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穿越指南【英】查尔斯·菲茨罗伊 著,陈晓兵 译本书以新颖的视角与精致的构思,带领当代人重返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为希望访问这座文艺之城的旅行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实用建议,堪称文艺复兴时代佛罗伦萨的旅行指引。它呈现了佛罗伦萨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纵览了城市的不同侧面。在书中,随着读者在佛罗伦萨的漫步,你会遇到洛伦佐·美第奇、波提切利等城市名人。本书介绍了城市的重要地标,以及佛罗伦萨艺术家在绘画、雕刻及其他艺术领域创造的辉煌作品。还提及了佛罗伦萨的金融机构体系,宗教传统,节日与竞技活动。在后,它对佛罗伦萨市区周边及托斯卡纳地区的知名旅行目的地进行了概要介绍。
-
启蒙运动中的法国丹尼尔·罗什(Daniel Roche)18世纪正好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一方面,它仍然在受约束的状态下按照传统节奏发展,依托国家与宗教的古老联合。位于社会顶端的是国王,也被视为宗教领袖,他是政治的主要决策者,他的人民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但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时空体系形成了:钟表时代的到来取代了教堂神圣的计时方式,对时间和空间的控制正在改变着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一个基于贸易和商业的发展、拥有大型港口和商业城市的社会正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不断变化的法国正从法兰西内部崛起。她要求建立自主的人类秩序,其中个人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税收、司法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社会和政治冲突有助于形成公众舆论:国王和宫廷备受诟病。那时的人们是如何理解世界的这种变化?他们如何成为这场巨变的参与者?当社会逐渐去宗教化时,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和习惯又是如何改变的?《启蒙运动中的法国》一书将带领我们深入现代性的根源,在精彩的阅读中回顾这个颂扬贸易,崇尚自然、科学和进步的时代,一个相信所有人终将幸福的时代。
-
东罗马(英)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 著在世界历史上,东罗马帝国令人印象深刻,它的统治长达1100年之久,即使在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仍然继承了昔日罗马帝国的文明和荣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此后亦对欧洲各国的文化影响深远。从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30年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到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人征服,东罗马帝国,即后人所称的拜占庭帝国,俨然成为那一时期文学、艺术以及律法以及学术的“世界中心”。在本书中,狄奥尼修斯打破了东罗马作为一个一成不变的神权国家的陈旧观念,用新的研究来探索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他结合近年的考古研究与历史文献,按照清晰的时间脉络,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关键人物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显著特征进行了通俗解读。本书为我们增添了一段美妙的集体追忆,而它所留存至今的丰富遗产,无论是竞技场上曾经的鎏金青铜马,还是装饰于教堂墙壁和天花板上的马赛克插画,抑或是“拜占庭”这个词本身,犹如一个不朽的故事一般,至今仍在流传。全书共分9章,按时间顺序排列。前8章具体描述了从罗马分裂、东罗马帝国建立时期,帝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扩张策略,到称霸地中海、王朝统治进入“黄金时代”,再到西方势力的冲击,帝国陷入分裂、被攻陷与复建的跌宕命运,直至最终走向没落,书中介绍了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与主要人物,以及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更迭与领土变迁,并且探讨了各个时期帝国的经济基础以及重要建筑、文化成就;第9章则介绍了公元1453 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的历史,以及拜占庭在今天世界研究中的价值。东罗马帝国的千年历史既充满波折变化,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无论是对过去、今天还是未来,均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
-
世界史的故事苏珊·怀斯·鲍尔世界史是关于我们是谁的故事。它讲述我们的祖先如何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第—个国家,讲述伟大文明的兴亡,讲述胜利者与失败者……阅读世界史,让我们在不同时空中旅行,也让我们理解现代世界以及我们自身是如何被塑造的。《世界史的故事》(全6册),由美国博雅教育传奇人物苏珊·怀斯·鲍尔,用264个故事写成。从文明诞生,讲到文艺复兴后的崭新世界,博学扎实、生动易读,是一部通识力作。你可能会对历史大部头望而却步,但是,没有人能拒绝故事。《世界史的故事》中有大流士、曹操、萨拉丁、平清盛等风云人物,也有第—位史诗英雄、第—个有规划的城市的建立等重大历史时刻,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历史重获血肉与精神。同时,它也是一部崭新的、真正具备国际视野的世界史。它注重文明间的交互,而且不再以西方为中心,而是呈现出东亚、南亚、非洲、南美洲等被长期忽略的文明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读过这一个个故事,不知不觉就获得了历史的“博”与“雅”。第1册 王权从天而降(文明的开端—前7世纪)人类文明在历史的混沌中逐渐显现。在两河流域,早的国家形成,此后亚述、赫梯、埃及、印度、中国、腓尼基、希腊的早期国家诞生,出现了早的文字、宗教、帝王和城市。早期的文明经历了几度兴衰。第2册 轴心时代的文明(前7世纪—前1世纪)古代文明经历几千年的积累,逐渐达到了高峰,马其顿帝国、波斯帝国、秦帝国、罗马帝国达到了未有过的广阔疆土,琐罗亚斯德、孔子、老子、佛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耶稣等伟大传统的开创者也在此时出现。第3册 大帝国的兴衰(前1世纪—6世纪)基督教和佛教快速兴盛起来,而罗马帝国、汉帝国、笈多王朝等帝国则日趋腐朽,在内部的反叛和纵横草原的匈奴、鲜卑、哥特、嚈哒等族的入侵之下分崩离析,世界进入了持续动荡的时期。第4册 中世纪的到来(6世纪—11世纪)动荡的局势渐渐结束,一系列新国家建立起来。在欧洲和中东,宗教成为强大的力量,也带来不断的纷争。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但基督教会终分裂。阿拉伯人建立的神权国家开疆辟土,中国经历了唐宋的盛世。第5册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1世纪—13世纪)宗教矛盾终触发了十字军东征,东方和西方的激烈对抗导致两败俱伤;与此同时,西方人从东方收藏的典籍中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智慧,文艺复兴曙光初现。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衰落,蒙古人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第6册 旧世界的终结(13世纪—15世纪)欧洲的饥荒、瘟疫和战乱连绵不断,皇帝和教皇大权旁落。宋朝终被蒙古帝国灭亡,帖木儿统治了中亚的广大土地,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毁灭。在旧世界的动荡和毁灭中,新世界即将诞生。
-
至暗与巅峰约翰·.赖特 著维多利亚时代是大英帝国发展的阶段,见证了帝国的繁荣与扩张。在那个时代,城市工程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社会急剧变化——这尤其要归因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一批文坛巨作面世,还发明了现在依然流行的众多运动项目。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也是一个极度贫穷的时代,雇用童工和卖淫活动普遍,犯罪问题突出,阶级差异固化,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布尔战争期间英国设立集中营,美国则爆发了废奴战争。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按照章节顺序依次探讨了帝国与征服、科技革新、城市生活、健康与疾病、社会风俗、犯罪与惩罚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19世纪与英国社会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书中记述了查尔斯·狄更斯、埃德加·艾伦·坡等传奇人物以及臭名昭著的开膛手杰克的生平故事,真实呈现了激发作家创作灵感,从而构思出科学怪人、吸血鬼德古拉、侦探故事,乃至夏洛克·福尔摩斯这类经典角色的那个时代。本书附有180张照片与绘画,揭示了一个辉煌与贫困并存、疾病与虚伪相依的双面世界。
-
欧洲之变帕特里克·怀曼 著西方何以支配现代世界近500年?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这至关重要的40年。从1490年到1530年,这40年是欧洲和世界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这40年间,有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壮举,也有马丁·路德开启的新教改革运动。欧洲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现代世界的形成:印刷媒体形塑了人文主义新知识观,大规模的宗教冲突一触即发,高度集权军事-财政国家初现,火药带来军事技术变革和大规模战争,西方开始对世界进行野蛮征服……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以金融为纽带的独特经济体制,进而奠定了未来四个世纪里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即所谓西方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大分流”。 本书选取了九个人物为叙事线索,将当时的欧洲与世界连接起来,讲述了欧洲近半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金融、贸易等方面的革命性巨变,并分析究竟是什么关键因素奠定西方的主宰地位,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本书首先讲述了三位著名的人物:探险家哥伦布、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和金融家雅各布·富格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而贸易和国家都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的兴起奠定了欧洲内部的交换网络,为后续军事-财政结合的国家形态打下了基础。接下来,作者将视线转向三位并不那么显赫的普通人:雇佣兵葛兹·冯·贝利欣根、出版商阿尔杜斯·马努蒂乌斯和羊毛商约翰·赫里蒂奇。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商业交流打破了地理疆域的限制,金融向社会各层面的渗透促进了信用工具的出现,欧洲内部商业网络得以形成;印刷技术及印刷商业的发展,为思想和知识大范围传播提供了可能;火药带来的军事技术变革,使得欧洲国家内部竞争激烈。战争和印刷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的,金融-技术-战争这三者相互促进。最后三个代表人物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后期的宗教改革发起者马丁·路德、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金融、印刷、火药的加持下,马丁·路德毫不起眼的一篇文章最终化成欧洲政治颠覆性的力量,也是这些力量,使查理五世在欧洲建立统一大帝国的梦想化为泡影。苏莱曼治下的奥斯曼帝国虽然成为当世第一强权,但这巅峰便是衰落的开始,因为世界的规则已经改变。
-
未来大历史大卫·克里斯蒂安 著*未来是不确定的,可能是危险的,也可能是美好的。我们通过讲述关于未来的故事,来应对这种永无止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如何构建这些故事?构建的地方在哪里?这些故事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未来? 这本书是一本面向未来的用户指南,一个指明前路的向导。我们将详细探讨为了理解未来,我们做了哪些努力;我们和其他生命体如何管理不同的未来;如何为可能发生的未来做好准备;后,在人类的想象中,我们自身的未来、地球的未来乃至整个宇宙的未来又都是什么样子的。 本书作者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是畅销书《起源:万物大历史》的作者,以开创“大历史”这门新兴学科而闻名。《起源:万物大历史》讲述了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万物演进过程,而《未来大历史》则以敏锐的分析眼光向前看,介绍了未来的奇异世界,克里斯蒂安请教了来自各个国家和不同时代的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统计学家和学者,探索人类进化、人工智能、星际旅行等问题,通过将过去的研究与未来的研究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开始想象一百年后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并思考如何解决我们所有人即将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被遗忘的大流行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著,李玮璐 译从1918年8月到1919年3月短短的几个月间,西班牙大流感在全球蔓延,至少造成3000万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数还要多。而在美国,至少有50万人遭遇不幸。然而奇怪的是,这一改变了战争进程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遗忘或者忽视。在本书中,克罗斯比不仅系统地描述了西班牙大流感在美国传播的三波浪潮,讨论了其对美国武装部队、主要城市和领土的影响,还分析了美国人为何对这一灾难丧失记忆,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
致命卡特尔[英] 迪尔米德·杰弗里斯(Diarmuid Jeffreys)1925年,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德国主要的六家化工企业联合并共同成立了染料工业共同利益联盟,也就是IG法本公司。20年后,这家巨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们被送上了纽伦堡的战犯法庭,因为正是获得了他们的帮助,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提出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才终得以实现。这家军工联合体掌握着当时世界上的科学技术,但是它为何会变成希特勒手中的食人巨兽,直接参与大屠杀并犯下种种罪行?通过大量走访调研,迪尔米德·杰弗里斯在《地狱卡特尔》一书中为我们还原了法本工业公司在纳粹德国时期鲜为人知的黑暗历史。
-
大西洋的跨越丹尼尔·T. 罗杰斯 著,吴万伟 译《大西洋的跨越》着眼于大西洋两岸在社会政策方面的相互联系、交流和竞争,讲述在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如何努力弥补过度放任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破坏。从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到1942年伦敦《贝弗里奇报告》,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罗斯福新政,史料丰富翔实,生动记录了各种关系民生的社会政策尝试,包括社会保险、城市规划、市政服务、乡村教育和住房改革等方面。视野不仅跨越大西洋,而且涉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始终把握国家间交流互动的脉络,打破了思想上固有边界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