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后困扰唐廷一个多世纪的痼疾,但藩镇割据并不是藩镇研究的全部。本书涉及藩镇的形成及其存在条件、藩镇的类型及动乱的特点、藩镇与中央政治和财政上的互动等诸方面,基本勾画出唐代藩镇的真实面貌,对以往学术界忽略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了补充和澄清,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唐代藩镇研究代表作。
-
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方诚峰 著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北宋哲宗、徽宗朝(1085—1125)的政治史。为避免将政治史简化为政治斗争史,本书从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入手,重新梳理了北宋晚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演变过程,进而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特质。首先,全书始终围绕宋代“士大夫政治”这一大主题,说明其多层次的理想在北宋后期政治实践中逐渐异化的过程,而前人多所强调的党争、腐败等北宋晚期的政治困境,就是这一异化的副产品。其次,本书从技术与观念的层面,说明了帝制政治在北宋晚期展现的弹性与多元性,而非某种固定的趋势,这也是为了跳出泛论君权强弱大小的思路,寻找理解王朝体制的新方式。除订正初版疏误、补充若干新论证,还新增一篇附录,对近年来宋代政治史研究取径进行了总结。
-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杨斌 著“云南”一词的起源与变迁,与历代中原王朝“统合”这块区域的过程息息相关。了解云南就了解了历史性的中国。本书将云南视为一个边疆进程,许多“演员”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理解为一个不断变化与转型的历程,而不只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作者在全球史的脉络背景中书写地方史,从军事、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方面追溯了我国云南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阐述了云南在全球跨区域网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章从西南丝绸之路切入,讲述了全球脉络中的云南。第二章则讲述了云南自古以来如何是中华的一部分。第三章到第六章则进入政治、经济分析,阐述了云南土司制度的兴衰以及明清时期的经济转型,并探讨了云南完全纳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过程。
-
人海之间杨斌 著1600多年前,法显浮舟从印度洋取经归国;1300多年前,义净成为第一位经海路完成中国-印度航程有名有姓的中国人;八九百年前,中国制造的海舶在广袤的印度洋上驰骋,中国的技术在东南亚和印度洋扎根。与此同时,“海底磁山”、“美人鱼”以及“人参果”的故事也辗转从西向东流传到中国,演化为中国的文化传统。这一切,正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先声。然而,郑和之后,中国海舶再也不出马六甲海峡,中国和印度洋渐行渐远。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曾经到访,为什么古代中国最终失去了印度洋?当代学者通常把古代中国视为陆地国家,而本书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另一面:古代中国同时也是海洋国家、海洋大国。本书根据文献材料和考古发现,试图构建过去发生但逐渐被时间沉淀、掩盖和湮没的人、物、事。从海洋的角度来探索古代中国,这是理解近代中国之轨迹的一个独出心裁的切入点。
-
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王寿南 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为王寿南先生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为近代著名出版家和教育家王云五及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全书共十章,对自唐睿宗景云元年起至唐亡为止之节度使、观察使、都防御使、经略使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叙述唐代中央政府对藩镇控制力的演变。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虽距离初版已过半个世纪,但仍是唐代藩镇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尤其是作者为写作《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所制作的唐代藩镇总表,包含86镇,藩镇1333人,几乎将唐代藩镇网罗在内,内容详尽,为全书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为后来研究者打下重要基础。
-
从开国斗到亡国宗承灏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最激烈的朝代,终其一朝,皇帝斗阁臣,阁臣斗阁臣,阁臣斗宦官,斗争之惨烈,花样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而无休无止的内斗,也耗尽了明朝的国力。嘉靖大礼议:皇帝斗阁臣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无嗣,其堂弟朱厚熜继位,称嘉靖帝。此后,关于以谁为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嘉靖帝与朝臣们争论不休。冲突最激烈时,包括内阁大学士毛纪在内的二百余名护礼派官员集体跪于左顺门外情愿,换来的却是嘉靖帝当廷杖责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这一顿棍棒之后,敢与嘉靖帝唱反调的大臣越来越少,皇权一度压倒阁权。严嵩与夏言的角力:阁臣斗阁臣严嵩与夏言本是同乡,夏言一度将严嵩视为自己人。严嵩表面上对夏言很恭敬,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想扳倒夏言。1548年,针对是否出兵收复河套一事,严嵩利用嘉靖帝不愿出兵的心理,与力主出兵的夏言唱反调。最终,夏言失败致仕,但严嵩仍觉不足,再次上疏弹劾夏言离京时怨谤皇上、纳金受贿等等,终于激怒皇上,下令将夏言斩首。东林党人挑战魏忠贤:阁臣斗宦官1624年,东林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倒魏运动”。面对文官们的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一起长跪在明熹宗朱由校面前哭诉,最后博得了朱由校的同情和支持。逃过一劫的魏忠贤转头就对东林党发起了残酷的反击,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六君子”被投入诏狱,后遭到秘密杀害。东林书院也被拆毁,其木料与田地变卖后所得被运往苏州,用作魏忠贤生祠的修建之资。翻开本书,领略明朝残酷无情的权力斗争!
-
宋神宗与王安石吴钩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期的重大改革,它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利民还是害民?抑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引发的争议至今不断。但无可否认的是,变法的许多举措极其前卫,甚至领先了时代近千年!1067年,20岁的宋神宗赵顼接手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帝国:内因三冗问题而财政困顿,外有辽国、西夏等势力虎视眈眈。该如何处理危机?司马光、张方平等保守派主张循旧路,节流到底。唯王安石,从开源的角度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大纲,深深吸引了天子。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围绕富国、利民、强兵,逐一推出变法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生等诸多领域,尤以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最具颠覆性,体现了近代才出现的国家经营思想。书中对这些变法举措的出台、推行、争议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但变法损害权贵利益,挑战传统观念,引发满朝攻讦。书中细腻还原了保守派与变法派间火药味十足的攻防战,生动展现了北宋治国精英的群体面貌——既有宋神宗、王安石的积极进取,也有司马光、文彦博等人的保守乃至迂腐。本书摒弃过往以全知视角点评历史的做法,力图带领读者回到现场,跟随主角们一起经历那段跌宕起伏的不凡过往。
-
经纬华夏许倬云 著“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围绕这一发端,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作者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重新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在五千余年的长程叙述中,作者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以赤子之心瞻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
成为雍正李正 著他是今天故宫的当家IP,他的故事,是后世无数清宫剧、穿越剧的“大学”。 勤政、多疑、冷酷、重情……似乎我们对这个复杂的雍正并不陌生,再加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也成功把这位帝王塑造成了我们身边一位熟悉的老伙计。可他到底是怎样的?那段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 本书详细阐述了雍正这位“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成长之路,以及掩盖在“康乾盛世”背影下的雍正一朝的真实面貌。全书结合了大量的史料分析,系统梳理了相关的档案文献,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再现了清帝国拐点时期的历史群像。 特别是关于雍正本人,是结合对其他历史性人物的生动描绘所塑造而出。借外部视角、借他人之言,在轮廓清晰的雍正正颜之外,带来一份我们不曾留意过的雍正侧写。而与此同时,那个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的雍正王朝,就这样款款而来。
-
文人的另一面[马来西亚]温梓川 著,钦鸿 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离我们已经相当遥远了,温梓川去世也已近二十年,但他笔下的那些文采飞扬、神态各异的前辈文人,那些精彩纷呈、有声有色的文坛往事,却还是那样地令人悠然神往。这当然不仅是那些文人文事自身的魅力,无疑也有作者温梓川辛勤耕耘、妙笔天成之功。他为我们在往昔与现今、中国与南洋之间搭建了一条文学对话的桥梁,为我们了解文坛的过去、了解他本人的生命历程,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