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废帝老猫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朝有个皇帝,叫刘子业,小名叫“法师”,登基时才只有16岁,做下的种种荒唐暴行,不到一年,就被身边的人暗杀了。史称“前废帝”。 当初,刘子业当了皇帝后,杀死了他爸爸给他留下的辅政大臣,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刘子鸾,杀死了皇家最年长的长辈叔祖刘义恭并予以分尸剜眼;用粪水泼他爸爸的坟,还掘了他爸爸最喜欢的殷淑仪的墓;杀死了军队中最有威望的指挥官沈庆之,逼得自己的叔叔、镇守彭城边境的刘昶投奔北魏。他的另几个叔叔被他叫到首都建康软禁,分别称作“猪王”、“杀王”、“贼王”、“驴王”,其中“猪王”最倒霉,真的被当猪养在皇宫的秘书省里,不许穿衣服,在猪食槽里吃饭。不下十次,刘子业把他捆在木杠上,扬言要杀猪。 在生活方面,小皇帝的作为更加令人发指。他先是和自己已婚的姐姐刘楚玉乱伦,两个人最后合谋毒死了楚玉的丈夫。接着他又看上了漂亮的姑姑刘英媚,把英媚接到宫中后,毒死一个宫女抬回英媚家,谎称英媚病死,结果被英媚的丈夫识破。于是他干脆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姑父,此后给姑母改名叫谢娘娘,做起夫妻来。他的姐姐楚玉性欲很强,小皇帝爱姐心切,居然从卫队中挑了30名壮汉送给姐姐,并给他们定了个新职业,叫“面首”。除此之外,他还热衷搞聚会,让卫队奸污皇室的女眷,不从者则受到残酷的虐待。 刘子业在荒谬变态中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
1449大明惊变吴蔚 著“土木之变”是明王朝在历史上留下的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发生在河北省的怀来县土木堡。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两千余人借贡马为由,向明朝廷邀赏。把持朝政的大宦官王振发现瓦剌虚报人数,因此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原定马价的五分之四作为惩罚。瓦剌便借机制造衅端,于同年七月率大军向明边境骚扰。明军一败再败,战报传到京师北京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结果被瓦剌两万骑兵击溃,英宗本人于土木堡被俘,五十万明军“死伤过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土木堡之战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事例。史家通常认为,土木之变是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土木之变后,明朝再也无力对蒙古诸部进行远征。加上政治日趋腐败,此后,将士不敢再战,遭受重创的明军再也没有振作起来。而土木之变后,瓦剌兵锋极健,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局势十分危急。在国家的危难关头,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了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力挽狂澜,扭转了岌岌可危的局面。而后来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位,于谦反而被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事件。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段可悲可叹的历史。在本书中,不是单纯地以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为中心,“在历史中,背景才是主角”。所以,作者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人物与环境的关联上,如此,也是为了强调综合而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当历史人物处在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中,有太多人在各种位置,为各种利益,发展出错综复杂却稳定的规则。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都是一种自己的追求,都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所作出的不得已的选择,没有多少可以责和非议的,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或多或少地改写了历史。本书分为上下两编,选择了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发生的大背景,以人物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这两次著名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从而折射出明朝由盛转衰的演变。在时间跨度上,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英宗和景帝两朝,自明朝建国.一直到明朝中期,凡与两次事变相关的边防、军事、政治、人物,均有所涉及。对明朝一些有特点的现象,如宦官、廷杖等,还用了专门的篇幅来讲述,力求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再现这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
-
中国文字狱王业霖 著文字狱,作为一种特别的“牢狱”,在中国蔓延了两千年,为害甚烈,影响深远。本书通过系列文字冤案的演义和分析,揭露了从先秦至民初历代帝王、佞臣以及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心理。论从史出,时作褒贬,别具风味。
-
半夏读《史记》半夏本书关注《史记》中的几个点,通过作者颇具特色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向你展现他对《史记》读后的感想。该书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几个人读《史记》就会有几个人的读法。本书作者阅读的关注点也确实颇具特色,语言也蛮富现代感,通俗易懂,有些与你面对面交谈的意味。全书图文并茂,有史有据,可读性、趣味性很强。
-
帝王生活向斯 著在高墙围起的宫禁里,中国的帝王们过着神秘而奢华的生活,宫中之事都被镀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们的个性在一种极其放纵又极其拘束的氛围中奇特地发展着。然而,各年代的史学家对帝王们的私生活讳莫如深,偶有记载也只见于野史,这更增加了人们对帝王宫禁生活的好奇心。本书作者根据翔实丰富的文献史料,解密历代帝王如何封后纳妃、帝王帝后及皇子皇孙们的生活事典、宫中节令习俗等皇家政务和文化生活。以翔实的考据史料真实地再现了历代王朝皇家生活全景。
-
皇朝天运向斯 著中国二千余年的王朝岁月,五百余位封建帝王,自古以来都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天运色彩。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造豪华的宫殿,死后还要建造宏大的陵寝,希望身后被供奉于高堂大殿,继续享受子孙万代的顶礼膜拜。这些豪华宫殿和宏大陵寝,选址讲究、布局严谨,人文建筑和自然风水和谐统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本书作者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及深刻的思考为您拨开历代帝王宫殿陵寝的层层迷雾,细说千年皇朝兴衰之谜……
-
安史之乱石云涛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兼并,莫惧章程”,以至“黎甿失业,户口雕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
-
三国的碎屑李异鸣历史往往为一些个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状所左右。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摘取这一时期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碎片,通过细节显现出人性真实的一面,将真实还原于历史。全书共分为史景、史实、史料、君主、能臣、武将、计谋、典故、逸事等十四篇。
-
帝国崩溃前夜的那些事梅朝荣中国历史一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盘旋:一,旧王朝统治阶级腐败灭亡;二,军阀或变民集团乘机夺取政权,发生混战;三,混战的最后胜利者建立新的王朝,组织新的政府,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四,经过一段安定或繁荣的时间;五,又回到第一:统治阶级腐败灭亡。——如此这般,像走马灯一样,循环不已。外戚、宦官、两派斗争、朋党之争……一个帝国崩溃前发生的那些事,不外乎是这些,包括外国历史。古今中外,7个伟大帝国的覆灭往往在某件导火线下发生,《帝国崩溃前夜的那些事》将中外几个著名帝国崩溃前发生的历史,一一罗列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朝代的更替。因为辉煌过,所以没落更值得惦念,历史永远是我们当今的借鉴。
-
三国大外交张程★魏、蜀、吴,说不尽的三国风流事★全新视角解读三国外交连横合纵,尔虞我诈再现历史《三国大外交》一书2007年4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我的毕业论文《三国时期中国外交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写成的,叶自成教授拔冗做序。我在书中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将现代的一些外交理论和我的一些外交思想渗透到三国历史之中,呈现给作者一个我心目中的三国历史。:作者自荐《三国大外交》对吴蜀两次外交联盟的介绍和对联盟理论的穿插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特色的联盟征伐情况,非常深刻;其中对蜀吴荆州战略的深入分析,将盛传的“借荆州”细化、纠正为“换江陵”,为我们理清了一桩纷繁复杂的历史公案。书中有关秦旦通三韩、张特守合肥城等有趣的外交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外交生动有趣的一面,是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作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叶自成内容介绍在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强者如何才能越做越大,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就统一霸业?弱者怎样才能避战避强,在夹缝中艰难成长而不致被消灭?曹操的战略起点是乱世群雄中最差的,但却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战中脱颖而出。先弱后强,注重自我壮大;稳定外圈,集中力量消灭近敌……曹操打出了不同寻常的五张外交大牌。吴、蜀在兵临城下时仓促结盟,结盟不久便围绕荆州兵刃相见。主政者更换频繁、局势变化微妙、实力不断消长,在经历过血的教训之后,同盟之路将何去何从?南北对峙的僵局给辽东主政者公孙渊扮演天平中“关键少数”角色的机会。但对于一个弱者来说,首鼠两端、玩转三角的状态究竟能持续多久?……本书以现代外交理论解读三国历史,为我们揭开了三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外交战略的多彩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