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走遍世界博物馆梅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拥有包含冬宫在内的宏伟建筑群,又称冬宫博物馆。该馆始于1764年,原为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收藏艺术品的隐宫,1852年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其馆藏浩瀚,藏品超300万件,不仅有来自俄罗斯本土的文物珍宝,亦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区域的历史遗珍,更有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提香、凡·高、塞尚、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传世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化与艺术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本书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博物馆看展指南,从装饰、历史、艺术、杂项四大板块入手,对艾尔米塔什的馆藏文物进行分类导览和独家解读,系统性地呈现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非凡魅力,为读者深度了解这座集俄罗斯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以及世界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于一体的超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打开了一个学习与认识的新窗口,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即能欣赏万里之外的俄罗斯皇宫珍贵宝藏的观展新模式。
-
丝路文明刘进宝 主编《丝路文明》是由浙江大学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和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研究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学术论文、考察报告、书评、学术综述、资料整理、学术信息等。《丝路文明》(第八辑)收录了包括李华瑞、张国刚、林梅村、荣新江、王子今、余太山、高田时雄、劳费尔、袁炜、刘进宝、冯培红等人17篇文章,或是书评,或是会议论文,所论涉及丝路沿线方方面面。有关丝路文明的探讨,对推进丝绸之路研究当有助益。
-
希腊和古代中亚余太山本书为余太山近年研治古代中亚史的学术成果结集。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是古代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彻底征服阿喀美尼德帝国、使自己成为亚洲之主,在大流士三世死后,亚历山大开始进军中亚。此举在中亚史上影响深远,尤其是亚历山大去世后成立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给中亚乃至西北次大陆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的、文化的烙印。不仅如此,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对于东西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资料、特别是文献数据的匮乏,上述历程中许多问题至今不甚了了。本书拟在尽可能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考述其间若干主要环节,以填补自己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空白,亦为国内中亚古代史研究者提供参考。
-
大西洋史保罗·布特尔本书以独特的海洋视角,重新讲述全球历史。全书以伊比利亚人发现大西洋之前的传说与现实开篇,描述了冒险家们在大西洋上的经历,各强国在大西洋上的贸易和争夺,纽约和利物浦等大西洋上港口城市的发展,各时期发生在大西洋的重要历史事件等,还全面分析了海上民族的命运改变以及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大西洋战役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历史都是从陆地(通常是国家)的角度来书写的,而海洋则提供了另一种立足于接触、交流和转变的视角。布特尔的书为当下大西洋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将有助于深化、精细在这个方面的认识。
-
中世纪感官文化史[美]理查德·G.纽豪瑟 编, 钱文逸 译理解感官对于理解中世纪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架构和文化实践的发展中,对诸感官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中世纪千年里,人们对于感官的认知与如今并不相同:例如,言说就被认为是嘴巴的感官之一;视觉和听觉并不总是最主要的感官;对于医学界来说,味觉更具有决定性……感官也不仅仅是被动的感受器官,人们认为它们在感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每个人的道德身份形成的重要因素。 从具体的都市或集市中的感官到医学、科学乃至哲学中的感官,从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感官到用于学术分析中的感官,本书揭示了中世纪有关感官的多种解释,并揭示了感官经验的重要性。
-
罗马与耶路撒冷[英]马丁·古德曼本书主要讨论古代世界里罗马文明和犹太文明的冲突。公元70年,在4年的战争后,罗马军团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和雄伟的第二圣殿。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圣城,还被迫向罗马缴纳犹太税。几十年后,罗马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上建起了完全罗马化的殖民地。再接着,一位信仰基督的皇帝将这座城市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而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本身也在这几百年中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这场冲突有脱不开的关系。本书聚焦于公元70年前后的犹太战争,及公元1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将罗马与耶路撒冷两座城市进行对比。本书还介绍了罗马人和犹太人在文化身份、哲学观念、生活方式、政府结构、政治和对彼此看法方面的对比。最后,本书还提到了基督教的诞生与反犹太主义的起源。
-
阁楼里的南军托尼·霍维茨(Tony Horwitz)当普利策奖获奖战地记者托尼·霍维茨离开波斯尼亚和中东的战场,来到蓝岭山脉一处安静的角落时,他认为他已经远离了战区。但是某天早晨,窗外的枪声吵醒了他,于是他开始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一场战争。随着童年时代对内战的热情被唤醒,他开始探访仍旧保留内战鲜活记忆的南方各地。在弗吉尼亚,他加入了一支“硬核”内战重演者队伍;在肯塔基,他亲历了一场无法避免的种族冲突;在安德森维尔,他发现,曾经作为战犯被绞死的战俘营军官现在成了烈士和英雄。对于许多人来说,内战尚未结束,而作者的南方之旅也见证了美国足够多的分裂和不统一的迹象。
-
追忆阿哈纳格兰理查德·怀特(Richard White)本书生动讲述了爱尔兰女子萨拉·沃尔什在20世纪上半叶移民美国、跨越大西洋两岸的社会边界(包括国籍、宗教信仰和阶级)的经历,是通过口述历史讲述家族历史的经典之作。作者理查德·怀特通过母亲的口述历史讲述移民追寻美国梦的故事,探究历史与记忆的关系,语言优美,融史料于叙事之中,对于口述历史、家族历史正日益发展的中国而言,具有借鉴意义。本书不只是萨拉·沃尔什的回忆录,萨拉的儿子、杰出的历史学家理查德·怀特与家族其他人进行交谈,搜集所能找到的证据,对记忆进行检视、证实和情景还原,并且多次发现,档案记录并不支持他母亲、家庭其他成员乃至他本人回忆的内容,而历史记录有时也会与真相不符,从而再现了一个比回忆更丰富、更全面、更准确和更有意义的过去。
-
切尔诺贝利[美]沙希利·浦洛基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本书中,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对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一曲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悲歌,一次迫近历史深处的智性探险。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英]乔伊斯·泰德斯利 著,杨恩昉 译在本书中,古埃及学家乔伊斯·泰德斯利汇集了十个独特的视角,对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进行了深度探索。这座陵墓以数量惊人的文物而被世人所知,作者整合百年以来的考古证据和资料,借助文物所提供的线索,为我们重构了图坦卡蒙时代的历史,并就其中展现的古埃及文化进行了细致解读。本书解开了围绕图坦卡蒙的诸多误解,并对他的生平、死亡及不朽的遗产进行了重新评估,为读者全面理性地认识图坦卡蒙提供了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