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从潜人到星际人赵河清 著潜人是动物进化为人类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或阶段。生命的硬件和软件进化可能性与哺乳类动物进化局限性的矛盾,是以超生命的人类诞生来解决的。而人类的诞生,即是作为生命的潜人为一部分构件,非生命的中介为另一部分构件,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二者有机结合这样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当世界历史由大西洋时代转移到太平洋时代,欧洲向工业社会跃迁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亚洲重演了,人类历史跃迁的规律也在亚洲的崛起中体现出来。历史能够说明历史本身,李约瑟难题已不再是难题,虽然它仍然是一个问题。人类是以中介化方式生存于一颗特定星球表面的物种,超人类是以中介化方式生存于星际问的物种。
-
《史记》写作文化研究杨丁友 著本书是关于《史记》写作文化的研究专著。全书共六章,从《史记》写作材料采集、写作构思、写作叙事、以人物中心的创新、写作艺术,以及写作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为《史记》的读者提供了解读《史记》的另一条途径,有较深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
闺阁与画舫李汇群 著《闺阁与画舫: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江南文人和女性研究》重点考察清代嘉庆道光年问(1796—1850)江南文人与女性的交游唱和以及相应的文学创作。“闺阁”,指能诗善文的闺阁女诗人;“画舫”,得名于清代中期出现的几部记载江南城市轶事的笔记,在书中借指那些与文人唱和的“名妓”。嘉道文人对“闺阁”与“画舫”的书写中,存在着一些相同的特点,这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女性观念,并折射出他们特殊的生存状态。
-
未名中国史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编《未名中国史(2001~2007)(套装上下册)》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论文结集,精选中心学者张希清、李孝聪、阎步克、王小甫、荣新江、邓小南、陈苏镇、刘浦江、臧健、罗新、辛德勇等在2001—2007年间撰写的史学论文四十余篇,内容涵盖上起秦汉、下讫明清的历史时期,涉及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
中华古帝与文明研究蒋南华 著《中华古帝与文明研究》收录了中华上下七千年概略、论炎黄五帝生活年代、炎帝神农生年小考、略论黄帝其人其事、尧舜禹及其生活年代、再论炎黄等人的生活年代——中华文明七千年绝非臆说、中华文明岂止五千年——三论炎黄等人文之祖的生活年代、世界文明史上独占鳌头的奇葩等众多论文。历史悠悠费计年,炎延五百士轩辕;轩辕往后千年过,才是唐尧虞舜天。
-
书写历史朱渊清 著作为当今活跃的一位史学工作者,作者不仅在书中娴熟地使用了各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同时又将现代西方语言分析哲学、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运朋于其研究中,尝试理解从新石器时代直至当今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底蕴。全书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全书主体部分分三章:第一章《历史的书写》回答了什么是历史学这一最基本问题;第二章《文本考据》讨论了文本考据的技术和方法;第三章《文化的理解》从知识社会史的角度论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探讨了理想形态中文化理解的概念。余论部分从方法、组织、课题三方面讨论了中国历史学的现代化之路。
-
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瞿林东 主编20世纪的中国史学,是中国史学史上充满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一页,同时它也经历了艰难和曲折的过程,然而艰难和曲折并不能阻止它的前进和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在20世纪中国史学中极其鲜明的反映。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和突出成就,使广大史学工作者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本书的撰写宗旨,是力图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作一初步分析。而分析的目的,则是为了更明确地认识、总结和继承这份遗产中的珍品,更全面地把握和评价20世纪中国史学的整体面貌及其成就,更深刻地揭示史学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现象。本书的内容包含绪论、专论、后论三编:绪论论述1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背景、总相和评价方法。专论分析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中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史学界的同行都很关注的问题。后论是对绪论和专论作扼要的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史学将以怎样的面貌进一步走向世界。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王学典 著《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学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
-
史学要论刘大钊 著李大钊(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学术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史学要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李大钊在唯物史学方面的观点,他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讨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史学与其相关学问间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等六个专题。当时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并不全面,而且缺乏深度,虽然李大钊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并非尽善尽美,但作为先驱者、拓荒者,他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吕思勉文集吕思勉 著全套六种十一册:白话本国史 (全两册),《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共五篇:上古史;中古史(上、中、下);近古史(上、下);近世史(上、下);现代史。分上下两册,共百万余字,洋洋大观,以朴实流畅的笔调,对这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行叙述、考证和议论,是吕思勉先生所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所为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1920年12月,拟定写作序例,至1923年完成全书的编撰。1923年9月,《白话本国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并一再重印,成为20世纪23年代发行量很大的一部中国通史。1931年,吕先生应商务印书馆的要求,对第三篇第一章“南宋和金朝的和战”的文字作了一些修改和删节,作为国难后的修订本继续发行,1935年,修订本已发行到第四版。本次《白话本国史》的新版,以一九二三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本,参照了作者生前的修改和吕翼仁先生的校订,原书直排繁体、双行夹注,现必为横排繁体、单行夹注。原书的一些讹误也作了改正,其它如皆惯用词、行文遣句、概念术语等,则基本未动。作者的眉批,新版以页下注的方式以注明,以便读者参考。《白话本国史》采用的是民国纪元的方法来纪年,以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为基准,民国纪元之前是倒向逆推,称民国前某某年,简称前某某年。先秦史《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是中国现代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断代史的第一部。《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初版于1941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吕著其他各部断代史一样,《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列为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的专著汇编之二,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书后附有人名、地名、引用书目和篇名的索引。《先秦史》在“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秦汉史《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吕思勉系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著述丰富,成就卓著。《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先期出版的《先秦史》一样,《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本次《秦汉史》的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实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各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除订正子原书的一些讹误之外,其它如习惯用词、行文遣句、概念术语等,均未予改勋。《秦汉史》的札録,原是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所做的摘録,文字非常简略,有些只是揭示性的辑要,但都标有相应的页码,现以页下注的方式,附在正文之中,以便读者参考。两晋南北朝史(全两册)吕先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和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的对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隋唐五代史(全两册)《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最后一部。本次新版,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隋唐五代的历史。本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的对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次新版《隋唐五代史》,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十五章,章节顺序,章节标题及删节的正文叙述,均按原稿加以恢复补全。除将原书的繁体直排、雙行夹注必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外,还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其他如习惯用语、行文遣句、概念术语等,均未予必动。吕思勉读史札记(全三册)吕思勉先生的读史札记,曾有部分编辑成书。由于历史的原因,已刊订的札记(除《燕石札记》)外,都有程度不同的删节。此次重印《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汇总了吕先生的全部已刊和未刊札记共762条,一百余万字。删节的部分,均按原文加以恢复补全。读者不仅可以见到吕先生读史札记的“全璧”,还可以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进一步研讨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