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先秦史吕思勉 著,张耕华 编《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吕先生对其也颇为重视,屡次修订,并称:“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民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 本书前部分从三皇五帝到秦灭六国,非常清晰的叙述了中国先秦历史发展脉络;后部分专门将先秦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吕先生通过对先秦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引用资料从神话传说至考古资料,还原了夏商周三代的治乱兴衰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混战,呈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先秦时代。
-
中国通史吕思勉 著,张耕华 编《中国通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之作,一经面世即惊四座,是史学界公认的国史入门读本,畅销百年而不衰。内容包括: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等六篇,行文白话,易读易解,简明扼要,叙述具体,少概括之辞。全面梳理了自上古时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历史。是一本堪称优秀的经典中国通史普及读物。本书由张耕华教授撰写导读,对本书的写作历程、出版历史、修订过程、内容和学术价值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辅之吕思勉先生的手稿真迹,展现其写作的严肃态度和严谨精神。
-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著,张耕华 编《两晋南北朝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代表性著作“四部断代史”第三部。本书上承《秦汉史》,下接《隋唐五代史》,共二十四章120余万字。上部分纵向讲朝代更低,下半部分横向讲两晋南北朝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漫长、混乱而无序的时期,因此也是一段极难叙述清楚的历史,吕思勉先生取材自传统的二史八书、《资治通鉴》等正史资料,还旁征博引同时代相关的学术论著和出土的材料,并以史学家通贯的格局,索隐钩沉,纵横开阖,拆解纷乱如麻的两晋南北朝史。本书1948年出版,畅销近百年,经历时间的考验,依然是当代全面了解两晋南北朝的必读书目,对当代读者学习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
三国史话吕思勉 著,张耕华 编本书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比较特别的一部文史普及读物。吕先生用通俗易懂的笔调讲述了读者熟悉的三国故事。通过史料的整理、引用、考订等,区分了真实的三国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三国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不仅纠正了汉末三国的历史谬误,还对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作了精到的分析,并借助史事阐发事理。本书行文亲切朴实,颇为口语化,却又不失严谨。书中引用了大量可信的证据,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版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张耕华教授的指导下,增补了文本内容,导读。既完善了文本内容,同时指导读者阅读,领悟历史和文本本身的精妙。张耕华教授还为本书出版提供了诸多吕先生的照片和手稿,此次出版一并付印,留给读者缅怀和感受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
近代史学刊马敏 著《近代史学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本书是第27辑,分为七个栏目,其中“当代手工业史专栏”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国当代手工业史的图景;“经济史研究”“政治史研究”“思想史研究”“章开沅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术综述”“书评”则从不同方面展开中国近代史研究。
-
和田出土唐代于阗汉语文书荣新江 著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是目前所见西域大批汉语文书出土地的最西端。和田出土汉语文书对于研究唐代于阗乃至西域历史、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收录除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卷以外的已知海内外所藏和田地区出土的汉语非佛教文书。包括英国的霍恩雷收集品、斯坦因收集品、瑞典的赫定收集品、俄国收集品、德国吐鲁番探险队收集品、弗兰克收集品、日本的大谷探险队收集品,以及中国公私散藏收集品,共计300余件。
-
中国通史吕思勉 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本书从中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在理乱兴亡的同时更系统地梳理历史知识,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无论是史学观点还是编纂方法,都有很大的创新,突出体现了吕思勉的大历史观。
-
史通笺注刘知幾 著,张振珮 笺注唐刘知幾《史通》,对《史记》《汉书》等历朝史著,首次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全面总结史书编纂体例、评议史家学术成果。其内篇讨论史书体例、史料采集、作史原则,外篇总结史官制度、史籍源流,杂评史家得失。《史通笺注》以源于宋本的明万历张之象本为底本,吸收了如陆深、张鼎思、郭延年、陈继儒、黄叔琳、浦起龙、纪昀、卢文炤、孙毓修、顾广圻、程千帆等各家之校勘成果,详注有关知识背景、知幾用意,各篇前有解题,注意从史学理论角度,总结全篇要旨。末附有关刘知幾生平履历,及《史通》历代序跋品评等的多种附录。
-
新定三礼图聂崇义 著,丁鼎,孙蕴 校《新定三礼图》,为宋代人编写的礼图类专题著作,是宋代学者聂崇义参考当时尚流传于世的六种三《礼》图著作撰写而成,目前,宋代以前的礼图类著作均已亡失,聂氏此书为我们了解古代礼图研究情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史料。书中收图凡380余幅,每幅图都附解说,引经据典,分类阐释《周礼》《仪礼》《礼记》中涉及的冠冕、服饰、弓射、旌旗、器物、宫室等,对当代人理解古代繁复的礼仪活动很有帮助。为了方便读者使用,点校者对原书文字做了全面校勘,对疑难字词加以注释,对生僻字做了现代注音。
-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纪宗安,刘永连 编《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是中央统战部为在新时代加强海外统战工作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编写目的在于让留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发展与中外文明交往的历史,尤其是了解历史上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友好且密切的关系,了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联动世界各国、与世界各国共荣共生的对外关系理念和积极态度,了解中华文化在五洲四海传播和影响的重要历史地位。本教材既要讲清中华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更要突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积极影响和突出地位。本教材主要讲述丝绸之路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中华文明与其他各区域文明不断交往、融合的历史。从时间上说,起于史前时代中外文明交流始有曙光之时,经历漫长和复杂变幻的古代历代王朝,穿越大航海时代及近代百余年,直至当代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外关系新时代。从内容和形式上讲,本教材利用考古发现和典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档案等各种史料,讲述历史上中国与域外各国之间所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以及大小事件及其内在发展线索。本教材是一部针对留学生编写的思政教材。由于中外文明交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教材采取以时代主线与重要问题相结合的编纂体例,全书按时代顺序设置十五个专题,分为上、卞两编。上编“古代的中外文明交往”。从第一章至第七章,讲述宋元以前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交往的典型专题事例,主要内容有:人类文明的肇始与交流;丝绸之路的形成、拓展与变化;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及东亚世界的紧密联系与影响:从人员交往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碰撞,从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到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敦煌石窟与敦煌艺术,等等。下编“近代以来的中外文明交往”。其中第八章至第十三章,讲述明清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外政治、经贸、文化关系,具体包括大航海时代开启后中国与世界的密切交往,典型事例有传遍世界的中国茶、惊艳世界的外销瓷、风靡西方百年的“中国热”,近世中西方文明的冲突和影响等。第十四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线索,同时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外交往和文化交流。第十五章介绍了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结出的硕果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以及其形成的背景和包含的内容。书后附有“一带一路”大事记(2013—2020)和阅读参考书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余时间修读。本教材的内容结构既保障学生能了解中外文明交往历史概观,又选择性地深入剖析重大历史问题,加深学生对中外文明交往历史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