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陳玲,蔡小麗,王迦南 编著这是一些有关中国、有关晚清的珍贵明信片。它们由昔日在中国的外国人制作,而后贴上大龙票,经过漫漫征途,辗转到达英、法、德、奥、意、美、日……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历经风雨,历经战乱,趟过绵长的岁月之河,周周转转,后回到一对中国画家夫妇的手中。阅读这些明信片,就像是跟随一位当时的西方人在晚清中国走了一遭,看不尽的神秘与新奇,数不完的愚昧和落后,还有那重重苦难、种种屈辱、深深忧伤,交织成一曲大清帝国的悲凉挽歌。翻开此书,那晚清的气息扑面而来……
-
西潮蒋梦麟 著本书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中国的百年历史,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蒋梦麟先生的人生历程(童年私塾、新式教育、留学美国、报效祖国)与激荡的百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建立在作者深厚学养上的精辟反思熔于一炉,历历如在眼前。用作者的话说,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这样的“近代史”比教科书上的近代史要丰富得多,有趣得多,深入人心得多。
-
亲历长征刘统 整理/注释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创造的英雄史诗,本书是亲历者的回忆,每一篇都体现出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豪迈精神;在艰苦的岁月里,正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优良作风,使这支队伍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壮举,本书是对这段历史原始的记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英雄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
大逃港陈秉安 著本书是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秉安的长篇报告文学,讲述的是1950年到1979年间发生在深圳河边历时30年的百万人“大逃港”事件。这是国内本专门揭秘大逃港事件的书籍,真实再现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大变局前夜的历史。
-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杨天石本书为作者继《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1》、《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之后又一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全书主要内容分为抗战时期、国共谈判、战后中国、退守台湾等四部分,通过引述和研究蒋介石日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就相关历史时期蒋介石亲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解说,提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内容包括:绥远抗战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转变、蒋介石与德国反纳粹地下活动补述、蒋介石收复新疆主权的努力、蒋介石为何拒绝在《延安协定》上签字、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枪毙孔祥熙亲信及其反贪愿望、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上海“打虎”、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陈洁如回忆录何以尘封近三十年、蒋介石谋划与苏联合作反攻大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晚年感情危机等。
-
张居正帝鉴图说(明)张居正 马自强 吕调阳《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由一个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圣哲芳规”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下篇“狂愚覆辙”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全书选取历史上的帝王典故、人物纪传及文人笔记,并附有相关的评点解说。关键之处随文配图,因内容与形式的仔细精彩,自问世即受青睐。本书在选取事例时上编以《易经》的“九”(老阳,九九八十一)为数,下编以“六”(老阴,六六三十六)为数,用以区分善恶,暗合天地阴阳大义;每一则事例都有情节、有人物,内容皆出自史籍,讲释部分采用了当时的白话文,今天读来一点也不费劲,所述文辞十分优美,故事娓娓道来、发人深省。
-
历史时间线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从30万年前智人的出现到今天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从三大宗教的兴起到伟大文明的衰落,《历史时间线:时空坐标下的人类全景图》将过往的全球图景以时间为线索全部融汇在一起。书中的每一页都在追溯过往的历史,通过时间线之间的比较呈现出真正的全球史观。全书将世界历史划分为9大时代,每一时代都配有丰富的地图、历史图片,介绍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与历史文物。全新的年表设计,将全球各地同一时代上演的历史事件编排在一起。约公元前2700年,埃及法老在吉萨建立起恢宏的金字塔;而在遥远的东方,古国印度的西部——印度河两岸的村庄逐渐变成了城市。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此时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刚刚建立,邻国日本则进入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历史时间线:时空坐标下的人类全景图》编排简明,内容全面,纵向串联,横向比较,约300幅令人震撼的历史图片和地图,能够多维度呈现古今世界,比较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轻松俯瞰数千年人类文明史。
-
狄青仝相卿狄青出身寒门,年少时曾横行乡里,后因与人发生冲突,避祸来到京师开封,拔足行伍。在宋夏战争中狄青崭露头角,皇祐年间,曾请命平叛侬智高叛乱。狄青领兵夜袭昆仑关,归仁铺之战更是一战成名,平定了让宋仁宗十分头疼的侬智高叛乱。班师回朝后,狄青以武将身份官至枢密使,位高权重,然而却受到以欧阳修为首的士大夫的攻讦。后狄青被贬外任,郁郁而终。
-
包拯赵龙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的杰出代表,以为政清廉、公正执法、断案如神著称于世。时人呼其“包待制”,民间呼其“包青天”。自宋朝以来以包拯为主角,衍生出众多历史演义、戏剧小说并历代相传。这些戏说多数于史无证,却激起人们探讨历史上的包拯究竟有何高明之处的极大兴趣。本书立足史料,依据正史、笔记小说等文献以及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包拯生平经历的详细梳理,为世人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包青天”。
-
中国史纲翦伯赞本书共分两卷,卷主要讲述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分为前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古代社会及初期封建社会四个部分,作者按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演进轨迹,将先秦史追溯到北京猿人的出现,将原书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与氏族社会,肯定了殷商是“中国史上之奴隶制经济的阶段”,阐明了西周封建论,确定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即初期封建社会。第二卷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不仅注重文献资料的考辨,更充分利用当时的考古学成果,将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为一。如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边疆屯戍、烽燧制度、兵役制度、户籍制度等提供了很多史料,弥补了史籍记载之不足。又如大量汉代画像砖的出土,提供了汉代人们生活和战斗场景、音乐舞蹈、喜剧等方面形象资料,本书对这些考古新发现做了深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给予新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