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房锐本书是对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学者孙光宪及其笔记小说《北梦琐言》的专题研究。作者细致考证了《北梦琐言》的重要文献来源,详细介绍了《北梦琐言》对后世史学、文学及近现代学者的影响,校正了今本《北梦琐言》、《旧五代史》及《册府元龟》等书的若干讹误,辑出了十五条前人未发现的佚文,并对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讹误进行了补正。其研究成果不仅对孙光宪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唐五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国民党研究李敖研究国民党,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炒大菜式”,是做大刀阔斧式的大面手艺;第二种是“炒小菜式”,是做细部绝活式的精致针线;第三种是 “炒杂碎式”,是做一锅炒式的综合零星处理。“炒杂碎式”的其实倒是满适用的,因为文体自由,一切不拘,何况国民党本身就是老杂碎,如今炒之,谁曰不宜?
-
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臧嵘 著《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土城集》分三部分,历史教材学概说、中国古代史论丛、专题探究、地域谱牒文化拾零。内容包括:历史教材学的研究范围、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裁、历史教科书编写原则等。
-
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韩琦该书主要汇编《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昭代钦崇天教至华叙略》《钦命传教约述》《正教奉褒》五种文献资料,加以标点、注释,并附录相关文献和论文。以上著作可弥补中国官方史料之不足,亦可与西方史料相佐证,是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重要资料。故收集上述资料的各种版本,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各资料内容与版本情况简介如下:《熙朝崇正集》主要收录了万历至崇祯十一年间的奏疏、碑文,主要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资料,以及钦天监的历法改革等内容。《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3种)》据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Chinois 1322)校点。《熙朝定案》收录的大都是康熙时代的奏疏、上谕、碑文和纪事等内容,多与传教士和钦天监的活动有关,主要涉及历法之争、天文仪器的制造和天文学著作的编纂、造炮、工程和康熙南巡接见传教士等内容。《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3种)》校注主要根据徐家汇藏书楼、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Chinois 1329-1331)、罗马耶稣会档案馆(Jap.Sin.II 67II、Jap.Sin.II 68、Jap.Sin.II 73、Jap.Sin.II 67.2)等版本,并参照梵蒂冈教廷图书馆、罗马意大利国家图书馆的各种版本。《昭代钦崇天教至华叙略》(罗马耶稣会档案馆藏,Jap. Sin. 150: Ritus Sinici Liturgica 1622―1708, fol. 454―465)由杭州教徒何文豪、张星曜、杨达等人执笔,简要叙述了天主教在中国的流传,特别是对明清天主教的传播多有所论,为作者经历教廷特使来华期间发生的事。此文写成之后,杭州教徒又对此作了增补,完成《钦命传教约述》一书,收录了明清间阐扬天主教的相关文献和告示碑文,特别是记录了康熙三十九年、四十三年、四十六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三年清廷对传教士的恩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正教奉褒》二册,不分卷,海门黄伯禄编。该书大致按年代先后排列,起自唐代,止于道光年间,主要介绍了天主教在华的传播,为各朝所隆重之事,是一部编年体的天主教史著作。其中唐朝三条,元朝八条,明清则甚为详细,对康熙年间传教士在华的活动叙述尤详。该书最早刊于光绪十年(1884),光绪二十年、三十年出了第二版、第三版,均为上海慈母堂铅印本,此次点校以光绪三十年慈母堂铅印本为底本。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瞿林东《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6年卷)》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中国学者关于中外史学史研究的回顾以及这门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展望。二,关于中外史学比较方面的论文。重视中外史学比较研究,是近年来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是中国史学加强同外国同行对话的要求和中国史学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的表现。三,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与近现代史学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见解,都有启发人们思考的地方。此外,本卷还评论和介绍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领域的几部新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6年卷)》内容丰富,及时反映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向。
-
中国史学史教程汪征鲁暂缺简介...
-
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一二九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在于它在祖国危机,民族危机的关头,升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而这面大旗,从北平升起,迅速飘扬在全国各地,使抗战的思想深入人心,使抗战的人心凝聚起世大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它培育了整整一代革命青年,不仅为抗日战争准备了干部,而且使他们成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栋梁之才。我是谁?这不重要,我做过什么?这也不重要,我的经历,我的职务,我的待遇等等,都不重要。我们时时面临选择。首先选择一种生存方式;砂乎,尘乎,蟑螂乎,营苟之徒乎?非也!荣乎,伟乎?亦非也!人,就是人,伟大的人,光荣的人,神圣的人:即共产党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视点、出发点和立足点。
-
变动世界中的史学杜维运17世纪以后,西方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促使西方史学进入新世纪。19 世纪以后,西潮涌入中国,中国的新史学群出并作。本书所收论文评述了梁启超、傅斯年、张荫麟在融会中西史学方面的成就,论述了比较史学、后现代主义史学、传统中国史学等各种史学方法的功过得失以及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趋势等。
-
社会史(德)于尔根·科卡 著;景德祥 译本书收集了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Jurgen Kocka)十二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一篇学术报告与两篇访谈,全面展现了科卡的学术生涯及其在历史学方面的思想。文章涉及科卡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学科意义、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的思考,也涉及他在社会史方面主要的研究领域:德国工人运动史、德国现代化道路研究、资产阶级研究等。
-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代序历史岂容虚无——评新时期史学研究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历史虚无主义二题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三诘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标本——评某论者的某些言论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若干“新观点”评析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认识根源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之路——评《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是共和元勋还是帝制祸首——与农伟雄先生关于袁世凯研究的商榷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学地研究、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能告别的革命: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前提条件的创立毛泽东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对否定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贡献若干观点的评析科学地评价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曲折“补课论”应当休息因无知而“无畏”的一个标本——从两篇“悼词”看文艺界的历史虚无主义所谓“中西文化论争终结”说的实质——评《中西文化论争终结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文化“结构性缺损”说与历史虚无主义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特点历史的颠倒与苏联的颠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