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埃)艾哈迈德·爱敏著;朱凯译本书是“近午时期”第三卷,即其末卷。笔者在本卷研究了阿拔斯时代前期的穆阿台及勒派、十叶派、麦尔吉阿派和哈瓦立及派等教派,介绍了各派教义、政治历史和文学。本书为全书八册本的第四册,即“近午时期”第三卷。本卷阐述了阿拔斯王朝前期——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教义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依据大量原始资料,详细考察和介绍了教义学各主要教派——穆阿台及勒派、十叶派、麦尔吉阿派和哈瓦立及派的教义、政治历史、著名人物和文学。阿拔斯时代教义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整个伊斯兰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但当时的教派之争造成各教派典籍大量佚失,各派观点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为了尽可能全面、真实、系统的介绍伊斯兰教各主要教派的历史和基本观点,作者作了大量搜集、校勘和论证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伊斯兰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卷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近午时期”末卷。从下一卷开始,进入“正午时期”,共四卷,介绍伊斯兰史上学术活动最光辉灿烂的一段时期。
-
风俗论(法)伏尔泰(Voltaire)著;梁守锵等译本书是一部纪念碑式的鸿篇巨著,以宗教问题为重点旁及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指出人类从愚昧进步到文明的艰辛历程。书中用大量事实揭露教廷的黑暗和腐朽,反对宗教狂热、宗教迫害和教派斗争,并以犀利的文笔、磅礴的气势,上下数千年,纵横几大洲,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重要民族的精神和风俗的宏伟画卷。其叙述纷繁的历史事件,撮其要,取其精;描绘人物栩栩如生,而且善于以简洁的笔触勾勒世态人情,展现历史风貌。本书不仅是历史学家而且是想了解世界历史的一般读者值得一读的一部学术名著。《风俗论》所关注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同时也研究这些风俗后面隐藏的民族精神与心态,所以,这本史学著作就不是单纯的王朝史、政治史或事件史,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日后社会科学方法的萌芽。伏尔泰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我把历代国王继承的顺序视为撰写历史的指导线索而不是目的。''''法律、艺术、风尚是这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它就不是一部严格的编年史和世系录,作为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教学方式,他甚至没有特意去参考大量书籍以弄清细节,而是试图对世界提供一个轮廓的认识。《风俗论》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他用相当的篇幅,而且往往以称赞的口吻谈到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尤其是在介绍中国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谈到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相当先进,但他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呢?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而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为什么在音乐方面他们还不知道半音?在他看来,这些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人,似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器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有所前进。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他推测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谈到日后学术界对于《风俗论》的批评,莫罗阿认为''''可说是毁誉参半''''。书中史实有误的地方还是不少,有些是作者难于辞其咎的,有些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事情的真相在那时还未大白。孟德斯鸠说伏尔泰写作历史的用意是显耀他自己的宗派,即宣传他非宗教的宗教。伏尔泰想证明鲍舒哀以上帝的意志解释世界的历史是错误的,认为历史不当用原始缘由解释,而当用许多小原因的盲目游戏来说明;他否认一切超自然的现象,应该说,划清这一界限对于史学的独立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他有时相信人类过去的历史是罪恶与苦难的连续,不久即可由理智来澄清混乱的局面则又未免对过去过于悲观,而对未来又过于乐观。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是可以引用这本书的一句话来说这本书的,那就是:“用心思考的人,总是会启发他人思考的。”
-
民族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辑本书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内容包括民族问题理论、民族学、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世界民族等。本书是一部查看方便、释疑解惑的百科工具书,适合初学者学习民族的知识,对民族工作者也可起到多方面的参考作用。
-
法兰西的特性(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著;顾良,张泽乾译乡村是经济基础、法国的“农民经济”延续了多少个世纪、直到今天、农民经济在11世纪终告确立、整体特征、自然力、季节的节奏、锹、锄、镐、犁、一项出人意外的计划等。
-
现代西方文化史概论沈福煦编著内容提要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呈示出杂彩纷陈、驳杂一体的文化形态,其背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渊源。作者沿着社会历史沿革的脉络,表述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发轫和演变的过程,阐释了各个时期艺术文化思潮及流派在其哲学及美学上的皈依和反映,并较完整地刻划了这些艺术文化现象的特征。该书对于读者全面了解现代西方的积淀性和裂性性裨有助益。
-
世界近代史袁征主编世界近代史,从社会经济形态来说,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垄断阶段的历史。依据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末)。第二时期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确立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50、60年代)。第三时期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进入垄断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本书是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教材,观点正确,史料准确,内容科学,叙事清晰,系统简明,以体现新颁师专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
世界现代史林家恒主编;方世藻等编写世界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激化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1917年11月7日,俄国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什尔维克党的领导下,首先突破了国际大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精辟地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美国八大冤假错案(美)斯坦利·I.柯特勒[Stanley I.Kutler]著;刘末译本书包括:编造传奇故事:“东京玫瑰”叛国案、“犹疑不安的她……”:比阿特丽斯·布劳德的苦难等八大冤案。
-
世界通史崔连仲等主编;徐天新,梁志明册主编《世界通史(6卷本)(精)》分古代、中世纪、近代上、近代下、现代、当代六卷,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1996年初。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大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
罗马帝国衰亡史(英)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著;黄宜思,黄雨后译英国历史家爱德华·吉本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出版至今已逾二百 年。我国出版界传出它的一卷节编本中译本问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爱德华·吉本出身于一个拥有大地产的资产阶级家族。据他追记,其家 族在 14 世纪时开始拥有土地。到 16 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获得缙绅的称号。当时风气,农村殷实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习商。这个家族已有几代人 到伦敦从事商业活动,并出现过一位周游西欧并远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 祖父爱德华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于一次船只失事而破产,但他东山再起,又复积资十万英镑。吉本的父亲亦名爱德华,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托利党人,拥有缙绅称号,一度担任伦敦城的区长,并曾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吉本的母亲朱迪思·波顿为伦敦商人之女。吉本于1737年出生 于伦敦附近的帕特尼镇,是父母的长子。他后来在回忆录中颇以其出身门第 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 门第荣耀、家资富有的家庭。”吉本幼年身体孱弱多病,母亲连生多胎,无力照管,幸赖姨母凯塞琳·波 顿悉心看护,几次转危为安。他所受的初级教育很不完整,时常因病中断,10 岁丧母后,又一度辍学,幸赖他生性好学,又得姨母辅导,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传记,启发了对古典时期历史的兴趣。在入大学之前,他对希 腊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础。1752 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时只有 15 岁。他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从古代而及于近代,几乎尽读所能得到的关于阿拉伯、波 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阅读的书单中也列入了中国史籍。可是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院生活使他失去学习兴趣。他更换了一位导师,这是 一位“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的人,对学生既不指导,也乏管理,虽同 住一院,却只见过一面,俨然路人。吉本深感无聊,称这段日子为修道院生 活,时常离校出游,学院也不加约束。他自幼即对宗教争论感兴趣,惑于天 主教祕义的姑母对他也有所影响,牛津的沉闷气息并不能为他解疑释惑。相 反,他认为大学要求学生对三十九信条表示信奉之举是“装样子多于诵读, 诵读多于信奉”。在彷徨苦闷之中,他接受了化体说,改信了天主教。当时 他还自认是受良心驱使,但多年以后自己承认当时过于幼稚,致为诡辩所惑。的确,他这时才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