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中国沿海疆域历史图录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清末五朝云贵总督 云南巡抚治滇奏疏 张凯嵩治滇奏疏(清)张凯嵩《张凯嵩治滇奏疏》是清末云南巡抚张凯嵩宦滇期间的奏折汇编。张凯嵩(1820-1886年),字云卿,又字月卿、粤卿,晚号复园,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云南曲靖人孙光庭撰《诰授光禄大夫云南巡抚前云贵总督张府君神道碑铭》,披露张凯嵩祖籍陕西白水(今属渭南市),先祖张麟迁居湖北江夏。张凯嵩祖父名正泰,以粜米为业,乐善好施,当地百姓有口皆碑,雅称“善人翁”。张凯嵩生父名大诏,是家中长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不久亡于太平天国战事。生母陈姓,膝下四子,凯嵩排行第二,过继给叔父张大涛为嗣。张凯嵩少年时天性机敏,仪表俊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湖北乡试第二名。次年赴京参加会试,连捷成进士,比其生父通籍早两年。随后以即用知县发往广西任用。广西自道光末年以后,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各类民变如火如荼地爆发,太平天国起义领导人亦在四处宣传、策动反清活动,全省政局处于大风暴的前夜。张凯嵩在广西任职20余年,戎马倥偬,带兵四处征战,围剿太平军,镇压占据山泽莽林的反清武装,屡立军功,受到历任广西巡抚李星沅、曹澍钟、劳崇光、刘长佑的赏识器重,仕途上不断升迁,相继担任广西兴业、马平、苍梧,怀集、宣化知县,擢郁林直隶州知州、庆远府知府、左右江兵备道、广西布政使。同治元年(1862年)晋升广西巡抚,同治六年(1867年)任云贵总督。时云南处于杜文秀起义时期,前任云贵总督潘铎于元宵日被戕(史称“灯宵之变”),继任总督劳崇光不久病故,新授云南巡抚刘岳昭滞留贵州镇压苗民起义,杜文秀起义军围攻云南省城,清政府的地方统治岌岌可危。张凯嵩赴滇途中连上三疏,称病请罢,被清廷以蓄意规避褫职。光绪六年(1880年),在吏部侍郎殷兆镛力荐之下,张凯嵩以五品京堂重获起用,授通政司参议,迁内阁侍读学士,署顺天府尹,旋授贵州巡抚。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调任云南巡抚。清代体制,在督抚并设的省份,总督、巡抚同为封疆大吏,二者职权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相维相制,此项制度安排引发各直省督抚权利倾轧的现象极为普遍。巡抚秩从二品,职掌是:“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核群吏,会总督以诏废置……三年大比充监临官,武科充主试官,督、抚同。”①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同驻昆明,张凯嵩抚滇之际,恰逢中法战争激战正酣,云贵总督岑毓英统率滇军赴越抗法,关外战事吃紧,在民族大义面前,督抚同仇敌忾、和衷共事,关系总体是融洽的。张凯嵩坐镇省城负责为前线滇军筹集粮饷,催协饷、抽厘金、开捐纳,挪用铜本、借内外债、动用另款、开源节流、挪东补西,殚精竭虑,为了打赢这场捍卫中国西南边疆国土安全的正义战争,云南省倾尽全省财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上海抗战重要史迹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本书以上海的抗战史迹为立足点,选取50个左右、上海市级的重要史迹点,配以珍贵历史照片及解说,并请专人拍摄当今史迹样貌图,新旧对比,具有史料价值。
-
南枢志南京出版社暂缺简介...
-
CCTV中国史话CCTV《中国史话》编写组《CCTV中国史话:历史年表·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中央电视台社教节日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关于“教科文行动”系列丛书的出版活动,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借助与兄弟媒体的互动与合作,获得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频道制作编播的优秀科教文化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全新的、深层次的扩充。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文艺事业和文教事业;同时注重自身建设,以及与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合作。这几个注重,加上多年积淀,就决定了中央电视台是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和文化作为,无论业务还是观念都始终处于前沿的电视媒体。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合作,就体现了几个注重,尤其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作为、文化抱负,也体现了我们的合作理念。
-
民国参政院议事录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所藏民国三年至五年参政院议事录,共计五册,主要内容分别为“参政院纪事”、“参政院代行立法院秘密会议议事录”和“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会议议事录”,记录了参政院自民国三年(1914)6月20日开院至民国五年(1916)被解散期间所议事之各案,为誊清抄正之文本,各议案末皆钤盖有议长林长民等职事之印章,其时未及收入《汇编》一书,故此次予以编辑出版《民国参政院议事录(1914-1916 套装上下册)》,当可补充完善相关史料,以资史证。
-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 陕西卷袁文伟《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 陕西卷》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西地区的抗战史实。《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 陕西卷》在体例上,采用史话叙写与图说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对大背景、大事件、大场景高屋建瓴的叙写,也有对作为细节的典型或代表性事件、人物、言论等的点睛勾勒。力求将宏大叙写与细节呈现有机地糅合,体现完整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
北平抗战简史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正当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之时,我们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为了铭记帝国主义侵略的那段屈辱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祭奠惨遭荼毒的死难同胞,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内核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推出这套“北平抗战实录”丛书,力图用感人的故事、翔实的史料、准确的表述、多样的形式,首次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记述那段北平人民用血汗铸就的光辉历史,以示纪念。
-
北平抗战中的100个瞬间刘晓川,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正当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之时,我们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为了铭记帝国主义侵略的那段屈辱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祭奠惨遭荼毒的死难同胞,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内核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推出这套“北平抗战实录”丛书,力图用感人的故事、翔实的史料、准确的表述、多样的形式,首次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记述那段北平人民用血汗铸就的光辉历史,以示纪念。
-
金陵全书 甲编 方志类 府志9暂缺作者《康熙江宁府志》四十卷(现存三十四卷),清朝于成龙纂修。《康熙江宁府志》有陈开虞本和于成龙本。陈本修于清康熙七年(二八六八年),江宁知府陈开虞纂修,为清代首部江宁府志,共三十四卷。卷首为序,正文分图纪、沿革表、疆域志(风俗附)、山水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科贡表(荐举附)、历官表(封爵附)、宦迹志、人物志、古迹志(宅墓附)、灾祥志、祠祀志、寺观志、摭佚十六类。于成龙本修于康熙二十年(二八八一年)後,由江宁知府于成龙纂修。于成龙(二八三八—一七○○年),汉军镶黄旗人。字振甲,号如山,祖籍奉天盖平(今辽宁盖州)。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年)由荫生授直隶乐亭(今河北乐亭)知县。八年(二父八九年),署滦州知州。十八年(二八七九年),迁通州知州。二十年,经两江总督于成龙的举荐,补缺江宁知府,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执法严明,「往者人竟浮靡,俗不长厚,寇盗充斥「的颓风为之一变。二十三年(二八八四年),玄烽南巡,擢升安徽按察使。此後,历任直隶巡抚、左都御史兼镶黄旗汉军都统、河道总督等职。三十九年(一七○○年)卒,赐祭葬,谧襄勤。《清史稿》卷二七九有传。于成龙任职江宁知府期间,主持纂修《康熙江宁府志》共四十卷,现存卷三-二十九、卷三十四-四十,共三十四卷。分星野(祥异附)、历代沿革和府属八县沿革、建置、疆域、风俗、山川、帝王世系(封建附)、学校、户口、田。赋、水利、蠲赈、历官表、宦迹、兵制、科贡、祠祀、寺观、古迹、陵墓、人物、游寓、艺文、摭佚二十四类。于本在继承陈本的基础上补充了康熙七年以後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于本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排序有所调整。如将「建置」放到「疆域」之前;将「古迹」、「陵墓」放到「人物」之前。二是篇目有所完善。如将原来独立的「祥异」附在「星野」之後;将「陵墓」、「疆域」分别从「古迹」、「风俗」中分出单列。三是门类也有所增加。由原来的十六类增至二十四类,增设「帝王世系」、「户口」、「水利」、「兵制」、「游寓」和「艺文」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门类之後,往往以「论日」的形式加以评论和概括,一改志书述而不论的传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二年(二八八三年)精抄本为底本原大影印。原本为红格抄本。版心尺寸为纵22.21米,横15.3厘米。该抄本卷一、二、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散佚,因而缺少序、图纪等相关内容,这是该抄本的一大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