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南雍史学一百二十年 卷2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编本书是为庆祝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历史学院成立120周年,由历史学院党政领导集体决定汇集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代表了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学科领域(主要是近代史)老师们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水平,全部是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由各位老师精选自己的代表之作1-2篇,报送院党政领导审核通过。这些论文既有传统的实证考据,也有多学科理论的史事阐释,具有政治正确、课题领先、方法严谨等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一流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水平、方法的缩影。
-
敦煌大历史邢耀龙 著这是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敦煌历史文化通俗读物。这是一部敦煌史,也是半部中国史;这是从石窟发出的敦煌史,也是从敦煌出发的中国史。作者沿着时间脉络,讲述各个时期敦煌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故事,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学术进展。 敦煌,边地如何纳入帝国版图;敦煌,文化贸易中心如何形成;敦煌,何以成为超级文旅IP;敦煌,小人物的命运如何走向,大人物的野心如何施展;敦煌,人民的生活与信仰如何延续,帝国的伟业如何惨淡经营。 敦煌,本是帝国的边缘,却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世界的中心。当我们把边缘的敦煌作为锚点来回溯往事,就能赫然发现一条截然不同的历史脉络。敦煌艺术,以震撼人心的雕塑、壁画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飞天、千手观音、九色鹿已成为中国文化最鲜明的名片,但当我们把这一切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又该如何理解?敦煌学,作为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潮流,早已改写了众多学科的研究进程,但是学术前沿的认知更新距离大众却相当遥远。现在,终于有一本书,可以用通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这一切。
-
陆宝忠日记李子然,李细珠,整理 著陆宝忠(1850—1908),字伯葵,号定庐,江苏太仓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授职编修,历任国史馆纂修、南书房行走、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署礼部尚书等职,官至都察院都御史,并曾任湖南学政、顺天学政及多次兼乡、会试考官、阅卷大臣等学差、考差。陆宝忠的日记内容丰富,是研究晚清政局与社会变迁的难得史料。他的日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记述科举考试活动,这些内容都是研究科举制度和地方社会的珍贵资料。第二类是京官生活日记,对丙午官制改革和丁未政潮发生前后一些政情内幕的记载为其他文献所不及。由于陆宝忠身份、地位特殊,他的日记内容不仅涉及面广,而且相对延续时间较长。《陆宝忠日记》的整理出版,将为研究晚清政局与社会变迁提供一种重要史料。
-
日军侵华战俘集中营问题研究张帅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日军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阻击大多以失败告终,大量中国士兵沦为俘虏。1938年底之前,日军对中国战场的战俘多采取屠杀政策,并且在攻陷南京时达到高潮。转入持久作战之后,日军不再一味采取战场屠杀战俘的战略,而是保全中国战俘的生命,将中国战俘投入战俘营之中,利用中国战俘的劳动力资源,以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日军在北平、石门、济南、太原、塘沽、青岛、杭州、徐州、南京、上海等地设置了多个战俘营,关押、训练、改造中国战俘。中国战俘营受到日军前线部队、宪兵机构、情报机构、集中营管理者的残酷对待。此外,战俘集中营还同所在地的伪政权、华北劳工协会产生各种联系。中国战俘在集中营中生活悲惨,在饮食、劳作、医疗等方面都面临遭受了日方的虐待。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在中国沈阳、上海等地设置了盟军战俘营。俘虏营中的盟军战俘也经历了悲惨的遭遇。本书通过论述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设置的战俘营,考察战俘营的管理、运行及受难者的生活场景,还原战俘营的历史状况,从而揭露日军侵华过程中虐待战俘的暴行。作者认为日本在中国设置的战俘营是其对华侵略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中残暴的一面,是其“以战养战”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汉服曹喆 著本书讲述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传统汉服,二是基于传统汉服设计的现代汉服。 汉服,简言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商代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除了朝代更替与时尚变化导致的服饰演变,数次胡汉融合也大大丰富了汉服样式。传统服饰崇尚宽衣博带,胡汉文化交融又出现了窄衣的款式。 传统汉服有三种基本款式贯穿整个古代,分别是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按照用途分为祭服、朝服、常服、宴服、亵服等。传统汉服的基本组成为冠巾、中衣、衫袍、裙、裤、鞋履、腰带、玉珮等。另外还有很多衍生款式,如半臂、褙子、比甲、坎肩等。传统汉服在实用功能外更有区辨社会等级,反映时代特征,展现纺织技术,表现审美意识等文化属性。 现代汉服的盛行是流行曲线的又一次回归,悠久的传统汉服历史为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元素。现代汉服是以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服饰作为主要风格依据而设计出来的形式大于内容,杂糅各种传统元素,符合当下时尚需求的服饰。现代汉服的流行把那些远离我们的传统汉服元素重新带到当代时尚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形式美感。 传统汉服是一个表意系统,包含有身份、社会地位等信息。同时也是礼仪的一部分,展示服饰规范,与社会秩序、道德修养、物质生活等内容密切相关。如今穿着现代汉服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应遵守约定俗成的汉服礼仪,并搭配对应的配饰与妆容。 本书在清晰梳理传统汉服发展历史的同时,配以220幅精美大图,直观再现汉服的华美以及演变历程。
-
《金史》丛考陈晓伟 著《金史》是探索金代历史问题最核心、最权威的史书,对其文献学研究构成金史领域的根基。自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直到近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金史》修订本,《金史》文献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仍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值得反思。 《〈金史〉丛考》从反思《金史》版本源流和纪传志表各部分的文献史源入手,针对《金史》原点校本和修订本的具体校勘案例,重审两次文献整理工作的得与失。 全书分为绪论、版本再审、新本献疑、史文辑证、拾遗补阙、旧本正误六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证明,只有牢固树立文献源流意识,才能把握文献校勘的尺度和标准,彻底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
-
辽宋金社会史论集王善军 著本书为作者近年有关辽宋夏金史研究的论文选集。所收录的文章,按内容划分为如下几组:一是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认同问题,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中华一体意识和家族嬗变、民族迁徙、人生礼仪、族际通婚等;二是关于宗族与社会习俗,涉及宗族字辈与排行、族谱序跋以及旌表、以德选人、士人信仰等;三是史实考证与人物传记,涉及翰林天文、萧氏玄堂志铭、折家将作战对象以及萧观音生平等;四是研究方法与综述,涉及世家个案与群体研究、日常生活史研究、宗族研究、社会史研究、民族融合研究等。
-
宋辽金元史论李涵 著本书为学者李涵教授的史学代表作,共收录25篇文章。本书从宋辽金官制与政治研究方面集中探讨从唐宋到辽金的翰林制度,兼及宋辽金中央官制、俸禄制度等,以及从宋代地理与长江流域的开发等方面侧重探讨堤防建设、城镇兴衰诸问题,涉及宋代江汉平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历史。本书还尝试从妇女的角度切入历史,分析宋金时代的政治、法律与社会生活;以北宋范仲淹与符彦卿为例散论“宋代人物”,展现北宋文臣武将的生存状态。
-
元代碑刻辑释邹虎 辑释;臧克和 审定本书是jiaoyu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立项资助项目成果。收录了已公布的元代碑刻材料七五五通,新出材料时间下限至二〇二二年。所据原石或拓本以刊印清晰、图版完整爲原则。凡模糊不清,字迹辨识困难,或者只截取拓片局部者,不予采用。对于产生时间是否为元代尚有争议的碑刻,亦不予收录。每方碑刻简要说明出现的时间、地点,流传情况;碑刻的形制、尺寸、书体等,与该碑刻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等。广泛吸收前人已有的部分录文、题跋、碑刻文字汇编等研究成果,加以释文校勘,补充阙漏,辨正讹误。为便于读者利用本书,书后附有《元代碑刻文献目录提要》。
-
二战随军记[美] 厄尼·派尔 著,郭嘉明 译《二战随军记:厄尼·派尔战地纪实》是欧尼·派尔写于二战时期的随军笔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战况,保存了珍贵的新闻历史资料。日记、新闻报道等在历史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相信此书出版,能让更多人对二战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加明了和平的可贵与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