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革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J.Hobsbawn)著;王章辉等译我们在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dualrevolution),本书所追溯的1789-1848年的世界变革,正是从“双元革命”这一意义上着眼。因此,严格地说,本书所陈述的历史既不是一部欧洲史,也不是一部世界史。我在书中对某一国家的陈述(尽管常常显得粗略),是从它在这一时期所感受到的双元革命影响来着眼,那些在这一时期受双元革命影响微不足道的国家,我就略而不谈。因此,读者在书中会发现关于埃及的某些论述,而找不到对日本的评说,对爱尔兰的阐述多于保加利亚,谈拉丁美洲多于非洲。自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书所忽略的国家和人民,他们的历史要比本书所谈论的那些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有所逊色,或者较不重要。本书之所以把视角放在欧洲,更确切地说是放在法、英,那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世界或至少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转变是发生在欧洲,确切地说,是发生在法、英。不过,有些值得更详细论述的题目也被搁置一边,则不仅是因为篇幅所限,也是因为这些主题在本系列的其他几卷中将有充分论述(像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 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所以,给本书加上大量的学术注释,似有卖弄学问、多此一举之嫌,这些注释应当为饱学之士所准备。因此,书中的注释几乎完全是关于实际引文和数字来源,有时还涉及到某些争议性特别大或者某些语出惊人之论述的依据。不过,对于这样一本包罗万象的著作,就它所依据的材料略微述及是完全必要的。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某些方面的专家(或者,换个说法,在某些方面也更无知。),除了相当狭隘的某个领域以外,他们基本上必须依靠其他史学家的工作,对1789-1848年这个时期来说,仅二手文献就汗牛充栋,以致任何个人,即使他能够读懂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材料(当然,所有历史学家实际上最多只能掌握少数几种语言。),也无法穷尽。因此,本书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二手,乃至三手材料,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同样,本书在材料上必然挂一漏万,相关专家将如笔者一样同感遗憾。然而,历史之网只有拆破,才能抽出单独的织线,出于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把这一主题分成一定数量的子目。我试图非常粗略地把本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体上是论述这一时期的一些重大发展,而第二部分则是针对双元革命创造出来的那种社会做一概要阐述。如果这样的区分会使书中有些内容显得重复,那并不是因为理论上的问题,而完全是出于方便。有很多人与我一起探讨过本书某些方面的内容,还有些人阅读过本书初稿或校样中的某些章节,我在此谨表感谢,而书中的错误自然与他们无关。我尤其要感谢伯纳尔(J.D.Bernal)、达金(Douglas Dakin)、费希尔(Ernst Fischer)、赫斯凯(Francis Haskell)、凯尼格斯伯格(H.G.Koenigsberger)和莱斯利(R.F.Leslie)。费希尔的思想对第十四章的帮助尤大。拉尔芙(P.Ralph)小姐作为秘书和研究助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梅森(E.Mason)小姐为本书编制了索引,在此一并致谢。
-
武汉旧影武汉市档案馆,武汉市博物馆编著从明末清初名列海内“四大镇”,到近代中国的“四大商埠”之一并被外人艳称之为“东方芝加哥”;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而成为“首义之区”,到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战时首都”,百年来的武汉,一页让人倍感骄傲的历史,一段使人反复重温的旧梦!旧武汉,留给人美好而温馨的记忆太多太多:那都司湖畔两湖书院斋舍里传出的朗朗诵书卢;那龟山脚下汉阳兵工厂高大烟囱里吐出的缕缕青烟及响当当的名牌“汉阳造”;那襄河入江口似蚁般蜂集的白帆和码头脚夫们如雷似喊叫的号子;还有那高朋满座的酒肆里飘出的鱼馔藕汤的诱人香味,闷热无风的夏夜满天星光下大街小巷横七竖八的竹床阵……旧武汉,得水之利,因水而兴。江汉交汇,既给武汉带来“几省通衢”的地利,百货纷陈,万商云集;但又不时在武汉降下天灾,十年几淹,,市井泽国。一泻千里,浩浩东去的扬了江,在将武汉推向世界的同时,也给豺狼和强盗存武汉登堂入室提供了便利。五国租界、十五国领事馆、中国第二大外贸大港,还有江汉关巍峨钟楼上每隔15分钟荡出的“女王万岁”的主旋律……啊!说不清道不白的老武汉。辉煌与屈辱并陈,繁荣与苦难同在,骄傲又尴尬的历史,美好又苦涩的记忆……
-
史学论丛李世安主编《史学论丛》是以历史专题研究为主的论文专辑,每年一辑。本辑为总第二辑。《史学论丛》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栏目,各种专门史、史学史、国际关系史等等领域的专题论文,均根据地区、国别和时间顺序编人上述相应栏目。
-
新资治通鉴冷成金著本书分为七类,即儒家通鉴、法家通鉴、佛家通鉴、道家通鉴、兵家通鉴、纵横家通鉴、阴阳家通鉴。该书从文化入,从历史事例出。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事例和说教,而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和需求。当灵根深种的时候,历史和现实的智慧就会犹如泉源汩汩流出。该书还配以有关插图,插图再配以说明、精解,其想象的张力会使人更易进入新的境界。
-
以色列与阿拉伯永兴,占辉编著本书是作者依据多年来丰富翔实的资料认真编纂而成的,力图使其既具有学术、史料价值,又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其中汲取了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新材料和新成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愿本书的出版对读者了解中东有所裨益。...
-
欧亚学刊余太山主编一、本学刊所谓“欧亚”主要指内陆欧亚(Eurasia),大致东起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西抵多瑙河、伏尔加河流域,具体而言除中欧和东欧外,主要包括我国东三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以及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和西北印度。其核心地带即所谓欧亚草原(EurasianSteppes)。二、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是世界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东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美洲历史文化上有许多疑难问题都必须通过加强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将内陆欧亚历史文化视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才能获得确解。我国作为内陆欧亚的大国,深入开展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是责无旁贷;有关研究不仅饶有学术兴趣,而且是加深睦邻关係,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需要,因而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三、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的对像主要是历史上活动於欧亚草原及其周邻地区(特别是我国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小亚、伊朗、阿拉伯、印度、日本、朝鲜乃至西欧、北非等地)诸民族本身、及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和交涉。由於内陆欧亚(尤其是其核心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其历史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四、“欧亚学刊”是不定期、连续性学术刊物。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研究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均在收辑之列,祇要文字洗炼,篇幅可以较长(一般不超过5万字)。尤其欢迎係统研究成果。每辑约30万字左右。1年左右出版一辑。五本刊主要登载中国学者的有关论文,也适量刊用外籍学者同类论文。後者主要以汉译文的形式发表,若为英、日、德、法、俄文,亦可以原文发表。六本刊主要刊登论文,也适量刊登有关的书评。书评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一味捧场。
-
帝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J.Hobsbawn)著;贾士蘅译本书虽然出自一位职业历史学家之手,却不是为其他学者而写。它是为所有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并认为历史对于了解世界很有帮助的人而写的。虽然我希望它能使读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40年有一些了解,本书的目的却不是告诉他们这段时期确实发生了些什么。如果读者想对史实有更多了解,只需查阅数量庞大且往往相当优秀的文献资料。我在本书中设法想要做到的,和之前的两册——《革命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和《资本的年代:1848-1875》(The Age of Capital 1848-1875)——一样,是要了解和解释19世纪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了解和解释一个在革命性转型过程中的世界,在过去的土壤上追溯我们现代的根源;或者更重要的,视过去为一个凝聚的整体,而非(如历史的专门化往往强迫我们以为它是)许多单独题目的集合,如国别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等的集合。自从我对历史开始感兴趣以来,我便始终想知道过去(或现在)生活的这些方面是如何连在一起,又为什么连在一起。因而,本书(除了偶尔的例外情形)不是叙述性或系统化的说明,更不是在炫耀学问。读者最好视它为一种理论的展现,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各章来追踪同一个主题。虽然我已尽力让非历史学家了解它,可是读者必须自己判断这个企图是否成功。我没有办法向许多作者致谢,即使我往往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却掠夺了他们的著作。我更没有办法向这些年来我从与同事和学生的谈话中所得到的许多构想表示谢意。如果他们在本书中认出他们自己的构想和言论,他们至少可以责备我误解了他们或误解了事实,或许我也确乎如此。然而,我还是可以向那些使我得以将对这个漫长时期的全神贯注浓缩到这一本书的人致谢。1982年,我在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开了一门13次演讲的课,完成了本书的草稿。我对于这个令人敬畏的机构以及发出这一邀请的拉杜利(EmmanuelLe Roy Ladurie)都非常感激。1983-1985年,勒伍豪信托(Leverhulme Trust)给了我一个荣誉研究员的职位,使我可以得到研究上的协助。巴黎的“人文科学研究所”(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和赫勒(Clemens Heller),以及联合国大学世界开发经济研究协会(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of the UN University)和麦克唐纳基金会(Macdonnell Foundation),使我在1986年有几个安静的礼拜完成本书的正文。在协助我做研究的人当中,我尤其感谢哈斯金斯(Susan Haskins)、马歇尔(Vanessa Marshall)和派克博士(Dr.Jenna Park)。赫斯凯尔(Francis Haskell)校读了有关文艺的各章,麦凯(Alan Mackay)校读了有关科学的各章,山恩(PatThane)校读了有关妇女解放的各章,使我少犯一些错误,不过我怕错处仍在所难免。希福林(Andre Schiffrin)以一位朋友和典型受过教育的非专家身份阅读了整本手稿——本书乃是为这样的非专家而写。我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beck College)的学生讲述欧洲历史有许多年,如果没有这一经验,我怀疑我是否会产生撰写19世纪世界史的构想。因此,此书也是献给那些学生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
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李安山著本书是以黄金海岸(如加纳)东部省为基础的关于英国殖民统治和殖民地农村社会反抗的个人案研究。从本书中所提到的黄金海岸人民与殖民政府的敌对、平民们与酋长们的冲突、宗教领袖与世俗权威的争斗,以及下属酋长的对立这四种矛盾中,我们看到了殖民统冶给殖民地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在黄金海岸引起的强烈反应。殖民主义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两难境地。当殖民政府将土著酋长结合进自已的政治体制后,它在当政治舞台上造成了两个不能解决的难题:酋长权力的合法性和酋长对权力的滥用。这些问题引起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反抗。
-
世界文化史庄锡昌总主编;顾云深主编暂缺简介...
-
鲜为人知的原始民族与文化赵锦元等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