭祀、社会功能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秦安蜡花舞的文化内涵。第四章,从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探讨了秦安蜡花舞在当代的发展。
-
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许韶明,何国强 著三岩是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与四川省自玉县交界的金沙江峡谷区,地处横断山民族走廊之要塞,文化底蕴深厚,有“格萨尔王避祸”和“古格王朝遗裔落难”的传说。因地理位置特殊,元以降成为朝廷与噶厦政权的军事缓冲区。当地居民性情剽悍,素不属汉,亦不归藏,史称“野番”。清末因夹坝(偷牛盗马、抢劫杀人)蜂起,危及商旅,先后受到藏军和新军的围剿,被纳入国家的版图,管理权限几度易手。至今,三岩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父系血缘组织,遗有血.亲复仇残余,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已是公开的秘密,生计模式简朴实用,村庄依山而建,碉楼林立,江岸寺庵错落,人死葬法多样……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令外界注目。《艽野东南的民族丛书·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三岩的帕措、红教和民俗》承接前人之研究,着力从社会组织、信仰体系、民俗文化等方面描绘真实的三岩,特别提出“整体稀缺”的概念来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勾勒了当地文化在与时代相适应中的分离与整合过程。
-
中国民俗十讲蔡郎与,杨燕 著,毛建华 编《中西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中国民俗十讲》是一本通识课教材,可供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热爱民俗文化者学习中国民俗文化。在内容的编排上,《中西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中国民俗十讲》分为十个专题:饮食习俗专题、服饰习俗专题、民居习俗专题、节日习俗专题、人生礼俗专题、民间信仰专题、游艺习俗专题、手工艺习俗专题、民间戏曲专题、民间文学专题。我们力求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读者展开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系统讲述中国民俗文化知识。在介绍各类民俗事物时,《中西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中国民俗十讲》既关照历史,又把重点放在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俗事物的描述上,一改过去类似教材枯燥乏味的叙述方式,避免艰深难懂,追求好读易懂,让读者领略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
达州元九登高文化的多维视域张强,范藻,黄培森 等著达州元九登高这一节日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登高纪念元稹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一直延续至今日。人们登高眺远,并借此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达州“元九登高”文化的多维视域》分为六大部分,包括达州“元九登高”的历史考辩、文化探寻、文化价值的彰显、文化的建设路径、“元九登高”文化的前景展望。《达州“元九登高”文化的多维视域》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对传承这一文化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
人神共欢郑云峰 编 徐小健,高萍 译《人神共欢:中国三江源地区的民俗文化》以四开的宽大开本,采用进口纸张、油墨,封面使用皮革+金属材质,稳重、大气、高档。
-
青藏高原东部的丧葬制度研究叶远飘 著,何国强 编金沙江峡谷,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其南北纵穿800公里,东西横贯50公里,群峰耸立、河流交错。这里存在独特的民族学奇观:峡谷内存在十几种以上的丧葬类型,它们分别是岩洞葬、居室葬、瓮棺葬、石棺葬、树葬、地架葬、土葬、水土葬、火葬、水葬、塔葬、地葬、天葬以及多种复合葬,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现存的所有葬式。金沙江峡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丧葬类型,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些丧葬类型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文化逻辑或者说意义结构?本书作者花费一年时间,行走于峡谷各地,并分别驻扎于峡谷的入口、出口以及中部进行田野工作,通过对当地人处理尸体的方式进行“深描”,带你窥探那些隐藏在尸体处理之后的“地方性知识”。
-
罗汉传绍轩 著《民俗文化丛书:罗汉传》分为“漫谈罗汉”、“二十四尊得到者罗汉传”、“附录”三大部分,作者分别叙述了罗汉文化的由来以及二十四尊罗汉分别代表的各自的文化特征,还在附录上对五百罗汉的名称等内容作了简要概述。文章叙述详略得当,文笔流畅自然。文本俯有艰涩文字的汉语拼音与注释、译文,而且还附有精美的插图,使本书不失为一本学习和解读罗汉文化的使用方便的经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