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泰国史话田霖泰国,原名暹罗。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中部,西北部和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接壤,东南与柬埔寨接壤,南面与马来西亚接壤。公元1238年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暹罗因此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世纪末,拉玛四世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拉玛五世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本书分十章,分别是:远古文化与早期国家;素可泰王朝时期;阿育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初期;曼谷王朝的西化改革;1932年革命:从绝对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1957-1972: 军人政权;1973-1997:民主运动后的改革;1997-2006:经济危机后的泰国;2006至今:当代泰国政治乱局。作者以此为序,详细叙述了泰国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军事政治、文化教育、文化艺术等。
-
钢铁王国(澳)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普鲁士”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们熟悉那个在19世纪威震天下,用“铁与血”统一德意志的欧洲强权,也知道一种叫作“普鲁士蓝”颜色——来自普鲁士的深蓝色军服。然而翻开现代欧洲地图,却根本无法找到这个名字,不同于伦巴第、勃艮第、萨克森这类政权消失后地名依然延续的前国家,曾经叱咤风云的普鲁士仿佛从地球上蒸发了。二战结束后,盟军认为,为了一劳永逸地在德国消除战争的危险,作为军国主义化身的普鲁士必须被废除。于是,普鲁士——一个几百年来在欧洲举足轻重的国家——自1947年2月25日起彻底不复存在。但是,正如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在《钢铁王国》中所揭示的,普鲁士的遗产要比这复杂得多,人们对它的争议也从未停止。尽管现在普鲁士在欧洲的中心地带已成为逐渐消失的记忆,但它的真实故事却能让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欧洲国家蓬勃崛起的历史。在书中我们会发现,这个国家在约400年前是由支离破碎的领土拼凑而成的,既没有丰富的资源,也没有连贯的文化,各组成部分缺乏认同感。但在几代人的时间里,普鲁士奋发踔厉,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开明的文化政策、灵活的外交手段、精锐的新式军队,从一个贫穷、被忽视的中世纪小国发展成为欧洲最具活力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本书追溯了普鲁士参与欧洲大陆的宗教冲突和政治竞争的历史:从三十年战争的破坏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从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启蒙运动到拿破仑的毁灭性征服,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以及这一切对动荡的20世纪的影响。普鲁士曾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两次大战的祸根,克拉克却为我们展示了这个国家如何在西方文明的命运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人们常常忘记,普鲁士也曾是欧洲人文传统的典范,它拥有高效的政府、廉洁的公务员制度和宗教宽容传统,被认为肩负着引领德意志统一和富强的使命。《钢铁王国》是一部关于普鲁士在现代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权威性著作,克里斯托弗?克拉克用细腻的笔触、严谨的逻辑、深刻的思考及全面的审视,讲述了这个国家和霍亨索伦王朝300余年迷人而跌宕起伏的故事。
-
斯坦布尔[英] 马修·艾萨克·科恩(Matthew Isaac Cohen)斯坦布尔(Komedi Stambul)指一种剧院风格和表演艺术形式。它活跃于19、20世纪之交的印度尼西亚,主要由华人支持,受到印度尼西亚诸种人群的广泛喜爱。本书将斯坦布尔戏剧置于殖民帝国政治文化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描绘出19、20世纪之交的印度尼西亚戏剧艺术与文化的全方位图景,揭示了斯坦布尔戏剧在印度尼西亚族群融合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为探讨现代印度尼西亚民族形成与文化构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者马修·艾萨克·科恩多年来致力于全球艺术文化与木偶艺术研究,他在既多且杂的资料中,梳理出了一条研究斯坦布尔戏剧的主线——便是以当时最优秀的演员兼导演奥古斯特·马希厄的经历为切入点,用他的一生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尼戏剧发展过程串联起来。诸多人物、事件也栩栩如生地再现笔端,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个剧团的组建、演技、宣传、特效、人物、八卦等等,也能读到作者本人对印尼殖民时期整个大众戏剧的思考。作者通过讲述奥古斯特·马希厄和他的斯坦布喜剧团的故事,让读者认识十九、二十世纪的大众娱乐,并且重新审视华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探讨现代印尼民族的形成与文化构建。
-
世界近现代史精要关绍纪,陈庆军 主编暂缺简介...
-
无尽沧桑[英]艾玛·罗斯柴尔德 著1764年12月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昂古莱姆,一大群亲戚和邻居相聚一处,共同庆祝、见证玛丽•艾马尔的女儿与女婿的结合。这原本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活动,注定不会被任何历史记载所注意,直到有人发现这场活动留下了一份签有83个人名的婚前协议。 历史学家艾玛•罗斯柴尔德,结合教区档案、税务记录、报纸、回忆录等材料,对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女性玛丽•艾马尔及其后五代人的故事进行了全景式观察,并围绕婚前协议的83个签名,发掘出与之相关的4089个人,以及与这4089个人相关的更多人,进而开辟了一片由他们共同构成的、无边无际的历史时空。它就像一幅勃鲁盖尔的画,其间埋藏有无数细密的历史脉络,诉说着与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托克维尔、巴尔扎克同时代的普通人的怕与爱、不安与希望,道尽了法国近三百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沧桑。
-
新加坡古事记饶宗颐 编自古华人于海外立国,而能厕于强国之林,不以幅员之小而降其声威,不以人口之少而减其盛美,孰有如今日之新加坡国乎?夫河山有表里,文化亦有表里。今人之所追逐者,唯富是求,然富之至义,非资财货殖之为富也;有内富焉,犹人之有内美也。内美惟何?立国之道,有不可动摇者,以文字历史为其长久之根柢,国之灵魂系焉。文字’非语言之谓也;必循其声音形体,反复其义,进焉以究其道。乃世有外尊语言而内蠲其文义者,有貌崇义理而徒绣其鞶悦者,是存皮而去其骨,买椟而还其珠也。顾体国经野,其涂多端,有好为长久之远虑者,亦有喜求一时之炫耀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在智者,自择而已。六八年之秋,余自香港于役星洲,未至之初,尝致力于民国肇建以前华人莅星华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史迹。窃以立国之本必以史植基,惟不忘其祖袖襧之所自出者,终将获致长远之道。故所孴录,不啻史前之史;凡文献典籍、杂记之言及国名者,间亦为之条列,以其资料之可珍,不以等闲视之,示不敢遗弃也。页以善治史者,贵乎寻其根株’而无务摭其枝叶。今之学者辄反是,往往套取外人之理论,肆为连犿之言,壅肿成篇’而迷其分寸。余书命名曰古事记,虽假扶桑之名号,亦犹印度之有Prana,意止此耳。欲为读史者,启其户牖,但直说事状,提供原料,视为史钞也可,非敢侈言史学,以自炫也。一九八九年元旦日,饶宗颐于香港。
-
东盟认同过程研究刘军著本书以东南亚国家对东盟的认同为考察对象,主要从历史理论视角探讨了东盟认同的起源、传承、强化、前景等问题。尽管现实和未来要求东盟成为命运共同体,但其情感却来源于过去。在东南亚历史发展的早期,朦胧的次区域意识已经出现,这一价值观念的传承对东盟共有文化观念和思维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东盟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包含了东南亚人认同观念发展的历史。东南亚历史意识的客体存在与主体认知密切相关,而现实认同所体现的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传承值得人们去反思和再构。书中将东南亚的历史作为整体来研究,探寻东南亚认同的发展模式。“东盟认同”既是一种地区认同,也是一种组织认同。
-
人类传[西]何塞·安东尼奥·马里纳本书在“后人类时代”到来之际,通过回顾人类大家族的历史,重新审视“人类”的定义,破解人类的文化基因。从170多万年前至今,人类这种“灵性动物”在追寻客观幸福的道路上,针对种种反复出现的结构性问题,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创造了无数璀璨的文明。尽管奴隶贸易、世界大战等非理性的洪流一次次打断文化演变的进程,甚至使之倒退,然而,当人类摆脱了赤贫、无知、教条、恐惧与仇恨这五大障碍,各文明将会向着共同的客观幸福合流。
-
20世纪20-40年代德国女性问题研究张湉著书稿以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考察了德国妇女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国会大选中对纳粹党的支持、亲纳粹德国妇女的政治活动和纳粹妇女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德国妇女对于纳粹东部计划和战时动员的态度、“希特勒的志愿女凶手”的思想和行动、基督教女教徒与纳粹运动的关系以及德国妇女对纳粹运动的政治抵抗等史实。在整个反纳粹抵抗运动中,德国女性抵抗者也构成了一股重要力量,虽然未能推翻纳粹政权,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德国妇女和整个德意志民族的良知和声誉。
-
西式民主的再分配危机与经济不平等的发展郇雷 著本书是一本理论专著,是国家社科基金“民主投票机制与社会阶层收入分配的比较政治分析”的结项成果,主要关注西式民主制度对社会阶层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了投票逻辑及悖论、民主投票制度的类型及困境,详述西方代表性国家所呈现的社会阶层收入分配格局逐渐恶化的状况,从政治经济的现实中分析资本与民主的深层关系,揭示在新自由主义支配下,资本政治逻辑压制以人民权利为基础的大众民主的现象。本书是对民主再分配理论前沿问题的的追踪,有利于丰富此研究领域的理论资源,也有利于打破西式民主话语的神话,还原民主从属于人民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