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中国符号赵亚男 著,朱辉 编《中国符号》系列是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民俗、节气、瓷器、建筑、诗词、骈文、家训、汉字、绘画、楹联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历史和思想流变,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中国瓷器》一书从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初具规模、成熟与革新、复兴、由盛转衰等几个阶段对瓷器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瓷器的派别、种类、造型、材料、工艺等,并简单介绍了瓷器的外销,以及与中国各类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本了解中国瓷器的普及性读物。
-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英] 戴维·雷诺兹,[俄] 弗拉基米尔·佩恰特诺夫 著借助于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三位领导人的思想和个性。他们在二战期间只见过两次,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信建立的,他们的通信构成了二战战略格局的重要部分。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提供了二战史研究的新视角,并为后人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提供了高层和原始的素材,使得若干重要历史事件从中可以找到答案或线索: ◎ 斯大林为何不相信德国会进攻苏联?◎ 是谁开创了三国领导人之间书信往来的外交模式?◎ 英美原定于1942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为何延迟至1944年?◎ 为什么当时在卡廷事件上美英对苏联采取了模糊的态度?◎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何要下榻苏联驻伊朗使馆,而丘吉尔却没有?◎ 罗斯福是否试图通过冷落、否决丘吉尔,以达成跟斯大林的合作?◎ 丘吉尔与斯大林是否真的私下讨论过巴尔干“百分比协议”?……
-
神游埃及[英国][英]加里·J.肖快加入埃及古物学家加里·J.肖的尼罗河之旅吧!尼罗河两岸不但有美丽迷人的风景,那里还有各路神仙:荷鲁斯、伊希斯、奥西里斯,以及他们的敌人与盟友。这些古埃及的神话流传于古赞美诗的残片、坟墓、寺庙墙壁上的壁画、刻在硬币上的咒语与刻在卷轴上的故事中。作者不仅以他特有的机智重述这些故事,而且还将它们与今天仍然屹立的寺庙和纪念碑重新联系起来。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埃及颇受欢迎的景点,包括旦德拉、阿玛尔纳、埃德夫和底比斯等地的宏伟遗址。在每一个遗址,你都可以发现那里崇拜的神祇,以及形成日常生活仪式和习俗背景的故事。每一章的结尾都简要介绍了该遗址的历史,以及今日参观遗址的小贴士。书中的插图生动地描绘了世界的诞生和朦胧的阴间,变幻无常的神、强大的魔法师和法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宇宙层面上永恒的战争。
-
血液传[比利时]马克·博加茨 著,张轶弛 译从维京部落饮血治癫痫,到次真正意义上的输血;从毫无底线的水蛭吸血术,到吸血鬼德古拉的诞生;从脐带血银行的泛滥,到干细胞移植与癌症治疗……没有什么比血液更让人着迷又害怕的了。本书以全面的视角将六千年来围绕血液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有荒诞、不可思议的奇闻轶事,也有令人唏嘘、引人深思的严肃事件。让我们跟随血液学家马克•博加茨的脚步,踏上一次血液的探索之旅,看血液在医学、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
历史、制度与选文张惠苑本书以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小学国文(国语)教材为对象,打破学科壁垒,从历史、制度与选文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全书立足教材本身,采用史料学与文本解读的研究方法,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首先,通过对教材选文历史的演变研究,考察在文本与教材的双向互动中,文学作品如何在教育的场域中传播与接受;其次,通过审定制度与教材编写关系的研究,还原小学国文(国语)教材从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规范化的历史过程;再次,通过对小学国文(国语)教材的文本与图像进行深度解读,探究早期教材编写者在文化传承与融合上的努力与贡献;最后,通过史料钩沉,使一些编写理念独具一格,却被研究者忽略的国文(国语)教材凸显其研究价值。本书希望为教材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
-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本书取材于古今中外成名史家的治学经验和经典论著,吸收国内外历史哲学、史学方法和史学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本人研究和教学的体会,采取深入浅出的笔法,运用平实晓畅的文字,系统而条畅地论述治史所应具备的修养、技艺和规范,并对史学的学科特性、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理解的意义、历史的用途等问题加以讨论,对后现代主义的史学理念也做了适度的回应。本书在方法论方面推许开放性、多元性和实践性,强调历史主义、语境主义和历史语义学的重要性;在研究策略方面主张兼顾实证性、理论化和可读性,提倡“以大观小、小题大做、因小见大”的选题和写作方式。
-
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周启荣本书应用新文化史理论分析晚明蓬勃的商业出版对社会、文化各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作者从多个角度考察了16—17世纪中国书籍的生产,涉及商业出版的运作方式、商业出版扩张如何为科举士子提供艺文劳动机会、艺文市场的交易、商业性“四书”论集对官方解释的挑战、艺文权威由朝廷向职业批评家的转移、复社作为能够对科举考官施加影响的职业批评家联盟的性质、八股文评选家通过出版市场而成为公共批评家的地位、科举考试与商业性书籍出版的关系,以及诸多晚明人士在商业化艺文公共空间的表现等问题。
-
地狱的熔炉(英) 索尔·大卫 著1945年4月1日,冲绳岛战役正式开始。83天后的6月22日,日本守军停止了一切有组织的抵抗,战役宣告结束。近5万美军和10余万日军伤亡,此外还有12.5万冲绳平民死于战火。一名老兵竭力解释他目睹的一切,称这场战役为“地狱的熔炉”。冲绳岛之外,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世界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罗斯福总统去世了;欧洲战争结束;美国对日本本土作战的兴趣已经减弱,杜鲁门总统希望使用其他手段来结束战争——毫无疑问,那就是原子弹。冲绳岛战役经历了血雨腥风的83天,战斗之惨烈也渐渐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丘吉尔因此称之为“战争史中激烈著名的战役之一”。要想透彻地讲述这段历史,就必须采取多视角的方法——从那些在狭小机舱内驾驶自杀式飞机咆哮赴死的飞行员的视角,从那些在燃烧得令人窒息的舰船炮塔内依然坚守岗位的水兵的视角,从那些在污水没半的散兵坑内躲避敌军炮火、身旁全是污秽和尸骸的士兵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描述相互交叠,共同呈现了真实的冲绳战场。基于这些亲历者、幸存者的回忆及相关档案研究,屡获殊荣的历史学家索尔·大卫全景式再现了这段血腥残酷、令人心碎的历史,将人们带回那个炮火纷飞的地狱般的熔炉。本书描述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的严重苦难和悲惨境遇,回忆了盟军将士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带领世人重新翻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篇章,唤起当代人对二战历史的集体记忆,以牢记反法西斯伟大胜利和今日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
-
中国大科学工程史王大洲丛书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大科学工程艰难的发展演化历程。主要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切入,对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发展过程、科技发展、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具体成果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反映了科学创新的发展趋势,并对一些科技成果做了总结。本书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之前出版的图书尚无此类著述。对我国大科学工程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出版,具有重大的出版价值。
-
商队城市罗斯托夫采夫(Rostovtzeff)当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的文明繁荣发展时,来自各地的商队开始向着巴比伦和埃及进发。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伊朗山地的居民、一队队的骆驼,从伊朗带来货物;而满载商品的驴群,从叙利亚北部和小亚细亚,顺着河谷而下。与此同时,从埃及、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印度海沿岸出发的批商船也开始穿越这些区域。在人类历史上,近东是发展易货贸易的理想地区。罗斯托夫采夫由此创造了“商队城市”一词,用来指位于商队路线之上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处于不同文明的交界处,借助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动了物质与文化交流。本书基于罗斯托夫采夫在叙利亚、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鲜活感受和遗址考察,追溯商队贸易的历史,并结合考古挖掘的发现,既细致描绘了近东主要商队城市的兴衰起伏,其中包括佩特拉、杰拉什、帕尔米拉和杜拉,也清晰重现了希腊化世界的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