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匈奴通史林幹 著本书为有关匈奴历史的经典开拓之作。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研究匈奴历史文化,尽量搜集利用当时能找到的资料(另有《匈奴史料汇编》),力图把相关问题叙述得较为广泛、深入。同时,因为匈奴史是专门史,为了便于非专业人员阅读,本书内容在文笔上力求简明、通俗,以正面介绍匈奴历史知识为主,不作繁琐考证。对国内外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除必要辩明者外,一般不作过多讨论。对于书中引用的古代文献,或译成口语,或附加解释,使行文更加流畅。书中所涉及古代地名、专用名词,加注今时地名,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书末附录匈奴历史地图,匈奴世系和相关资料以及林幹主要著作目录,以便于研究者检索利用。
-
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熊铁基 著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奠基时代。这个时期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以后将近两千年各个朝代的制度,大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传统史学方法结合,对秦汉时期的官制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论述,是一部大型的断代官制史。全书共七十余万字,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为中央官制,下册内容为地方官制和有关的各种制度。本书全面叙述秦汉官制的源流、演变、发展,对秦汉时期官制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为了解和研究秦汉官制乃至中国古代官制的经典著作,被很多学者列入历史学研究必读书目。
-
魏学仁年谱魏白蒂 著魏学仁为金陵大学理学院首任院长,本书以中国传统年谱的风格,记录了魏学仁先生幼年成长、在金陵大学学习、工作及海外生活的经历。通过记录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与社会贡献等多方面情况如制作了中国第一部纪录片,亲自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日全食影片,同金陵大学迁往重庆,赴美参加原子能会议等,来展现作为科学家、教育家的魏学仁先生对社会的贡献。本书的撰写前后历经数十年,发掘并整理了大量史料,为金陵大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商与会徐胜平 著本书集合了中国现代商会职业化管理实践者、中国现代商会实践理论研究探索者徐胜平十余年来从事商会、协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和实践感悟,并对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深度的辩证论述,对中国现代商协会的运营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思路。书中的文章通俗易懂,观点鲜明,为促进中国现代商协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质建议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全国商协会界人士的广泛认,并被相关媒体平台广泛转载。
-
北京学研究报告 2018北京学研究基地 编为了展示开放课题的成果,体现开放课题的特色,《北京学研究报告 2018》集中汇集了2015年至2018年的开放课题主要研究报告成果。报告共有10份,其中2015年4份,2016年1份,2017年4份,2018年1份。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一城三带(“一城”即历史文化名城;“三带”即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及地方学发展等方面。其中,《北京市核心区四合院文脉传承价值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契合性研究》《张恨水笔下的老北京城市图景》《近代北京城市指南研究(1840-1949》)《部分省市直管公房改革的几种模式及对北京市的启示、政策建议》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北京老城的文化遗产和旅游、历史发展、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有助于呈现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促进四合院的保护发展,为当前的直管公房管理提供策略参考。《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非遗资源挖掘与发展保护研究报告》《北京长城文化带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传统村落非遗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历史上中国大运河与北京运河》《三山五园与周边村落文化保护策略研究报告》,主要研究了北京三个文化带相关的非遗和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发展历史、村落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主题,结合调研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相关对策,对于当前三个文化带的保护建设具有信息和决策方面的借鉴意义。《新疆各地区地方学发展调研报告》主要系统探讨了地方学和新疆地方学发展的现状、对策问题,有助于更好了解新疆地方学的发展情况,促进中国地方学的发展。
-
慈禧皇陵徐鑫 著本书讲述了清朝太后慈禧及其陵墓的相关故事。慈禧作为晚清主要政治人物,生前作威作福,玩弄权术,不仅单独营建自己的陵寝,还穷尽所能维修和重建。死后的慈禧将无数的珍宝带入地下,以供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享受。但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如此厚葬招来的却是飞来横祸,军阀孙殿英贪财盗墓,打开慈禧陵地宫后,将旷世珍宝盗掘一空。本书不仅介绍了慈禧陵的选址、营建、陵寝之谜,还介绍了慈禧陵的特点,以及陵寝被盗、盗案审判和珍宝的去向,还有关于慈禧陵地宫的科学清理等内容。
-
《黑龙江驿程日录》校注屠寄,撰,胡坚,校 注《黑龙江驿程日录》,四卷,是中国近代知名学者屠寄于清代末年随钦差大臣延茂(杜松岩)赴黑龙江查办事件的行程日记。这部《日录》,起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二十五日,迄于同年十月廿七日,凡六十二天,逐日记载屠寄等人从京师皇华驿始发,大致依照驿程,经直隶、盛京将军辖区、吉林将军辖区、内蒙古和黑龙江将军辖区,而至黑龙江会城齐齐哈尔使馆,约三千五百里的旅途见闻,真切地反映出清末中国社会及时局的诸多面相。更重要的是,《黑龙江驿程日录》还是一部研究边疆史地的学术著作。在《日录》中,屠寄对沿途的山川地貌、古迹名胜、风土人情和物产地利等甚为留意,有大量的记录、精深的考辨与精辟的见解。
-
司马辽太郎中国游记 福建纪行司马辽太郎 著本书是“司马辽太郎中国游记”系列中的一本。这一系列是司马辽太郎先生游历中国时写下的珍贵的中国印象,记录了这位日本重量级作家对中日两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入思考。这本《司马辽太郎中国游记??福建纪行》记述了司马辽太郎先生1984年到访中国福建的所见、所感、所思,包含了大量关于中日两国,尤其是日本和福建的历史文化、地理风俗的对照思考。全书夹叙夹议,文采斐然,且颇具幽默感,字里行间流露着文化交流的诗意。
-
司马辽太郎日本游记 奈良近江纪行司马辽太郎 著《司马辽太郎日本游记??奈良近江纪行》一书是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先生游览日本传统文化中心——奈良、近江时的所见、所感、所思。司马辽太郎先生在日本被称为国民作家,他的任何创作都要到那块土地去,认真感受每个地方的风土特性。因此这本书是作者对日本奈良、近江的一次历史文化巡礼,读来既轻松幽默又有良多的收获。作者借助文字带领读者走进奈良、近江古朴而风雅的窄巷,借一物一景向读者娓娓道来日本文化的根源。
-
中国城市文明史薛凤旋 著当今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每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非农经济的支点。然而,城市的意义并不只体现在实用功能上。作者极富创见地将城市作为观察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切入口,系统地剖析了几千年来文明的发展与历史的演进怎样体现在城市建设中。本书以大量中西文献及前沿考古成果为依托,从军事和政治体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等方面梳理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当下的城市发展脉络,力求细致还原五千年中华文明和城市的变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