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南雍史学一百二十年 卷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内容简介:《南雍史学一百二十年》共8册,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考古与文物”四大卷,是为庆祝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历史学院成立120周年,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持,汇集历史学院各学科的重要论文,以展示、纪念与昭彰南大历史一百二十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南雍史学一百二十年》代表了历史学院各学科领域老师们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水平,所选论文既有传统的实证考据,也有多学科理论的史事阐释,具有政治正确、课题领先、方法严谨等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一流大学历史学研究水平、方法的缩影。《南雍史学一百二十年》 分册及定价卷一中国古代史(上下)398.00卷二中国近现代史(上中下)498.00卷三世界史(上下)398.00卷四考古与文物248.00
-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安正发 王兴文,黑志燕 著《固原历史文化研究(第九辑)》是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学术论集,立足地方区域文化,以“追踪固原历史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为宗旨,聚焦于固原文献整理与区域史研究、固原历史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固原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地方语言与民俗研究等。本辑为第九辑,内容涵盖了“政治历史”“非遗研究”“漆馆画研究”“文学与语言”“文献研究”等方面,并附录榆林调研材料。
-
府谷相册政协陕西省府谷县委员会陕西府谷,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国县城。打开书,一帧帧发黄的照片,收藏了府谷人的集体历史记忆。本书以老照片为表现形式,以小见大,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浓缩呈现,折射出府谷县城20世纪后半叶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有温度的口述史料,让那座城、那些事和那些人的光阴故事变得可知可感,富有生命力。历史被收进相册,我们从中似乎看到了无数中国县城的历史变迁,以及被时间长河带走的百姓故事。
-
北京学研究报告2016北京学研究基地编本研究围绕2015年度北京学围绕首都时空发展的现状特征、发展趋势、经验成效等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期为首都北京面向新发展阶段进行时空布局优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研究从时间、空间与时空相结合的视角对北京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凝练,创新对北京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将调查研究、理论观点与政策建议相结合,研究领域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总报告;第二,北京学聚焦首都北京时空发展趋势的三个分报告;第三,2015年度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工作概览。
-
比较视野下中日梦记研究赵季玉著“梦记”即日记体梦境记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性,是中日两国古代梦文学共有的叙事形式。日本“梦记”记主常将梦作为出家或信仰转向的启示,判断是否成功受戒的标志,确认修行阶段或者判断修行是否成就的征兆。“梦记”成为其表达宗教信仰的重要场域,具备了“佛教求道录”的性质。中国“梦记”至宋代到达高峰期,涌现出德珍、张载、龙泉等记录“梦记”的人士和长期坚持记梦的苏轼。日本“梦记”高峰紧随中国之后、中日“梦记”的内容在宋代之后都显示出日常生活化气息渐强的倾向、苏轼作品在日本的广泛传播等,昭示了日本“梦记”受到了中国影响的可能性。
-
经典诵读三百篇邵宜本书为系列丛书《经典诵读三百篇》的第六册,本系列丛书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针对华文教育专业《经典诵读》课程编写的,旨在引导并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诵读中国文学和文化经典。全书设置基础篇(20篇)、巩固篇(20篇)、提高篇(10篇)三个部分。基础篇多为儿歌、诗歌;巩固篇为绕口令、诗歌;多为传统文化典籍、现代诗歌、现代文名篇等。
-
秦汉国家建构、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论集李禹阶,李勉主编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统一王朝国家与汉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枢纽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然而,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社会整合的历程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本书共收入论文18篇,对秦汉时期的国家建构、社会整合、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对秦汉制度、秦汉国人意识、秦汉基层社会整合、秦汉各阶层的发展演变等加以研究。本书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古代的国家、民族、社会的同一关系与动态特征有着重要学术价值。
-
中西文明比较潘岳本书聚焦“秦汉与罗马”时期的政治,作者以极其敏锐的眼光、缜密的分析,从学理上探寻中西文明之源,对中西政治文明进行分析比较。他指出,不同的文明各有高峰低谷,我们不能用别人的高峰来比自己的低谷,也不能用自己的高峰去比别人的低谷;我们应当从高峰中体会到彼此的优点,从低谷中体会到彼此的缺陷,再寻找各自改进之途。本书附录精心选编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评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把握本书的深刻内涵。
-
形象史学 2023年春之卷刘中玉主编《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自2021年起每年出版四辑。本刊常设栏目有理论动态、名家笔谈、器物研究、图像研究、汉画研究、服饰研究、文本研究、跨文化研究等,主要登载专题研究文章,。对于反映文化史研究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的综述、书评、随笔,以及相关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辑为2023年春之卷总第二十五辑,设有服饰研究、器物研究、图像研究和文本研究四个栏目,十五篇文章。
-
美国学界的百年曾国藩研究范丽娜本书对20世纪美国学界曾国藩研究进行梳理,分为三个阶段:,前30年,逐渐从传教士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专业史学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第二,30年代至70年代初,以费正清为代表的代美国中国学家深入研究曾国藩的思想体系,关注他所代表的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传统思想文化的裂变;第三,7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学者将曾国藩作为儒家思想改革和创新的代表人物进行研究。本书整理和归纳美国学界对于曾国藩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文化本质,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作用。另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政策的引导下,需要对于本土文化的外宣形象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及时收集、梳理和反馈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动态,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世界时局。