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武林旧事周密《武林旧事》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以前,是周密的一部著名的笔记。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十卷。卷一、卷二详细记载了皇家各个重要的朝会典礼;卷三介绍了行都四时风俗;卷四详细地罗列了行都宫殿和教坊乐部;卷五介绍了杭州风景古迹;卷六介绍了行都饮食娱乐和各色伎艺人;卷七记录了高宗退位后的优游生活;卷八介绍了皇帝驾幸太学、接待敌国使臣和皇后册封、皇子诞育等皇族日常生活礼仪;卷九记录了宋高宗驾幸功臣张俊的礼仪节次;卷十记录了官本杂剧段数和张镒的四时游赏。短短的一册十卷的笔记,几乎每一章节都是研究南宋一朝可宝贵的资料。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本次出版只对原文进行了注释。
-
从封建到大一统韩昇作者多年研读《史记》,颇有心得。在本书中,作者系统整理自己对《史记》的认识,全书不仅仅是讲《史记》,而是通过《史记》的相关内容教授,试图厘清中国历史的脉络,揭示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同时也反映作者自己的历史观。
-
海上丝绸之路高伟浓本书以华人华侨及其生活与事业为研究对象,循南海航路、中南半岛出海之路、东海航路、太平洋航路、印度洋大西洋航路这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各航路,长时段、广视野、系统性、综合性地探索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中国人的移民路径、生活内容、事业发展以及精神和物质贡献,各航路上货物流通情况,自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萌芽写起,至清朝统治结束为止。中国移民带着中国和其他地区出产的产品和中国文化习俗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全球性海上交通网络上纷繁交叉的各航线上,为全球物质文化交流和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留居沿线各地区的华人华侨从事各种各样的农业开发和商业经营活动,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祖籍国和家乡返馈了居住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
大明日落蔡磊 郑泉宝这是一本融会思想、思考、情感和提问的读史笔记。从朱元璋的洪武年到朱由检的崇祯年,大明朝已历经十七朝十六位帝王,历时二百多年。作为朱明王朝新接任的大掌柜,十七岁的崇祯皇帝被他接手的烂摊子弄得捉襟见肘、一筹莫展,似乎从来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得全无章法。文死谏,武死战成了历朝历代文臣武将各死所死、死得其所的千古宿命。在某种程度上打败崇祯的,其实就是崇祯自己。同样的,打败李自成和他的大顺的,其实也是他们自己。一个王朝结束了,又一个王朝也就是又一次轮回开始了……
-
清代春秋左传学论著提要罗军凤《清代春秋左传学论著提要》搜集整理清代春秋左传学著作268种,这些著作在经学上,对《春秋》三传、汉魏古注、杜注、胡安国《春秋传》、唐宋以来各家传注作评判,择善而从,并下己意,其间贯串汉宋之争、今古文之争等学术大端,发展出清代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并以乾嘉学术为极盛;在史学上,对春秋时期诸侯国历史、地理、历法、人物谱系等作系统的研究;在文学上,主要以科举考试为鹄的,以《左传》评点为基础,发展了《左传》文章学。著作提要按专题分门别类,加以系年,为清代春秋左传学考镜源流。
-
辽史任爱君 著《辽史》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是一本可读性强,系统完整,具有专业学术水准的历史学通识读物。全书共10章,30余万字,对契丹崛起及其建国、契丹政权的扩张与辽朝的建立、大辽鼎盛时期、辽朝的衰落及其灭亡进行了阐述,并就辽朝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文化科技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进行了分析,适合专业入门学习和大众阅读。
-
唐宋历史评论包伟民,刘后滨《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策划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图书。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周秦之变以后再次经历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时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赵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时期发生转变与定型。唐朝以其富强,振作八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济天下之溺;唐宋并称,既有时间上的相继,又有文化上的相异。唐、宋的时代特色及其历史定位,要求唐宋历史的研究突破原先单一的唐史研究、宋史研究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局面,构建“唐宋史观”的新思路,树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观察、理解中古史上的唐宋之变。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唐宋历史评论》的出版,正是这种唐宋史研究新思路的践行与推动。《唐宋历史评论》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发表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以及以专题述评以及书评为主的唐宋史研究学术史的梳理。文章形式为论文、书评、序跋、读史札记等。
-
遇见杨冬权 著本书按时间顺序,梳理出1910—1976年间毛泽东曾经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准确预见五百多个。这些预见,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每条预见,都先列出预见的内容,再列出预见后发生的历史事实,让读者对照着了解毛泽东先前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样被证实的。通过这些预见,读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会成功,可以体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革命和建设成果的辉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是怎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一步走向更大成功的。本书为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新中国,提供了又一批新的史实,开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本书语言流畅,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阅读本书可以受到爱党、爱国的教育,可以激发读者在新时代取得成功的愿望。
-
明成祖史论毛佩琦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有作为的帝王之一,被后人称作“永乐大帝”的他五出漠北,收复安南,迁都北京,推进文官制度,削弱诸藩势力,强化中央集权,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一手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也奠定了明清两朝的中国疆域版图和基本政治格局。同时,明成祖也是明朝历具争议性的帝王,围绕对他的评价,相关争议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明史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毛佩琦在本书中将围绕明成祖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决策考察明成祖在内政、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施政理念、方针、策略及具体作为,考辨史书记载,拨开历史上围绕明成祖的层层谜团,由此对明成祖这个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所作所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揭示这个著名帝王复杂的历史面向。
-
先秦符节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洪德荣本书对于先秦至秦代(以及少部分的两汉)的符节器物进行图像的搜集整理,对文字、器物形制、历史制度进行全面研究。本书上编“研究编”共有五章,章为研究动机、研究方法,说明本研究有助发掘符节研究的价值;第二章则对“符节”的名义问题进行分析,可知“符”和“节”是名义不同的二类器物,而“符节”是统称;第三章共收录先秦符节二十九器,及附录伪器考辨器,进行校释汇编,包含极为重要的铭文、器物著录、器形形制等方面予以整合研究;第四章则对前三章进行统整,并讨论有关符节的周围问题,诸如文字国别、传世文献中的制度、虎符辨伪等专题探讨;第五章为结论,回顾各章研究成果。下编“著录编”,收集先秦符节著录专书,对其中著录予以整理,并制作“著录总表”以各器为主体,将著录书目、著录器名予以详细罗列,以供研究者参考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