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乱世人心王宏杰 著“五代史三部曲”系列作者为旅美历史学者王宏杰先生,该系列第一本《乱世人心:从晚唐到五代》以晚唐至五代初期的动荡历史为主线,首选正史文献,同时参考杂史、笔记、类书、文集、民谣及墓志等资料,对一批晚唐五代乱世中极具特色的历史人物进行个案探讨——其中有帝王、文臣、武将、僧侣,亦有商贾、流民、盗匪和那些闪光的女性。这些人物在乱世中各自的抉择与最终的命运,往往关联交织、成败相继,共同演绎纷繁历史变局的同时,也照见千古不变的人性和人心。
-
近代笔记过眼录徐一士,李吉奎 整理本书是掌故大家徐一士的文史掌故著作。记述了徐一士所见的11种笔记,如《述德笔记》《杏轩偶录》《瓜棚闲谈》等,述其概略,间附考订,或辨正史实,或补正原委。这些笔记所记多是军国大事,属于亲历亲见亲闻,读来饶有趣味。此次出版,以连载于1941—1943年《中和》月刊的初版作底本,重新整理并适当分段、作注。
-
甲午战争与台湾百年命运张仕荣从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台到1945年台湾光复,再到当今来之不易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局面,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台湾问题必须放在中华民族苦难与辉煌并存的史诗般的壮丽征程中,才能深度解读大陆和台湾同胞百年来的郁郁悲歌,并憧憬两岸携手迎接民族复兴的煌煌前景。本书主要从历史角度来阐述台湾百年风云,讲述两岸关系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进而展望国家统一的美好前景。
-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的综合性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编《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是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的综合性学术文集,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侧重介绍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收录相关专业的新近研究成果,涵盖中国文学、文献、历史、考古、艺术、中西交流等多个领域。编辑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委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家高校和学术机构,主编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刘玉才教授,作者多为国内外一线学者。《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十六期)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纪念周绍明教授专栏、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专题,反映了中国文学、文献、历史等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
-
今注二十四史 南齐书王鑫义,张欣《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载南朝齐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共23年的历史。全书原为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包含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今注本二十四史?南齐书》选取存世最佳版本为底本,辅以多种参校本,全面纠正现行校点本中的校点错误,形成一套新的校点横排繁体版本。在保证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础上,对原书职官、名物、地理、典故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注释。在校勘、注释过程中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形成一套研究成果与经典史书契合一身、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辉映互证的典籍,注释深入浅出,适合各类读者参阅,为《南齐书》整理与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
金元医籍语言研究涂海强本书为学术专著。金元医籍不仅是研究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医籍文献中口语性的语料,具有汉语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本书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归纳分析、数据统计、文献互证等方法,同时运用共时对比和历时比较相结合、医理与文理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等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各种研究方法,以全面系统地研究金元医籍词语释义与量词特点,探求语言深层次动因与机制。其中,词语考释期望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在收词、释义、提供语源和始见书证等方面能对各类语文辞书的编纂和修订起到补充完善和纠误的作用;对金元医籍量词的研究,期待充分地反映量词系统的新质要素与旧质要素,对够建汉语史量词系统有查缺补漏的作用。总之,本书旨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的优良传统,促进汉语史与医籍史的研究。
-
古史考存刘节本书收集刘节先生1949年以前发表过的论文20篇,为其主要考证文章之结集,其中有对中古史、古籍和古器物的考释文章,也有对古代语文及诸子思想的比较研究,包括《洪范疏证》《好大王碑考释》《汉熹平石经周易残字跋》《周南召南考》等,其中《洪范疏证》成功地运用比较归纳方法,广引先秦典籍及青铜器铭文考辨分析,举出篇中“皇”字之训义、韵语的协韵规则等项确证,论证其撰成必在战国时期,此说后来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刘节先生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征引包括历史学、地理学、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考古学等门类的典籍,翔实论述且又见解独到。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荣新江 主编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法方在1970年代以前制作35毫米缩微胶卷,向全世界发行,可惜为黑白图版。以往的出版也是基于黑白图版,对于文物原貌原色、批注、图画等的阅读和欣赏均造成一定不便。本次本社收录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西域考察时所收集的全部敦煌文献,以伯希和编号为顺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题,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献。本丛书预估100余册,中式翻身,8开特精装,布面,加函套。内文总体繁体竖排,以伯希和(Paul Pelliot)之姓“Pelliot”编号(缩写为“P.”)为编排顺序,对黑白版做彻底的校订修正,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定题。凡题皆先列伯希和编号,后接定题成果,繁体横排于图版之下。本书所收范围包括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所获全部汉文文献,以及原列入汉文文库的粟特语、于阗语、龟兹语、梵语和部分回鹘语文献;部分汉、藏文同卷共存,既有汉文文献编号也有藏文文献编号的,早年被抽出列入藏文文库,现也抽回汉文文库刊出。年代上起魏晋,下讫宋元,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既包括佛教典籍、道教佚书、四部文献,也包括公私文书、绢纸绘画等。全书图版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拍摄、提供的全彩高清图版,高度还原原卷面貌。文献题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由荣新江教授为首的编委会全部重新研究定名。第一册前部有荣新江教授撰写的研究前言,介绍法藏敦煌文献的获取、收藏、研究和本次出版情况。前言与凡例同时也译成法文、英文,方便海内外读者利用。各册发表全部文献图版及全新定名,并对卷轴整体、外题、装裱形态予以展示,前附最新定名目录。全书末册将说明定题依据,编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解题目録》,提示写本的残存状态和首尾题情况,给出定题的文献和研究依据。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荣新江 主编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法方在1970年代以前制作35毫米缩微胶卷,向全世界发行,可惜为黑白图版。以往的出版也是基于黑白图版,对于文物原貌原色、批注、图画等的阅读和欣赏均造成一定不便。本次本社收录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西域考察时所收集的全部敦煌文献,以伯希和编号为顺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题,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献。本丛书预估100余册,中式翻身,8开特精装,布面,加函套。内文总体繁体竖排,以伯希和(Paul Pelliot)之姓“Pelliot”编号(缩写为“P.”)为编排顺序,对黑白版做彻底的校订修正,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定题。凡题皆先列伯希和编号,后接定题成果,繁体横排于图版之下。本书所收范围包括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所获全部汉文文献,以及原列入汉文文库的粟特语、于阗语、龟兹语、梵语和部分回鹘语文献;部分汉、藏文同卷共存,既有汉文文献编号也有藏文文献编号的,早年被抽出列入藏文文库,现也抽回汉文文库刊出。年代上起魏晋,下讫宋元,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既包括佛教典籍、道教佚书、四部文献,也包括公私文书、绢纸绘画等。全书图版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拍摄、提供的全彩高清图版,高度还原原卷面貌。文献题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由荣新江教授为首的编委会全部重新研究定名。第一册前部有荣新江教授撰写的研究前言,介绍法藏敦煌文献的获取、收藏、研究和本次出版情况。前言与凡例同时也译成法文、英文,方便海内外读者利用。各册发表全部文献图版及全新定名,并对卷轴整体、外题、装裱形态予以展示,前附最新定名目录。全书末册将说明定题依据,编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解题目録》,提示写本的残存状态和首尾题情况,给出定题的文献和研究依据。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荣新江 主编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法方在1970年代以前制作35毫米缩微胶卷,向全世界发行,可惜为黑白图版。以往的出版也是基于黑白图版,对于文物原貌原色、批注、图画等的阅读和欣赏均造成一定不便。本次本社收录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西域考察时所收集的全部敦煌文献,以伯希和编号为顺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题,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献。本丛书预估100余册,中式翻身,8开特精装,布面,加函套。内文总体繁体竖排,以伯希和(Paul Pelliot)之姓“Pelliot”编号(缩写为“P.”)为编排顺序,对黑白版做彻底的校订修正,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定题。凡题皆先列伯希和编号,后接定题成果,繁体横排于图版之下。本书所收范围包括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所获全部汉文文献,以及原列入汉文文库的粟特语、于阗语、龟兹语、梵语和部分回鹘语文献;部分汉、藏文同卷共存,既有汉文文献编号也有藏文文献编号的,早年被抽出列入藏文文库,现也抽回汉文文库刊出。年代上起魏晋,下讫宋元,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既包括佛教典籍、道教佚书、四部文献,也包括公私文书、绢纸绘画等。全书图版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拍摄、提供的全彩高清图版,高度还原原卷面貌。文献题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由荣新江教授为首的编委会全部重新研究定名。第一册前部有荣新江教授撰写的研究前言,介绍法藏敦煌文献的获取、收藏、研究和本次出版情况。前言与凡例同时也译成法文、英文,方便海内外读者利用。各册发表全部文献图版及全新定名,并对卷轴整体、外题、装裱形态予以展示,前附最新定名目录。全书末册将说明定题依据,编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解题目録》,提示写本的残存状态和首尾题情况,给出定题的文献和研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