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太后西奔谭木声 著1900年庚子事变,清廷太后“西狩”。这一独立的历史事件,却关乎中华社会的历史走向。作者以大历史的视野,小切口进入,使用新的研究材料,以丰富的细节展现这场起于一家一姓私怨、终于家国命运的大动荡。其间穿插晚清最后二十年的政治纠葛、人物关系、满汉冲突,在国际环境和民间宗教的背景下,呈现历史的生动,人物的鲜活,命运的悲剧。太后西奔关系万千重,晚清最后二十年乃至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脉络,在这里都看得见说得清。
-
梁启超许知远 著许知远“梁启超五卷本”第二卷,讲述走向世界的梁启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却意外踏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的梁启超以日本横滨为基地,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促发了中文世界新知识与新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影响巨大且深远;同时他游历夏威夷、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呼应海外华人广泛觉醒的政治意识,建立保皇会(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的全球网络。本书以大量细节还原历史场景,塑造了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维度的政治亡命者形象;并以梁启超为中心,牵引出严复等维新同仁,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以及李鸿章、大隈重信、西奥多·罗斯福等政治人物,更有温哥华的叶恩、新加坡的邱菽园、悉尼的梅光达等散落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他们的热情与挣扎,敷演出一部19、20世纪之交的全球风云画卷。三十而立的梁启超,以世界经验反观中国困境。他逐渐脱离康有为,获得智识上的独立,也走到了思想成熟的关键时刻。从“维新”到“新民”,梁启超再一次推动了“变革”。
-
甲子往事许会斌“蹉跎岁月似梦烟,人生六十弹指间”,《甲子往事》以质朴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作者从孩提时代到退休为止苦难奋进60年的足迹,是其对不同人生发展阶段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一个侧记。全书共分十篇,既有作者对苦难天真的儿时生活的温润回忆,也有作者对艰苦拼搏、砥砺奋进的学生时代的真情回望;既有作者对秘书工作、对36年建设银行大变局的深切体悟,也有作者对父母和亲友的无尽思念。崇高的家国情怀与伟大的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动、共鸣、勇气和干劲儿。
-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 撰;陈文和、王永平、张连生、孙显军 校点《十七史商榷》由清代史学家王鸣盛撰写,陈文和等整理、校点,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又兼有历史评论的史学著作。本书主于校勘本文,将十七史全校一周,改讹补脱,计一千余条, 每一条考订都有一个题目,各条字数不等,少则几句话,多的相当于一篇小型论文。“十七史”指宋以前的十七部正史,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本书为简体横排标点本,旨在让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读懂。
-
元代碑刻辑释邹虎 辑释;臧克和 审定本书是jiaoyu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立项资助项目成果。收录了已公布的元代碑刻材料七五五通,新出材料时间下限至二〇二二年。所据原石或拓本以刊印清晰、图版完整爲原则。凡模糊不清,字迹辨识困难,或者只截取拓片局部者,不予采用。对于产生时间是否为元代尚有争议的碑刻,亦不予收录。每方碑刻简要说明出现的时间、地点,流传情况;碑刻的形制、尺寸、书体等,与该碑刻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等。广泛吸收前人已有的部分录文、题跋、碑刻文字汇编等研究成果,加以释文校勘,补充阙漏,辨正讹误。为便于读者利用本书,书后附有《元代碑刻文献目录提要》。
-
老照片 第一四五辑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1954年北京东德共产党代表镜头里的新中国,记载了欧特曼作为中德交流史上的“文化津梁”在中国的贡献,讲述了温秉忠与宋庆龄赴美留学的故事,讲述了青岛历史上的“警犬班”与“捕犬班”的传奇。
-
时刻人文·东汉的崩溃谢伟杰从早期中华帝国的西北边疆,看两汉王朝的兴衰、东汉的瓦解本书以两汉时代的西北地区——凉州为中心,分析其自然与人文地理如何造就该地域的尚武文化和军事化进程,并融合了当地的多元族群特色而产生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认同。随着西汉与东汉的政治文化与国家战略的变迁,凉州地区及其军事精英在帝国战略顺序中的位置也有升沉,并由此形成了西北武人与东汉洛阳朝廷之间的紧张关系。西北地区与洛阳朝廷的矛盾和冲突当然并非东汉帝国崩溃的唯一原因,但其影响匪细却是本书一再强调的。
-
辽夏金元史张帆等10世纪—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的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成为广阔草原的霸主,更越过草原界限统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传统历史学家以宋朝为正统,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往往被视为配角,作为落后者和破坏者的形象出现,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历史叙事中也被忽视。实际上,从东北的原始旷野到西北的戈壁绿洲,在兼具游牧、渔猎、农耕经济和多民族、多文化共处的疆域内,这些王朝在各自不同的传统与现实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在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之中,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发生,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本书由国内辽夏金元史领域的中坚学者联袂撰写,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不仅使用汉文史料,也参考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以及外文史料,并利用了近年的考古新发现,以高远的历史视野勾勒出这一时期诸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以及互相冲突交融的情况。本书致力于揭示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复杂多样的时代特征,为读者描绘出战火纷飞,同时又生机勃勃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梳理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带领读者重新认识这几个少数民族王朝。
-
发动革命张生国民革命是20世纪20年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本书以“国民革命的起源”为题,介绍了国民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多个历史事件生动讲述了国民革命的基本过程,并对其最终走向失败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国民革命是苏俄、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共同造就的。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走向了新阶段。 全书从孙中山对中国发展前途的思考写起,将1920—1925年陈炯明叛乱、关余事件、苏俄与中共引导国民党、国共合作、国民党改进和改组、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成立、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两广统一、五卅运动、北伐等重要事件和进程娓娓道来,以精炼的文字写清了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节点。
-
大学问·士人走向民间王瑞来本书是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作者以“宋元变革”为视角,从宋元之际士人精英的命运切入,展现了他们金榜题名后不得不面对“千人竞渡”、仕途升迁艰难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许多科举及第的士人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做官转为经商、教书、经营田产、出家等,流向开始多元化。书中案例鲜活,史料翔实,作者将宏观勾勒与个案考察结合,展示了宋元变革下社会转型的种种样相,探索了明清地域社会、乡绅社会形成的基础,从大历史视野将唐宋变革与宋元变革上下连贯,勾勒中国社会由南宋历元、进入明清、走向近代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