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在历史现场李辉著义务团运动、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正是一次次爆炸性新闻的发表,这些外国记者不同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时钟的摇摆。他们走进了中国,他们的中国故事,也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舞台上,他们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历史现场》将叙述外国记者的中国故事。通过再现他们的足迹,再现他们眼里的中国风云,再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使那些早已逝去历史事件,历史场面,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
知道点中国历史邱立坤著暂缺简介...
-
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陈锋,张笃勤主编1889年张之洞督鄂被视为武汉现代化发展历程的重要界标,此后武汉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数端。第一,武汉的传统商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并由内贸型的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从传统商业的发展看,汉口在19世纪末成为国内最大的米谷集散中心。从国际贸易商埠的发展看,汉口的直接对外贸易,在张之洞督鄂前虽在全国四大商埠(上海、武汉、广州、天津)中位列第三,但进出口额只有数十万两、数百万两不等,而到1903年已突破1200万两,1905年更突破3500万两;汉口的间接对外贸易亦然,张之洞督鄂前,间接贸易进出口最高数字是1880年的4200万余两,到1899年达到6700余万两,1904年突破1亿两大关。无论是直接贸易还是间接贸易,都有数倍增长。以致有人声称:“汉口商务在光绪三十一二年间,其茂盛较之京沪犹驾而上之”。第二,武汉的近代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商业独秀发展到工商并重。张之洞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机器厂、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缫丝局、湖北纺纱局、湖北制麻局等近代企业,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同时,张之洞倡办实业,亦促进了民办企业的发展。1897年民族资本家宋炜臣兴办的汉口燮昌火柴厂,年产火柴1亿盒,是全国最大的火柴厂。据统计,至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第三,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武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矿?裱谩⒆郧垦谩⒑蔽浔秆谩⒑迸┪裱谩⒑惫ひ昭谩⒑笔Ψ堆谩⒘胶苁Ψ堆谩⑴邮Ψ堆玫鹊龋橇似胀ń逃⒕陆逃⑹狄到逃⑹Ψ督逃炔忝妗T凇坝窝А狈矫妫笔峭砬迮沙隽粞疃嗟氖》葜弧5?1905年,仅留日学生就达1700余人,居全国之冠。张之洞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已成为新式教育的中心和国人瞩目之区。第四,外国银行在汉设立的分支机构增多,国内银行开始出现,武汉成为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张之洞督鄂期间,随着汉口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英国银行外,德国的德华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日本的正金银行等也纷纷来汉设立分行。同时,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银行、大清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也在汉口开业。这些现代性的金融机构与传统的钱庄、票号、钱铺等民间金融机构共同构筑起武汉的金融大厦,成为武汉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五,交通运输业空前发展,奠定了武汉现代交通运输的基础。张之洞由广东移督湖广的直接原因就是芦汉铁路的修建,所以他治鄂期间对修建铁路用力甚勤。在张之洞的督办下,1906年,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长1200余公里的芦汉铁路通车,并改称京汉铁路。京汉铁路的贯通,不但使武汉的货物流通更加畅快,而且使武汉的地位更加凸显。铁路之外,此一时期的水路交通运输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863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惊异号”进入汉口港,开辟沪汉航线后,英、法、德、日等国的轮船公司也以汉口为中心,开辟长江航线,经营轮运。1905年,日本大阪商船会社又开辟了汉口至神户、大阪的直达航线,使汉口港成为国际港。至清末,由汉口驶向国外的轮船,已可直达德国的汉堡、不来梅,荷兰的鹿特丹,埃及的塞得港,法国的马赛,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意大利的热诺瓦等。而1875年招商局在汉口设立轮船公司,则标志着民族轮船运输业在汉口的立足。以轮运为主导的水路航路的开辟,使长江航道变成黄金水道,也使武汉自古以来的水运优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由此观之,张之洞督鄂期间,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而从武汉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上,我们还能得到以下重要启示:第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武汉发展的前提。武汉地处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古代与近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凭借汉水、长江之利,可以内进外出、通江达海,成为商业贸易的集散地。明清以来,武汉商业的繁盛主要就是凭藉这一区位优势,在近代发展成为国际性商埠也与此息息相关。第二,张之洞有能力、有魄力,得到清廷的信任和支持,因而在治鄂期间利用了武汉的地理区位优势,促成了武汉早期现代化的发展。1861年武汉开埠,是一个历史的契机,但从武汉开埠一直到1889年张之洞督鄂前,武汉竟没创办一家官办企业,也没兴办一所近代性的学堂,而直到张之洞督鄂,武汉才发生上述较大的变化,这显然不是历史厚此薄彼,而是主政者使然。第三,制度创新是关键。所谓的全国范围的“晚清新政”或湖北一区的“湖北新政”都有一个制度创新问题。据统计,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的意旨而设。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新机构的设置,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本书系“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共收入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内容涉及张之洞督鄂期间及相关历史时期湖北政局、“湖北新政”、洋务运动、“东南互保”问题、晚清官僚结构、清末宪政、币制改革、近代术语、芦汉、粤汉铁路建设、“中体西用”思想及其传播,以及张之洞的学术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
-
战后日本文化与战争认知研究刘炳范著本书主要研究以文学为代表的战后日本文化的战争认知理念,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原?颍钢碌胤治隽巳毡咀骷业拇碜髌贰D谌菹枋担辖髑笳妫幸欢啥列浴?刘炳范,男,1963年生,山东招远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四部,发表论文70余篇,发表小说、剧本多篇。成果曾获山东省第16次、第17次、第18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课题主要是研究以文学为代表的战后日本文化的战争认知理念。既然日本国民的战争认知理念是战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汇集和意识积淀,因此,本课题在对战后日本文学进行研究的同时,又探究了战后日本政治、教育、戏剧、宗教等对战争认知理念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以文学为代表的战后日本文化并没有对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进行真正的反思、批判,战后日本政治、教育、文学、戏剧、宗教等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上存在着淡化、模糊、歪曲、否认、美化那场侵略战争的战争认知理念。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记录华浊水编著我们在这里洞开中国封建帝王的后宫别院,涤扫尘封千年的皇家秘史,其目的不仅是回溯华夏数千载的历史,也不尽然是揭示皇权喋血的残酷无情,更没有玩味帝王将相的香艳情事之“雅趣”,只是期许撕开中国帝王鲜为人知的“私生活”的面纱,为中国历史平添一份真实、一份公允。西方著名哲学家培根对“私生活”,“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是容易显露的。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因为那时的人最不必掩饰……” 在红尘滚滚的世界中,“私生活”好似一把尺子,丈量着人们隐密的内心世界;“私生活”也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在孤灯独坐时的真实表情…… 翻开中国历史的长卷,最为浓辉重彩的笔墨都涂画在一位位形象高大的帝王脸上。几千年来,帝王们承担着拯救黎民于水火的“天授大任”,享受着统御万方的至尚威严…一他们霸气写春秋、雄才创江山的光辉功勋,也博得了今人的无限仰叹……但谁又知道,在这些经天纬地的霸业背后,“杀人盈野,流血浮杵”俯首可见,才俊冤魂徘徊不去,倩女幽灵涕泪飘飞…… 让我们从中国历史的“后门”走进,走进帝王们的“卧室”……捋下他们那一脸的矫揉岸然、那一身的光鲜功名,小觑一下他们的“私生活”……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
中国娼妓史王书奴著娼妓者何?“因要得到他人相当报酬,乃实行性的乱交,以满足对方性欲的,是为娼妓。” 中国娼妓史者何?“记述吾国历代娼妓赓续活动之体相,为有组织有统系之研究,以阐明其承变演化之迹,及互相因果之关系,叫做《中国娼妓史》”。 作者“少年时代曾经一度浪漫生活。十年旧林,依约扬州。此中黑幕,十得八九”。且有感于“娼妓问题”乃整个的“社会问题”,而出版界著术阙如,乃发凡起例,撰为是篇,以期引起社会的“特别注意”。
-
图说中国女性卢玲著《图说各国女性》其中之一款。关于女人的话题如同对爱情的评说一样古老,总有一些尘封的或者鲜润的发现激活着这个古老的话题。《图说各国女性》汇聚了近三百幅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绘图与照片,以佐释作家孤愤与理性的诠释,道出了伟大中国女性血泪斑斑的身世。五千年中华的文明史,积淀着五千年中国女人的屈辱,遮掩着五千年中国男人的羞愧。
-
永不逝落的文明徐光冀主编长江三峡地区人文景观荟萃,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位将升至175米,势必会有很多文物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久远的文明,国家专门成立了文物抢救保护专家小组,在三峡库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工作。本书主编徐光冀先生即显该专家组成员。 本项工?鞔?1993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0年。这期间几乎动用了全国所有的文物考古和相关学科的力量,有近百家高校考古文物和科研机构,上千名专业人员、上万名工作人员奋力参加。使三峡库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考古文物保护工地。十年来都保护了哪些文物?有哪些考古重大发现?本书从中遴选34个主要保护项目,包括张飞庙的拆迁与复建、石宝寨的保护、大昌古城的搬迁复建以及一些地下文物的发掘保护等等—— 作者都是在一线负责本项阔的专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新信息,保证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二百余幅精美插图,增强了现场感和收藏价值。2003年6月三峡工程二期蓄水,长江水位涨至135米。已有部分文物永沉水下,使本书更加具有保存的价值。
-
汪东兴回忆汪东兴著在那场堪称“史无前例”的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段大革命的中期”,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就是毛泽东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汪东兴同志长期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亲历了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前后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过程。他是这场惊心动魄斗争的见证者之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可靠的材料被披露了这场斗争的来龙去脉,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的原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发展和覆灭,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本书把我跟随毛主席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前后后活动经过写出来,希望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本书中,毛主席在武昌、长沙、南昌、杭州、上海、丰台等地的多次谈话,虽然地点、对象不同,但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为了保持历史的原貌,尽管内容上有些重复,我还是按照原来的记录抄录下来了。书中记录的毛主席各次讲话,有些事的判断或说话,以及我自己的某些表态和检讨,现在看来也许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妥当,但这都是历史真实情况。我相信读者会理解历史发展有个过程,人的认识会受一定的历史环境限制的,也受到实践的检验。我如实地写出来,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当代中国研究所大力支持。刘中海、金隆德、朱元石、刘志男、刘桂民和汪小燕等同志,对本书资料核对、记录整理、抄写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央党史研究室郑惠、魏久明、霍海丹等同志对本书作了审校。对此,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出版,主要靠当时记下的资料。现在看来是十分珍贵的。毛主席的讲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有的谈话是有感而发的,临场记录不可能句句记到,难免有遗漏的地方。本书的内容、观点,是以我个人的角度和认识整理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提出意见或批评。汪东兴1996年10月14日作者简介:汪东兴,1916年出生,江西弋阳人。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1932年6月参加工农红军红十军,参加了长征。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警卫局局长,江西省省委常委、副省长,从1947年至1976年9月,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近30年,著人《汪东兴日记》,并在报刊上发表过专著。目录:前言一、林彪急于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夺权问题讲了这样一段话:“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有了政权,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就有了一切。没有政权,就丧失一切。生产关系固然是基础,但是靠夺取政权来改变,靠夺取政权来巩固,靠夺取政权来发展。无论怎样干头万绪的事,不要忘记方向,失掉中心,永远不要忘记了政权。要念念不忘政权。忘记了政权,就是忘记了政治,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变成了经济主义、无政府主义、空想主义。那就是糊涂人,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掉的。二、林彪想当国家主席;毛主席问:“这个吐故吐得怎么样呀?大概吐得不多吧?对蒋南翔这样的人留下来的好,/毛主席说:”还是要以教育为主。/周总理说:“有的人长期挂起来呀?我以为还是下去劳动接触群众比较好。”……三、“读点马列主义的书”四、“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五、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后记
-
蒋介石官场术易阳著《蒋介石官场术》共分10章,其内容主要以民国历史为背景,以蒋介石几十年军法统治的具体事例为依据,研究蒋氏的政治权谋,揭示旧时代的官场黑暗和独裁、专制的反动,对于研究民国历史和传统官场社会,促进现实政治和吏治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性格决定命运,蒋介石一生成败都与他的性格有关,平心而论,蒋介石在旧时代的军阀混战中获得某种成功,与他性格中行事坚韧、决策果断、倔强不服输等某些因素有是分不开,但他更突出的性格特征,如专横独断、急躁偏激等副面因素,这是他在政坛失败之重要诱因,从政治行为的源头上看,蒋介石在政治手段上很少有现代的配方的东西,他十分注意从中国古代官场社会中吸取对他有用的东西,这是他作为旧时代的代表者本质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