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蒙古族民俗风情玉海 著《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蒙古族民俗风情》重点介绍了蒙古族民俗风情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如问候礼节、传统节日、蒙古包、歌舞、婚礼等。蒙古族的民俗风情多如星辰,从阿拉善的大漠戈壁到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都能领略到多彩的民俗风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的民俗风情,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多姿多彩。
-
中国民族风俗张记彪 著一方水土滋育着一方风土人情。《清嘉录》序中就有:“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惯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
-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李晓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等 编《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第六辑):武夷山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武夷山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武夷山民俗采风调查综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及利用——以武夷山习俗文化为例、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永续遗世的美好:世界遗产武夷山的保护和利用等。
-
砀山民俗文化黄世东 著《砀山民俗文化》作者黄世东出生在砀山县黄河故道南岸的一个偏僻农村,自幼便接受着砀山县浓厚的乡土文化的熏陶,并目睹了几十年民俗文化在这片沃土上的演变。在社会急速发展进步的今天,每天都会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身边消失。尽管随着历史的进程,有些民风民俗淡出人们的视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正是因为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今天,人们生活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但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忘记我国各地的民俗文化曾经是那么璀璨夺目!《砀山民俗文化》记述的砀山黄河故道民俗文化,是当地人民生活习俗的集中展现。如果说民俗文化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这里记述的只不过是岸边的几枚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民俗文化是辽阔的草原,这里采撷的只能算是小草尖上几滴晶莹的露珠。这是作者几十年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是勤劳淳朴的砀山人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
-
中国游艺民俗文化李湧 著《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国游艺民俗文化》不仅对中国游艺的起源、历史、演变等追根溯源,同时还串入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名人逸事、民俗风情、诗词歌赋、民谣俚语等民间文化,可以说是一本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中国游艺小百科全书。
-
春节张跃,李曦淼,高蕾 著,彭新良,李松,张刚 编 王竹青 译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的习俗很多,我国有30多个民族都过春节,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时至今日,春节历经千百年的积淀,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
二月二张士闪,李生柱 著,彭新良,李松,张刚 编 王晨颖 译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间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
清明节田阡,石甜 著,李松,张刚,彭新良 编 李建军 译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
元宵节张跃,王晓艳,李如海 等著 李松,张刚,彭新良 编 段佳燕 译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站在喜庆热闹的春节之尾,是继除夕和初一后的又一高潮,“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元宵节是中国年热热闹闹的“压轴戏”。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
三月三田阡,石甜,罗红云 著,彭新良,李松,张刚 编 罗天霞 译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