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历史哲学(英)格鲁内尔著;隗仁莲译本书纵论历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详细探讨了以杜尔阁与孔多塞、黑格尔与马克思这些思想家为代表的近代历史哲学观点,将其归结为“可致完善论”和“千禧年论”两大对立类型,指出近现代历史哲学的研究实质上都持有进化论立场,并对此提出了质疑对“历史的意义”的讨论意味着什么?过去的评论家们并非总是认为人类历史生存的荣辱盛衰有什么意义。但近代的观点却从下述信念中脱颖而出:历史可以有意义,只要它通向某处或接近某个事物。换言之,进步观念被铸进今日历史哲学之中。但是可能根本就没有“目标”因而进步的理念应当被清除。然而一种以科学的发展、对理智进步的信念为主的文明中,你可以清除这一理念吗?本书纵论历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详细探讨了以杜尔阁与孔多塞、黑格尔与马克思这些思想家为代表的近代历史哲学观点,将其归结为“可致完善论”和“千禧年论”两大对立类型,指出近现代历史哲学的研究实质上都持有进化论立场,并对此提出了质疑
-
二十世纪中国老学熊铁基[等]著作者写《中国老学史》时的一个指导思想是;老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不是作者的创见,但为作者所强调和重视,并且作了尝试性的努力。《二十世纪中国老学》的“中国”,实有两重含意,其一,老学是中国的,其二我们还仅仅记述了中国的研究,外国人的研究还未包括在内,例如日本的研究情况就是很突出的。
-
历史歌谣周振波 主编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是新世纪历史教学的主旋律,与时俱进,改革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历史“分组学导”教学模式是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挖掘并提炼出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历史“分组学导”教学模式,在研究、定位过程中,多次得到人教专家、省、市教研室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使它在理论上得以提炼、升华,使该模式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济南市历下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实践。读名使人明志,历史充溢着清明的智慧和人性的激情。展读漫漫历史长卷,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但是长期以来滞后的教育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
论治史(法)雷蒙·阿隆(Raymond Aron)著;(法)西尔维·梅祖尔(Sylvie Mesure)编注;冯学俊,吴泓缈译编辑推荐:本书是雷蒙·阿隆的一个大胆尝试,尝试综合英美的分析学传统和德国的社会学传统。后者直接对历史科学的客观性进行发问;前者分析陈述以鉴别其真值,同时审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语言。二者从方法到目的都很不同,它们之间的对话自然充满了暗礁。本书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描述了历史的多种真实面貌,让我们明白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政治行动的悲剧性等等。从狄尔泰、亨佩尔、到丹托,从萨特、梅洛到阿尔图塞,阿隆丝丝入扣地给我们讲述了西方历史哲学和马克思史观的发展脉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越南统一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到近代核战略,阿隆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描述了历史的多种真实面貌,让我们明白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政治行动的悲剧性等等。本书由阿隆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读者可以从他鲜活的讲述中体会到阿隆所特有的深邃。
-
中国与基督教(法)谢和耐(Jacques Gement)著;耿昇译本书为西方汉学界研究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交流的代表作,以翔实的史料、缜密的分析,对基督教在明清鼎革之际传人中国後产生的撞击与回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展示出中国与西方基督教世界在政治.历史、社会、思想、文化.尤其是在世界观和伦理方面的殊同。
-
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美)艾尔伯特·鲍尔格曼(Albert Borgmann)著;孟庆时译艾尔伯特·鲍尔格曼(AlbertBorgman),美国蒙大拿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著有《技术与现实》、《科学和技术中的功能主义》、《心、耳与世界》、《论技术与民主》等。本书从中世纪开始,描述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经济发展以及宗教对现时代产生的重大影响,着重说明所谓的现代规划利用技术与经济这两个利器,造成了“一种以侵略性的现实主义,有条理的普遍主义和意义含糊不清的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中的人变得冷漠,消极,不负责任,愠怒不快,自私自利,精神空虚。作者提出应实行“后现代现实主义”,即恢复小社区的务实精神和富有韧性的精神,鼓励公众从事庆祝活动。
-
越洋再建家园曾玲著本书结合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在近代以来中国和新加坡、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社会发展脉络下,以宏观考察和个案研究之方式,具体探究了华南移民运用祖籍地民间文化资源在新加坡土地上重新建构家园的历史过程。研究显示,新加坡华人民间文化社会功能的强化,其原因是移民社会“亲人”或“亲属”概念向虚拟血缘或泛血缘的方向的调整与扩大,从而呈现出“社群化”的特征。经过社会历史变迁的积淀,新加坡华人社会“社群化”的“亲人”或“亲属”关系,已经承载了关爱社群、奉献社会等许多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些人文价值亦成为新加坡华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和内容。新加坡华人的社会文化特征,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中的民间文化系统所具有的巨大生命力、调适力和再生功能。
-
佛教征服中国(荷)许里和(Erich Zurcher)著;李四龙[等]译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独特的中国佛教,这至少经历了三四百年。东晋庐山慧远以前的中国早期佛教,就是一部中国人如何回应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作者以翔实的史料、独钎的视角重现了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画卷,叙述了公元4世纪、5世纪初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佛教的特点,剖析了佛教在当时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时的夷夏关系、政教关系和佛道关系,并以丰富的资料反映了当年中外僧人的弘法生涯。读者藉此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佛教不断本土化的壮阔历程。
-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法)孔多塞(Condorcet)著;何兆武,何冰译《史表》一书鲜明地的映了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在书中他努力想阐明历史发展规律、阶段和动力都是什么。《史表》一书的主旨就在于表明,历史乃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第一步是从自在环境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第二步是从历史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进步的要义就在于扫除历史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些障碍来自两个方面:既来自在上者的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也来自在下者的愚昧和偏见;但是这两者都可以、并且应该由政治的和知识的革命而被扫除。历史也就是一幕理性力量的自我发展的表现。人类必须服从自然律;但人类集体长期努力的结果,也反过来可以约束和利用自然力,而这仍然可以视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之解放于自然界的束缚,这本身也是自然的。同样,人类自由的增长,其本身也是自然律的一部分。这样,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观,——即进步取决于人类理性的发展,并且人们因此有理由对未来寄予无穷的信心和希望,——就在他的《史表》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
红楼梦诗词赏析刘亮 编著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 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对象,就每一部名著而言,除个别是全译外,绝大多数是选译;即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