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忧郁的民俗学岳永逸 著举目四望,学科的红火、老母的暮年、小我的悲喜、艺术的光晕、民间的段子、乡土的音声、节庆的盛大、泰斗的脾气、诗人的才情交叠缠绕,细细品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这些问题环绕着土地,也环绕着民俗,一起描绘着这个急速奔走的时代。
-
佛山民俗余婉韶 著佛山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民间衣食住行的社会生活习俗;行业、市商、农业经济生产民俗;北帝、天后等水神、行业祖师神为代表的民间信仰习俗;“睇大戏”、“唱龙舟歌”、“十番锣鼓柜”等民间文化娱乐习俗;自梳女、金兰会、水上居民等特殊风俗;以及较有特色的人生礼俗、岁时节令习俗等,都有较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代表性。
-
全球民俗趣谈宋璐璐 著《全球民俗趣谈》涵盖了全球民俗文化,从亚马逊到撒哈拉,从北极到赤道,从白人到黑人,从现在文明到原始部落,包括了饮食、节日、服饰、婚俗、民居、禁忌、礼仪各方面的内容,让您眼花缭乱,回味无穷。
-
客家古邑家训吴善平 著作为一种家教读本,家训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遗儿千秋富贵,莫若良言一句”。据资料显示,河源350多万人口中分布着840个姓氏,前十位姓氏分别是黄、陈、刘、张、叶、李、曾、钟、谢、吴。综观这些族姓的家训,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凝聚着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结晶,不但可以励志、劝勤、勉学、诲戒、明德,而且还启迪童蒙,矫正人生方向。教育之施,首重童蒙。“童蒙养正,圣功也。”渐渐地,这些家训以成文的名言、名篇和不成文的口头谚语根植于民间的土壤之中,成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生活经验之谈,也是先辈们以自己的行为给后人留下的榜样,陶冶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情操、理想襟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河源视察调研时,对连平县司前村把家训文化融入到乡村建设所凸现的作用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
民国沪上初版书张亮釆 著作者张亮采夙有改良风俗之志,认为要理解并改良当时的风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书中将黄帝以前至明朝的历史,分为浑朴、驳杂、浮靡、由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古俗,“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民国沪上初版书:中国风俗史》初版于1911年,是中国社会史第一部专著,具有开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三寸金莲一千年张若华 著缠足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流行的女性“身体改造艺术”,是近代以来长期为中外人士所诟病的国人“陋习”之一。《三寸金莲一千年》是在作者走访了众多健在的缠足妇女,搜集了数百万字史料的基础上,历经数年研究,反复修订完成,试图客观、科学地解析、评价中外民俗史上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并期望读者能够以历史的眼光正视之。
-
福建岁时节俗谈赵麟斌 著岁时节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之,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农业对于天地自然的高度依凭,使先民确立了顺应天时、崇敬造化的思想观念。《礼记·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于是,与四时献祭紧密相关的祀典或礼乐活动,便积淀为古代岁时节俗的重要内容。同时,以岁功时节为本的农耕文明,又强化了古代中国社会族群生存的稳定性。福建地处东南海隅,环山临海的格局,使其在华夏文化的大氛围中逐渐酝酿着八闽大地既沉稳又开放的文化特性。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中原大地原有的俗尚不断发生重大变革,而福建地域却因山海隅陬之故,较大程度上保留着往古(尤其是唐宋)节俗文化的遗存。进而考之,世居东南沿海的福建人,素能积极开展海外贸易交流,在与外邦异国的交往中,遂复形成某些新的节俗文化。因此,对福建岁时节俗的系统研讨,既有助于回思中华文化的传统风貌,又可以概见闽地人文因时变迁的异采。
-
闽台民间体育传统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方奇 著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闽台历史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厦门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位社科专家学者数年的努力,《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丛书终于面世了。该套丛书涵盖闽台民间信仰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十三个方面,视野宽广、资料翔实。注重田野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是该套丛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收集保存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纠正相关研究中的一些资料文献误差,是该套丛书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
图说中华民俗金沛霖 编《图说中华民俗(汉英对照)》不能一一论及,但随着《图说中华民俗(汉英对照)》的展开我们会将其要点慢慢展示在读者面前。为了便于读者掌握中华民族风俗概貌,《图说中华民俗(汉英对照)》除用简明的文字对有关论述加以说明外,还大量借助史书图画对中国的民风民俗加以考证。这些珍贵的图画构成中国民俗历史的长卷。读者可以从中品味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情景,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
妈祖文化传播导论孟建煌 著《妈祖文化传播导论》从传播角度针对妈祖文化传播进行系统化研究,分析妈祖文化传播的要素,梳理妈祖文化传播的类型,总结妈祖文化传播的规律。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绪论,着重论述妈祖文化传播相关概念、妈祖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妈祖文化传播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妈祖文化传播的研究意义。第二章运用传播学的要素,围绕妈祖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受众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三章结合符号学理论,分析了妈祖文化传播中的符号因素及意义,重点围绕妈祖文化传播中的视觉符号加以分析。第四章至第九章,分别以实物传播视野、人际传播视野、大众传播视野、组织传播视野、仪式观视野、新媒体传播视野分析妈祖文化传播,重点探讨妈祖文化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这些传播类型和特点,以及研究妈祖文化传播如何通过运用这些传播活动增强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